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作家、奇人秦俊(九)鄧州市白牛鎮走出的大作家

大作家、奇人秦俊(九)鄧州市白牛鎮走出的大作家

大作家、奇人秦俊(九)鄧州市白牛鎮走出的大作家

不忘初心

編史修志是他鐘愛的事業,文學創作是他激情的沃土,以民間的視角解說歷史,在追溯歷史中抒寫鄉情,斐然成章,享譽全國,也使他的人生更豐富更多彩!

秦俊老師以前寫的歷史小說演繹部分比較多。他說:“文藝歸根到底是為人民服務的,純粹的文藝作品人們會認為是塑造的,瞎編的,起不到教育的作用。”

現在,他又改變創作風格,把歷史文學化時,更著重歷史的真實性,使作品更真實、更厚重些,以達到教育娛樂的目的。《大宋天子》系列就是基本按照正史走的,特別是那些重大歷史事件緊扣正史。秦俊老師在二者結合中在全國範圍內是做得比較好的!

看到老師一直忙碌的樣子,就問他有沒有感到心力疲憊的時候。他說:“不覺得累,讀書寫作是我的愛好,我把它當成享樂,能頂餓,能止渴,能解乏。要是手裡沒寫個啥我還有點急,感覺沒個撈摸。就這樣一種心態,創作的過程很愉悅,身體挺好。”

是呀,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當問及他近期計劃時,秦俊老師說:“小車不倒只管推,我會一直寫下去。北宋的九位皇帝,我想先把他們寫完。寫出更好的作品,對得起家人,對得起南陽,對待起熱愛我的讀者。”作家新書《大宋天子——宋神宗》正在修改中,估計年底或明年初可與讀者見面。

從農村苦孩子,一路走來,秦俊獲得榮譽無數。工作的變動、職務的升遷、人情的冷暖、寫作的艱辛、成功的歡愉他都經歷過。他遍嘗人生百味,人間百態,有歡笑,有失意,有落寞,但他豁達樂觀、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依然時時散發著滿滿的正能量。身上有太多的故事能給人以啟迪。

但秦俊說:“自己真沒啥可寫的,我畢業後到地方誌工作,如果沒有地方誌這麼多資料,這麼多史料,給我創造這麼好的條件,我也不可能寫出這麼多東西。是南陽地方誌,是黨和人民培養了我,也一直鼓勵著我,給了我很高的榮譽。如果做不好,就愧對黨和人民!”

心懷感恩,砥礪前行。秦俊不僅是作家,更是共產黨員,是幹部,黨章在心,責任在肩。

大作家、奇人秦俊(九)鄧州市白牛鎮走出的大作家

他關愛年輕人的成長。

秦俊關心文學愛好者,心繫南陽作家群后生代的培養和成長。

有天看他提一袋子書稿,以為是他的新作,原來是一位老同學興致所致,寫了一本書,讓他幫忙修正。他解釋道;“他是理科生,也有作家夢,得好好幫他看看。”有個作家朋友真好!

一次,我有事想約見他。他陪伴外地客人時就近約我到漢畫館。客人自行參觀時,就在漢畫館大廳裡接受我的諮詢,還提了很多指導性意見,真讓我受益匪淺。

前些天,一位朋友給他短信,說已經把《奇人秦俊》發給在美國讀書的兒子,讓他學習秦俊叔叔的勵志故事。

這偶像的經歷絕對能給年輕人奮鬥的力量。

臥龍區作協換屆,聽到他在給新當選的年輕作協主席魯釗打電話祝賀,叮囑他要虛心,凝聚作家合力,互相鼓勵,共同進步,多出好作品。

幾位年輕作者說俊哥稿費多,要他請客。被年輕人敲敲竹槓他很開心。秦俊把嫂夫人給他泡製的一大罈子楊梅養生酒搬上,酒酣之時站起來開懷大笑,氣氛熱烈。俊哥讓幾位年輕人談自己的寫作心得,一位熱血小夥子激動地當場朗誦自己的詩作,哪顧得上唾沫星子滿天飛。一位性格豪爽的好友說:只要俊哥一聲召喚,飯做好了,不吃;該休息了,不睡;有事了,暫停,趕快來俊哥這裡,俊哥魅力就是這麼大!” 最後,秦俊老師語重心長地告訴大家:不要怕吃苦,要耐得住寂寞,寫出自己的拳頭作品。

這就像父母給孩子打電話,不管扯得多遠,收尾處還是落腳在囑咐孩子要好好學習好好工作多多保重上!。

他的人格魅力,影響滋潤著大家,他心裡的願望,是南陽作家群人才輩出,在全國更加響亮。

大作家、奇人秦俊(九)鄧州市白牛鎮走出的大作家

他對南陽革命史的研究有獨到之處。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是他的使命。他的作品特點是地域性,通俗性,有鄉土味,但不汙泥濁水,他小說依靠塑造人物形象和編寫故事情節取勝,不靠低級趣味抓眼球,故有二月河老師“通俗而不庸俗鄉土而不泥土”的評論。

秦俊對南陽的革命先烈彭雪楓,南陽的解放,中共在南陽的戰鬥都有深入的研究。最近中央電視臺籌拍電視電影《鏖戰獨樹鎮》宣傳片,得到了南陽市、方城縣、獨樹鎮各級領導和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秦俊老師也鼎力相助,親自到獨樹鎮,參加拍攝。

烈日之下,面對鏡頭,他娓娓道來:“1934年11月26日,下午一點左右,紅二十五軍在獨樹鎮七里崗,突遭埋伏於此的敵第四十軍115旅和騎兵團猛烈攻擊。當日雨雪交加,天氣能見度低,先頭團發現敵人較遲,將士衣衫單薄、飢寒交迫、手腳凍僵等原因,以致陷入被動境地,在這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紅軍將士們不畏強敵,決一死戰。

“當時我軍只有2980人,紅二十五軍面臨幾大困難:敵我力量懸殊,前有重兵堵截,後有敵兵追擊,地形不熟,消息不暢,天氣惡劣,供給困難……但神勇的二十五軍以血肉之軀創造了長征史上的神話,夾縫中突圍,不僅安全到達陝北,還沿途增員,是長征中唯一增員的部隊,也是長征中一支最年輕的部隊,長征途中唯一建立根據地的部隊。”

秦老師平復一下激動的心情,略作停頓,接著說:“從這支英雄部隊中走出大將一名,上將兩名,另外還有六名中將和八十八名少將,一共有九十七位開國將軍。一支數千人的部隊走出近百位開國將軍,真是了不起!”

秦俊老師對這一段歷史的研究細緻入微,具體時間和數字都準確無誤,不愧是南陽地方史專家。

大作家、奇人秦俊(九)鄧州市白牛鎮走出的大作家

秦俊老師總是說,自己也就是幹了份內的事,就像農民種好地,工人做好產品一個道理,不願意我多寫他。作為秦俊忠實的粉絲,被他的事蹟所感動,他的經歷難道不是一部勵志大片麼?

我深有感觸地說:“在中小學,一些稚嫩的孩子,面對著連完整的句子都沒有,全是砰砰啪啪象聲詞的動漫書傻笑。課本上作業上課桌上到處貼著小鮮肉的照片。我們著急不?我們那個年代,上課偷看的也是《寶葫蘆的秘密》、《東方》、四大名著之類的書,筆記上貼的是張海迪、是女排。孩子們幼小的心靈中播下一顆積極進取的種子是多麼重要!”

這是我當老師的切身感受和憂慮!

我的真誠打動了他,於是有了《奇人秦俊》。我們看到的也僅是冰山一角。他就像一座神奇的寶藏,那我就要做一臺挖掘機,以後慢慢地發掘、淘寶,再分享與大家!

作家貴有良知,作品貴於傳世。秦俊是人民作家,想的更多的是作品的社會效應,以實現他真正留給後人是歷史也是文化的這一理念。

著名雜文大家柳玉柱老師在看了一檔專訪秦俊的電視節目後,當即揮毫賦詩一首,讓我們謹以此詩作為結尾,也祝願秦俊大作家安康!

浣溪沙

贈秦俊文兄

耕耘播雨果自紅

等身著作心血凝

學海探珠興無窮

立身不為盛名累

每從樸實見謙恭

胸中春色常青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