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一块五百年难遇的大金子

左宗棠|一块五百年难遇的大金子

大金子左宗棠

题记:

是金子就会发光,尤其是大金子,即使被丢到毫不起眼的旮旯里,也会发出耀眼的光芒,而让人重新认识它的价值。

01

都说“男人四十一枝花”,不惑之难是左宗棠跌宕人生的一道分水岭。

40岁之前,一介落魄举人,归隐田园;40岁之后,一鸣惊人,直至事业巅峰。

左宗棠在出山建功立业前,还有几段故事值得一提,既堪为称奇,又足见其不凡。

早在长沙城南书院求学时,左宗棠就深得一代名师贺熙龄喜爱,称其“卓然能自立,叩其学则确然有所得”。后来师生还结成了儿女亲家。

胡林翼也是贺熙龄的学生,其父胡达源跟左观澜早年都就读于岳麓书院,胡家和左家算是世交。

但直到1833年(道光十三年)左宗棠首次进京赶考顺道拜访胡世伯时,才有幸与胡林翼订交。

两人一见如故,谈古论今,英雄所见略同,直叹相见恨晚,自此结下兄弟情谊。

也是从那时候起,胡林翼就深信左实乃大才,后不遗余力七次举荐左宗棠,传为佳话。

1836年(道光十六年),左宗棠在湖南醴陵渌江书院当教书匠以贴补家用。

恰逢湖南人做官的好榜样、两江总督陶澍回湖南老家省亲。醴陵知县请左宗棠为陶总督下榻的馆舍写一副对联,左一挥而就:

春殿语从宽,廿载家乡印心石在;

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翘首公归。

其中所说的“印心石”即陶澍家中所建的一座堂屋,蒙道光皇帝御赐匾额,题曰:“印心石屋”,左宗棠此联既道出皇帝垂爱臣下和陶澍一生最为得意的一段经历,又表达了故乡人对陶澍的敬仰和欢迎之情,十分贴切。

陶澍见此联,极为欣赏。待走进公馆后,迎面一副山水画,旁边又是左宗棠另书的小诗一首:

一县好山为公立,两度绿水俟君清。

意思是醴陵县那屹立的山峰和绕城的而过的渌水,皆是仰载陶公一腔凛然正气而生。

陶澍不觉心花怒放,当即提出要见一见作诗联的左宗棠。

左宗棠|一块五百年难遇的大金子

左宗棠与陶澍结缘

这一见不打紧,两人促膝长谈,左宗棠渊博的经世和军事知识以及对时势的独到见解,让陶公不禁惊之为天下奇才。两人自此结缘。

翌年,左宗棠外出顺道到江宁拜访陶澍,这位官威赫赫两江总督、一品大员不但不小看他,还决定让自己6岁的儿子娶左宗棠5岁的长女为妻,定下了这门娃娃亲。

左宗棠一介布衣,哪敢承允,陶澍却坚定的说“君他日功名,必在老夫之上”,并随即邀请左宗棠到其湖南安化老家居住,以教育他尚未成年的未来女婿。

后陶澍60岁时不幸逝世。左宗棠感念陶公知遇之恩,于1840年至1847年去安化陶家任教八年,并协助料理陶家事务,期间读遍陶家藏书,尤钻农学、舆地,编成《朴存阁农书》,一身才学更至化境。

陶澍的眼光果然毒的很,不多年,左宗棠的大名便名扬天下,执掌戎机,成中流砥柱。左宗棠与陶澍的忘年交亲家,亦为后世美谈。

02

长沙一战,左宗棠初露锋芒,声名鹊起。

次年(1853年),张亮基调防,左宗棠跟随,后返乡。1854年,骆秉章官复原职回湘继续担任湖南巡抚。

应骆之邀,左宗棠再入巡抚幕府就职师爷,也就是作战参谋,这一干就是六年。

骆秉章颇费周折才请到左宗棠,加之长沙周围城池多被太平军占领,湖南形势极不乐观。

时局危机让骆秉章深感人才的稀缺和重要性,因此对左极为重视: “所行文书画诺,概不检校。”几乎言听计从。

“士为知己者死。”骆大人如此高度信任,左宗棠又岂敢懈怠。

左宗棠|一块五百年难遇的大金子

殚精竭虑,日夜谋划,辅佐骆 “内清四境”、“外援五省”,苦心撑起大局;同时,革除弊政,开源节流,稳定货币,大力筹措粮草、军械、船只等军购。

在左宗棠的悉心筹划与辅佐下,湖南军政形势不但转危为安,而且出省作战连连奏捷,其它各项工作成效显著,名列诸侯前茅。

御史宗稷辰荐举人才,首列左宗棠,称其“不求荣利,迹甚微而功甚伟。若使独当一面,必不下于胡林翼诸人”,左开始进入清文宗视野。

1859年(咸丰九年),已晋四品卿衔的左宗棠正是意气风发,踌躇满志之时,其军事才能引朝野关注。

是年,人称“轿子总兵”的零陵总兵樊燮因事来骆府拜访,骆让左宗棠代表接待。

樊自持正二品,又是湖广总督官文五姨太娘家亲戚,见到左师爷时拒绝行礼,临走时也不作揖。

左久闻其恶名,今见樊如此目中无人,不禁怒发冲冠,大骂“

王八蛋,滚出去!”自此,与樊燮结下梁子。

樊燮怀恨在心,依仗官文向朝廷上了一道弹劾的奏折,给左宗棠捏造了“左是湖南最大的劣幕”和“左越权干政,导致湖南一官两印”的两项罪名,要置左于死地。

哪有四品师爷竟敢“辱骂”二品朝廷命官,还擅自越权,这也太目无大清王法了。

没有分清楚青红皂白的咸丰当时给官文的折子作了批示:左某如果有不法情事,即行就地正法。

这就是咸丰年间有名的“樊燮京控案”,可谓凶险至极。

左宗堂遭遇人生惊险一页,被迫离开巡抚幕府。幸得胡林翼、郭嵩焘、潘祖荫、肃顺等人相助,才使一场轩然大波得以平息。

左宗棠|一块五百年难遇的大金子

姜还是左的辣

在保荐左宗棠的这场行动中,那道出自潘祖荫之手的奏疏中有一句话也随之传扬开来,天下人皆知:“是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也。

1860年(咸丰十年),左宗棠奉诏书,以四品京堂候补,随同钦差大臣、两江总督曾国藩帮办军务。

随后,被朝廷许可在湖南募勇5000人,成立楚军,赴江西、浙江、安徽与太平军作战。

时年49岁的的左宗棠手里终于有了自己的兵,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打的太平军落花流水,仅用三年时间就当上了浙江巡抚,随后直升闽浙总督,成为封疆大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