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滿“敵意”的城市設計

充满“敌意”的城市设计

拍攝:John Michael Kilbane

城裡的生活不容易。這裡滿是水泥、瀝青、木頭、金屬質地的表面,在物理和比喻意義上展示著自己的“邊界”。那些讓城市顯得不友好的元素並非偶然——這些刻意的設計正是要讓我們無法做任何停留。“敵意建築”(hostile architecture)是一種製造不適感的城市設計,它看似不起眼,實則隨處可見。

這個詞的起源並不明確,但它一直是城市生活的一部分。在19世紀的英國,建築物的角落往往會被錐狀的石堆填滿,這種防止有人隨地小便的設施使人們無法恣意放鬆自我。對付動物也有辦法,比如防止鳥類築巢的尖刺就非常流行,這種設施往往被裝在住宅樓的壁架上,這樣一來臺階上便不會出現惱人的鳥糞。

到了1980年代和1990年代,犯罪學中的破窗效應理論(broken-windows theory)在美國城市中流行開來,街頭一些看似平常的行為,比如坐下、站立、等待、打盹常常被視為犯罪的前兆,建築師開始運用各種城市設計來對付這些行為,敵意建築從此變成了一道常見的景象。

充满“敌意”的城市设计

拍攝:John Michael Kilbane

充满“敌意”的城市设计

拍攝:John Michael Kilbane

這些設計對城市環境做出的改造雖然微小,但卻別出心裁。例如,扶手上的穗狀突起可以掀翻滑滑板的人,溫暖的地鐵透氣口外面裝上尖刺,就把流浪漢本可以享受的冬季舒適變成了一場中世紀的酷刑。

在紐約城裡,類似的設計到處都是。攝影師John Michael Kilbane花了一個月時間在城裡拍攝敵意建築,從曼哈頓的上東區、中城再到金融區,所有這些地方的敵意建築都將闖入者拒於千里之外。他找到了造型優雅卻被圍得嚴嚴實實的綠化帶、裝有防停留裝置的大門、還有在隱蔽角落裡靜靜注視著他的監控。通過蒐集這些設施,他將這座城市被人忽略的一面展示在了人們眼前。他鏡頭下這些不友好的城市設施可以被粗略地分為四類:座位、表面、障礙物和監控。

充满“敌意”的城市设计

拍攝:John Michael Kilbane

充满“敌意”的城市设计

拍攝:John Michael Kilbane

充满“敌意”的城市设计

拍攝:John Michael Kilbane

充满“敌意”的城市设计

拍攝:John Michael Kilbane

座位

你幾乎可以在紐約的任何地方找到令人不適的長椅。它們允許你坐下,但絕不允許你過夜。這些椅子帶來的不適偽裝在它們溫和的外表下:優雅的深綠色長椅有著曲線柔和的扶手,這扶手將坐在長椅兩側的人分隔開,同時也確保了沒人能在長椅上躺下。紐約地鐵最近的一項翻新工程還移除了長椅,導入了“倚靠板”——光滑的板面約有半人高,它們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讓人們無法在白色的瓷磚牆旁邊待上太久。

作為一種普遍的敵意建築,上面提到的長椅只是最初級的反流浪漢設計。Mike Davis在他1990年出版的《City of Quartz: Excavating the Future in Los Angeles》(石英之城:在洛杉磯發掘未來)中還提到了安裝在Skid Row街區(洛杉磯貧民區)的“防流浪漢”長椅,這是“一種新型的桶狀長椅,它儘可能地減少了表面積,不僅坐著不舒服,更讓人完全無法睡在上面”。

充满“敌意”的城市设计

拍攝:John Michael Kilbane

充满“敌意”的城市设计

拍攝:John Michael Kilbane

表面

敵意建築讓城市充滿危險。那些不友好的表面上都有危險的飾物,它們讓老舊的建築變得如中世紀的要塞一般——只要有需要,便加上尖刺。新建築則更猙獰,它們往往自帶突起的邊緣或金屬隆起——那種不適感融入了建築本身。

不同的街區採用了不同形式的敵意建築。上東區內有大片大理石公寓街區,在這裡,任何你想坐下、倚靠或睡覺的表面都裝有金屬百合花飾。在看到某地裝有巨型尖刺前,你或許根本不會意識到那塊地方原本可以用來休息。

充满“敌意”的城市设计

拍攝:John Michael Kilbane

充满“敌意”的城市设计

拍攝:John Michael Kilbane

充满“敌意”的城市设计

拍攝:John Michael Kilbane

充满“敌意”的城市设计

拍攝:John Michael Kilbane

障礙物

敵意建築還具有保護性,像是消防栓四周由尖刺組成的三角形冠狀圍欄,還有地鐵通風口上安放的楔形金屬條。在廣闊的城市廣場,障礙物會告訴我們哪裡可以歇腳,它們將人群攔在一處,讓遊民無法逗留;它們保護綠植,也防止好奇的狗狗亂闖。它們有時以花架的形式出現,裝點在建築物前,防止失控的汽車或裝有炸彈的卡車進入某處入口。這些障礙物保護著城市最脆弱的部分,抵禦著城中最具侵略性的掠奪者——人類。

充满“敌意”的城市设计

拍攝:John Michael Kilbane

充满“敌意”的城市设计

拍攝:John Michael Kilbane

充满“敌意”的城市设计

拍攝:John Michael Kilbane

監控

社會學家William Whyte曾試圖弄清1970年代人們在紐約市內的活動軌跡。他把注意力放在了公共廣場上——這座城市鼓勵建設者建造這種開放空間,從而讓人行道可以照射到更多的陽光。建設這些廣場的原本目的主要是方便人們進出大樓,但William Whyte發現,人們常常聚集於此,且很愛使用這些空間。

William Whyte很清楚紐約當時存在的流浪漢問題,但他的解決方案是提供更多舒適,而非減少舒適。他在1980年出版的著作《The Social Life of Small Urban Spaces》(小型城市空間裡的社會生活)中寫道:“改善公共空間的最大阻礙是那些不受歡迎的人。他們本身並不是什麼大問題,那些驅趕他們的措施才是問題。”

充满“敌意”的城市设计

拍攝:John Michael Kilbane

充满“敌意”的城市设计

拍攝:John Michael Kilbane

2016年,美國國家流浪與貧困問題法律中心(National Law Center on Homelessness and Poverty)發佈了一份報告,這份報告追蹤了十年來187座美國城市在反流浪漢措施上的變化。報告指出,禁止“在公共場所坐下或躺下”的措施增長了52%,禁止“在市內遊蕩、閒逛、流浪”的措施增加了88%。監控人們在城市環境中的活動軌跡本身就是一種防禦性的設計,無處不在的監控攝像頭、刺眼的燈光還有開闊的空間只會讓人無所遁形。在敵意建築的漫長曆史中,監控堪稱一項非凡的進步:當物理障礙不夠用時,心理上的障礙便登場了。

充满“敌意”的城市设计

拍攝:John Michael Kilbane

翻譯:王寧遠

充满“敌意”的城市设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