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为什么没有灭掉高丽

1231年,窝阔台在对金国发起全面进攻的同时,派撒礼塔出兵高丽。这是蒙古第一次入侵高丽。撒礼塔攻陷了高丽新镇(义州)、铁州(铁山)等四十多座城池,高丽将领洪福源降蒙。

1232年正月,蒙古再次兵分两路攻打高丽的龟州和静州,高丽请和,蒙古留下七十二名达鲁花赤和一些守备队后撤兵。

1232年八月,撒礼塔在降将洪福源的配合下攻入高丽,占王京南处仁城,被高丽僧金允候击退。

1235年,窝阔台命唐古拔都尔与洪福源出兵高丽。两年的时间里,席卷高丽半壁江山,但对于迁都在江华岛的高丽王,却始终无法给予致命一击,在高丽王献贡请和之下退兵。

1247年,因高丽拒绝纳贡,又不肯迁都回陆上,贵由汗命阿母罕与洪福源攻占威州平虏城。不久,因贵由去世,蒙古撤军。

1252年十一月,蒙哥命也古为征东元帅,与洪福源再征高丽。虽然在陆上蒙古军队所向披靡,但七拼八凑出来的水师却完败于高丽大将李广。

元朝为什么没有灭掉高丽

在忽必烈之前,蒙古一共发动了六次对高丽的战争,虽然一度占据高丽的大半领土,但始终无法让高丽彻底降服。高丽的对付蒙古的方法其实很简单,他们抛弃陆上所有的城池与子民,任由蒙古掳掠与欺凌。纵横于陆上的蒙古军团,此时没有任何的水师配备,高丽凭着实力超过蒙古的水师,死守江华岛,以保王室不失。

而对于这片贫瘠的高丽土地,以掠夺为主业的蒙古人,根本没兴趣也没办法去治理。便如割韭菜一般,每过两三年就过来割上一茬,然后施然离去。

高丽国土虽然因为蒙古人的屡次入侵而惨破,国民被掳掠无数。但高丽王室依旧存在,因此也不算亡国。

1259年3月,高丽与蒙哥汗的蒙古政权终于达成和议,太子王倎带着国书去四川,朝觐正在攻宋前线的蒙哥。但是走到半路,却得到了蒙哥死于战场的消息。迷茫的王倎只好改道准备回国,路经汴梁时碰到从鄂州北撤的忽必烈,于是跟着他到开平,开始跟随忽必烈的脚步。第二年三月,高丽国王去世消息传来,忽必烈派兵护送王倎回高丽,即国王位。同时颁布了赦免高丽国境内的制书,又授予王倎封册、虎符和高丽国王印。还发布诏令撤回驻高丽境内的蒙古军队,归还被掳掠及逃离的高丽百姓。

这次合作,忽必烈与王倎各取所需,合作愉快。王倎依靠忽必烈的力量,顺利登上高丽王位;忽必烈则利用王倎的顺服,从阿里不哥手中截获了对高丽的控制权。

1264年,改名为王禃的王倎以内属国国王身份觐见忽必烈,正式承认其宗主国身份。

元朝为什么没有灭掉高丽

1269年(至元六年)六月,高丽权臣林衍、林惟茂父子击败金仁俊,立王禃弟安庆公淐为王,控制了高丽军政大权,同时对蒙古开始采取强硬态度,以抗蒙的名义来稳定自己的权力。

1270年四月,在忽必烈发兵支持下,高丽王室的亲蒙派终于击垮林惟茂,结束了高丽近百年的武臣政权,王禃重新获得王位。这次,高丽王室再不敢违抗忽必烈的旨意,拆毁了江华岛内城,正式把都城迁回陆地。同时解散了江华岛的主力防卫部队“三别抄军”(左别抄、右别抄、神义别抄)。

三别抄因此以抗蒙名义发动暴动,将全罗道的珍岛作为根据地。在高丽水军的协助下,蒙古与高丽组成“讨伐军”,在1273年四月,终于歼灭别抄军。高丽国内的反蒙势力基本被肃清。

元朝为什么没有灭掉高丽

高丽“三别抄”军

虽然与高丽王室已经结下了不薄的战斗友谊,但忽必烈对高丽的影响还是有限。于是,他采取另一特殊的方式来控制高丽,在高丽王屡次“请求”赐婚之后,他将13岁的皇女忽都鲁揭里迷失下嫁高丽世子王愖。在忽都鲁揭里迷失到达高丽后,王愖的前妃被降为贞和宫主,自此被打入冷宫。1274年七月,王禃去世,忽必烈诏令世子王愖继国王位,忽都鲁揭里迷失便成为高丽国王后。

自此,高丽与元朝结成了政治联姻,并形成元朝的定制:凡高丽国王尚蒙古公主者,一律授“驸马高丽国王”。也就是说,任何高丽王子想成为国王,首要的条件得娶个蒙古公主回家供着。蒙古公主在高丽的地位也极其显赫,不仅可以参政,许多高丽国事,都是身为王后的蒙古公主说了才算。这就意味着高丽国王,如果想对付蒙古的话,首先得过了老婆这一关。

通过这种独特的方式,元朝牢牢地控制着高丽国的军政大事。

元朝为什么没有灭掉高丽

忽都鲁揭里迷失

历史上,中原政权与外部政权的联姻,基本都是以“尚公主”形式进行和亲。中原皇帝把女儿嫁出去后,基本是管不了的。无论这个女儿是生是死,甚至再嫁给自己的继子,都无法过问插手。真正所谓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但是忽必烈凭着强大的军事压迫力,却把嫁出去的女儿扶持成高丽的权威。而且逼迫着每一任的高丽国王必须具备蒙古的血统。以此,基本杜绝了高丽国内的反元事件,使高丽被改造成为由元朝严密控制的真正“内属国”。

不过,即便是保持着与高丽国表面上的联姻,忽必烈对于高丽,还是一直持着蔑视态度。他曾立下“贱高丽女子,不以入宫”的“世祖皇帝家法”(元史·顺帝纪四)。

除了以公主来控制高丽王室之外,忽必烈还在高丽国内培植忠元的军事势力。

蒙哥时,曾要求高丽王子入质。当时的国王王瞰将清化侯王璟之子王綧认为义子,入质蒙古。忽必烈上位后,将长期居住于蒙古的王綧任命为高丽新附军民总管,统领元朝境内的高丽归附百姓。王綧先是随忽必烈军讨伐李璮叛乱,又随蒙军回高丽平定国内叛乱。之后,还参与了渡海征日、征伐乃颜的战争。为了对蒙古人表其忠心,王綧甚至将自己的三个儿子全部改为蒙古名字。

另一个颇代表性的是洪茶丘。洪氏之祖是唐末移居高丽的中原人氏,洪茶丘之父洪福源是最早降蒙的高丽将领,曾多次配合蒙古军队入侵高丽。洪茶丘袭其父官职后,相继担任东征右副都元帅和都元帅,与王綧一起掌管高丽归附蒙古的百姓。此人一生勤恳,为协助元朝平定高丽国内叛乱而不懈努力,是忽必烈遏制高丽王室权力的忠实干将。

元朝为什么没有灭掉高丽

1277年正月,忻都与洪茶丘又平定了高丽大臣金方庆的叛乱。自此,高丽国内的反元势力彻底灭绝。高丽王室以其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对元朝的忠诚,元朝也肆无忌惮地在高丽国土上予取予得。在忽必烈连续发动的两次攻日之战中,高丽付出了巨在的人力与物力,自此之后,高丽再无力对元朝产生出丝毫的抵抗之心。双方彼此和谐的关系也一直存续到了元朝灭亡之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