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得水》:人性最深處的拷問,透過幽默喜劇找尋現實意義

《驢得水》:人性最深處的拷問,透過幽默喜劇找尋現實意義

開心麻花這個喜劇團隊創作了不少精彩喜劇電影,之前拍攝的《夏洛特煩惱》電影就取得不錯的成績,這部電影也讓開心麻花在影視劇嶄露頭角,也奠定了在喜劇界的地位。小編就和大家分享開心麻花另一部作品《驢得水》,這是完全不同之前拍攝的喜劇題材電影。

《驢得水》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四個懷揣夢想的大學老師,不遠千里從大城市來到偏遠的農村創辦一所學校。開始學校辦學條件艱苦,但老師們卻苦中作樂,每天都嘻嘻哈哈。但關鍵的是這個農村嚴重缺水,因此學校就養了一頭驢挑水,但所有人都不願出養驢的錢,於是校長就編造一位叫“呂得水”的老師,用這位虛假老師的工資養這頭驢,但是有一天上級特派員來檢查,從而引發一系列爆笑故事。

《驢得水》:人性最深處的拷問,透過幽默喜劇找尋現實意義

這部電影給觀眾最大的感受就是影片中衝突不斷,所有人為了圓一個謊,而要接著編造另一個謊言,矛盾衝突一個接著一個。《驢得水》這部電影的故事結構並不複雜,但是所有人物情節很緊湊,一個事件緊接著另一個事件,每個事件都融合了很多喜劇元素,每個環節總是能戳中觀眾的笑點,讓觀眾忍不住哈哈大笑。

《驢得水》:人性最深處的拷問,透過幽默喜劇找尋現實意義

《驢得水》這部電影上映前,就已經被搬到話劇舞臺上,在話劇上贏得了觀眾的好評。從舞臺劇改編的電影,《驢得水》這部電影還是沿襲了話劇表演的一板一眼,塑造的人物性格可能略顯單薄,沒有豐富性,但是由於開心麻花團隊精心製作,也讓這部電影有了更多的看點,影片所傳遞出的精神值得深思。

《驢得水》:人性最深處的拷問,透過幽默喜劇找尋現實意義

電影中每個人的性格特徵都十分突出,都有讓人過目不忘的個性,並且每個演員都將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演活了。如精打細算省吃儉用的裴魁山因為再向張一曼表白失敗後,他就變得唯利是圖;有理想、抱負的校長,卻因為現實的殘酷變成做大事不拘小節的人。影片中小編印象最深的人物就是飾演銅匠,原本是個單純善良的人,後來被這群老師洗腦、被培訓,甚至被“睡服”。慢慢他就變得腹黑,懂得自己扮演“呂得水”的重要性,就變得狂妄自大。

《驢得水》:人性最深處的拷問,透過幽默喜劇找尋現實意義

影片的另一看點就是女主角張一曼,看似輕浮、不要臉面的她最後會為了自己面子選擇開槍自殺,這是多麼戲劇性的反轉。任素汐飾演的張一曼入木三分,將人物性格演繹的淋漓盡致,在電影裡我們看到的張一曼是個自由歡欲,不顧世俗道德的女人,但是她卻活得真實自在,不虛偽不做作。

《驢得水》這部電影讓我們看到人性最深處,每個人何嘗不是影片中的各色人物呢。你對這部電影有什麼看法,歡迎和小編一起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