二月河去世:人都是在遺憾中生存的

01


二月河去世:人都是在遺憾中生存的


前天下午,突然在某交流群裡看見作家二月河去世的消息時,著實吃驚不小。

印象中,二月河還是那個胖胖的、看起來和藹可親的老者,他應該活得好好的,在文學的國度裡馳騁縱橫。

可惜,這個世界上有太多太多不如人意的事情,包括生命的延續。不管我們有多麼想“再活五百年”,終究也都擋不住所謂的命運。

趕緊從網上查看二月河的相關報道。據悉,去年全國兩會期間,二月河在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曾說過這樣一段話。

“身體狀況還算湊合,老話說'73、84,閻王不請自己去',我今年73歲,社會活動還能參加,但是大型活動如果從頭堅持到底,底氣不是很足了。不過,我儘可能多為社會做一點事情。”

當記者問,“身體狀況是不是對晚年創作帶來了影響?”

二月河回答:“是有一些影響,如果現在創作大部頭的作品,身體條件不允許了。寫完《乾隆皇帝》的時候,本來還想再寫一本書的,嘉慶上臺之後立即清查了和珅,這個歷史事件跟乾隆是密不可分的,把這個歷史事件放到《乾隆皇帝》後面,這樣才完整,可是當時的身體狀況不允許我繼續寫下去。”

當記者又問,“你的《帝王三部曲》還有一個遺憾,沒有寫《乾隆皇帝》的續集“嘉慶皇帝”?”

二月河很坦然地回答說:“遺憾是會有一些,但是也沒有太大的遺憾,因為我盡了最大的努力,是上帝不讓我繼續寫下去。至於說遺憾,誰還沒有遺憾呢?人都是在遺憾中生存的。”

02

這幾天關於二月河的報道鋪天蓋地,可我唯獨對他這句“人都是在遺憾中生存的”,印象極其深刻。

人這輩子,總是會有各種各樣的遺憾,關於情感,關於事業,關於生活,方方面面想要圓圓滿滿,真是難如登天。

正如二月河所說,人這輩子都是在遺憾中生存的,只要活著,就總是難免會有遺憾。

有了遺憾並沒有什麼大不了,關鍵是如何處理遺憾的事情,是怨天尤人還是雲淡風輕,這才是至關重要的。

晚年的二月河,雖然一心想要再寫一部關於嘉慶皇帝的大部頭小說,但他考慮到每況愈下的身體狀況,最終還是選擇了放棄。

對於一名酷愛寫作的人而言,一旦開始寫一個作品,就像是穿上了紅舞鞋一樣,完不成就絕對停不下來。

這個過程總是痛並快樂著,對於心理和體能都會造成一定程度的煎熬和折磨。但,卻不得不強迫自己寫下去,因為一旦停下來也許就再也沒有心思繼續了。

所以,對於一些註定難以完成的作品,有時候寧可一字不寫,也絕不想半途而廢。跟不寫相比,完不成創作才是最大的遺憾。

03

加拿大女作家愛麗絲門羅,在40餘年的文學生涯中,始終執著地寫作短篇小說。

她的小說一般都寫平民愛情和家庭生活瑣碎,筆法簡單樸素卻刻畫細膩,曾被稱為當代的“契訶夫”。

門羅一生創作了11部短篇小說集和1部類似故事集的長篇小說。在40餘年的文學生涯中,門羅始終執著地寫作短篇小說。

她的小說屢獲大獎,其中包括三次加拿大總督獎,兩次吉勒獎,以及英聯邦作家獎、布克獎、歐亨利獎、筆會/馬拉穆德獎和美國全國書評人獎等。2013年10月,愛麗絲·門羅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對於獲得諾貝爾獎,門羅說:“我知道我有贏的希望,但從來沒想過會得獎。”

是的,跟許多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相比,門羅一輩子基本上沒寫過什麼長篇小說,作品內容也都是小鎮上普普通通的人和事兒。

對此,瑞典學院永久秘書皮特•英格倫評價說:“短篇小說一直處於長篇小說的陰影中,門羅選擇了這種藝術形式,她將它很好地開墾,接近完美。”

事實上,門羅並不是沒想過寫長篇小說,只是她那時所處的環境很難允許她這樣去做。

1951年,20歲的門羅和大學同學結婚,三個女兒的相繼出生令門羅變成了繁忙的家庭主婦,但她仍堅持利用孩子午睡或家務間歇的時間繼續寫作。

在接受訪談時她曾說,“即便在沒有洗衣機之類的家電時,寫作也不成問題。人只要能控制自己的生活,就總能找到時間。”

而門羅對中短篇小說的偏愛也部分源於寫作時間有限。

在有限的時間裡,門羅爭分奪秒地寫啊寫啊,相繼完成了一個又一個作品,一步步成為聞名世界的短篇小說家。

對於她來說,或許一輩子沒能寫出幾部長篇小說蠻遺憾的,不過,這又何妨,優秀的中短篇小說足以令她功成名就。

她這輩子活得很值,她一直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麼,並且一直順著自己內心的意願,堅持不懈地努力了幾十年,一天天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樣子。

04

人的一輩子,遺憾在所難免。關鍵的是理性地看待客觀環境,充分地尊重客觀環境,在有限的條件下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前段時間,我寫了一篇叫做《再幹這行,我這輩子就毀了》的文章,在簡書上引起了不小的反應。

不少讀者表示,“沒辦法啊,生活所迫啊,不然這工作一天也不想幹下去”,“我想辭職,當一名職業作家,可還得養家餬口”,“頭髮已經掉的差不多了,可還是得過下去”……

叫哭聲連連的評論中,一位大學老師的留言令人欣慰不已。

他說,工作之餘自己也寫文章,在文字的天地品味人生,日子一天天也總是過得充實又美好。

我給他點了贊,真心希望那些抱怨工作卻不敢辭掉工作的小夥伴都能看到他的留言,積極尋找八小時之外的樂趣。

無論我們選擇幹什麼,或許都會有遺憾,如果幹的開心,那就好好幹下去,如果不開心但又不敢辭工,那就在八小時之外開闢一片新天地。

或寫作,或彈琴,或唱歌,或旅行,總會有一樣東西溫暖我們的人生。

一旦內心溢滿這種溫暖美好的思緒,不知不覺,人生也就少了牢騷抱怨,眼前也就豁然開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