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好習慣,可以大幅降低交通事故的發生率

交通事故無非就三種情況:撞了別人(車)、被別人(車)撞了、自己撞到了其它物體

除了遵守一般的交通規則外,開車的習慣也很關鍵,下面介紹幾個你不一定注意但很有意義的習慣:

1、保持良好的汽車運動軌跡,無論前進後退、變道、還是左右轉,都要平穩,讓旁邊、特別是後面的人容易判斷,並且有足夠的時間作出必要的反應。

2、車輛提速不要一腳踩到底,最好第一腳不要踩的太重,鬆一下然後再繼續踩油門,因為在城市道路上人和車都比較多,其它車或者人都有可能突發性的躥到你的前面,第一次踩油門之後的這一鬆腳,給了我們一個緩衝的機會,可進可剎。好多次因為這個習慣,確實避免了一場碰撞。

3、變道一定要先打轉向燈,要看觀後鏡,而且不要一次性就“躥”過去,要先轉一點,感覺隔壁車道確實沒車的時候再真正轉過去。因為現在車輛很多,而且大家速度都很快,你變道的時候有很大概率該車道後面車輛快速開過來,而且很多汽車駕駛座位都有一個視角盲區,看不到右後側某個距離的車輛,而且這個距離很近,你突然的切過去有可能就剛好和它撞在一起了,但如果你先做一個試探式的變道,萬一後面有車輛快速開上來,這時候你還來得及避免碰撞。

4、在小路口右轉彎的時候,不要轉得太急,方向盤不要打得太死,和路邊保持一點距離,給旁邊的摩托、單車留點空間,特別是在城市的道路上,當你汽車轉彎的時候,往往有開摩托車、騎單車的人正試圖和你並行轉彎或者搶在你的車前面過路口。

5、當你在開放式道路上開車且速度較快時,儘量不要開在最靠右邊的車道,如果不得不開這條車道的話,建議你和路邊保持一定距離,而且每次過小路口(缺口)的時候不要加油並且把腳放在剎車上面,因為那個時刻說不好有某個安全意識不好的人走路或者開車突然從路口(缺口)衝進來。這個習慣會給你預留反應的時間和空間。

6、經過停在路邊的車輛旁邊時,不要捱得太近,至少保持對方開車門的空間,除非你確定裡面沒有人。我見過開得太近的,而且速度比較快,剛好旁邊的車輛突然開了車門,結果咔嚓一下就撞上了,把人給撞傷了!

7、在高速上開車,如果萬一看到前面有大一點的障礙物的話,一定不要突然變道或者急剎車,一定要逐漸減速同時觀察後面左右側有沒有車輛,再決定讓車輛偏左還是偏右繞過障礙物,這時候別忘了打轉向燈。

8、在高速路上開車,一定要給自己灌輸一個潛意識,就是萬一爆胎或者出什麼故障,第一反應就是用力抱緊方向盤,儘量讓汽車繼續沿著原來的方向向前,再伺機往路邊停靠。

9、不要開在危險車輛後面,比如油罐車、載鋼筋、水泥柱、石頭的車輛後面,一定要保持一定距離而且儘量不要和它同一車道,然後抓住合適的機會開到它的前面。

安全無小事,希望大家養成良好的開車習慣,保護自己也照顧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