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遺言”又上新了?這次是真的嗎?

“孔子遺言”又上新了?這次是真的嗎?

當你看到上面這段描述,可能會驚呼:太好了,這是中國的考古大發現啊!

沒錯,研究專家的反應正是如此,於是出現了下面這段“學術界”的歡呼現象:

“孔子遺言”又上新了?這次是真的嗎?

接受了前面的鋪墊之後,你自然會非常期待閱讀接下來的內容——孔子的遺言。

洋洋灑灑一千多字的原文和接近兩千字的譯文讀完,不禁讓人慨嘆孔老夫子思想境界之“高屋建瓴”“氣貫古今”。

然而,真相果真如此嗎?

帶著疑問,去微信的“搜一搜”搜索“孔子遺言”四個字,立馬彈出諸多自媒體文章。文章的更新時間從“3天前”到“2014年”不等,隨便打開幾篇,發現不管是哪年發的,內容竟然都是以“馬王堆考古發掘工作又傳捷報。”開頭,剩下的文字自然也是原封不動地呈現。從新聞的“時效性”這個點上來說,信息的真實性開始讓人打上問號。

“孔子遺言”又上新了?這次是真的嗎?

“孔子遺言”又上新了?這次是真的嗎?

“孔子遺言”又上新了?這次是真的嗎?

對於這篇瘋傳的“孔子遺言”,相信的人多,不相信的人也不少。

搜索“孔子遺言造假”關鍵字,搜到了約282000條結果,足以體現關於孔子遺言爭論之熱。

“孔子遺言”又上新了?這次是真的嗎?

持“假遺言”觀點者從文中“遺言”出土的地址、朝代、“保存完好的豬皮囊”、“吳復古教授”的身份、“遺言”的字數、“遺言”中元素出現的合理性等方面對“遺言”進行了證偽。甚至有說法稱,這是孔子的後人所杜撰的。

然而,作為一篇真實性頗受爭議的“孔子遺言”,為什麼沒過幾年就有人拿出來傳播呢?

一定是“孔子遺言”的內容本身有讓部分人群“信仰”的部分。

仔細剖析這篇“遺言”,確實有不少“爆點”,可謂是道出了很多“天機”。

1.驚人論斷

汝之所學,乃固王位,束蒼生,或為君王繡袍之言。無奈王者耳木,賞妙樂如聞雜雀鳴,擲司寇之銜於仲尼,竊以為大辱。其斷不可長也。鴻鵠偉志實毀於為奴他人而未知自主。無位則無為,徒損智也,吾識之晚矣。嗚呼,魯國者,乃吾仕途之傷心地也。汝勿復師之轍,王不成,侯為次,再次商賈,授業覓食終溫飽耳,不及大盜者爽。

你們跟我學的那些東西,都是些為了鞏固君王的王位,控制老百姓,或者是歌頌君王的學說。但君王聽不進道理,美妙的音樂他們聽起來就像是麻雀喜鵲亂叫。他們隨便給了我一個司空的官來糊弄我,是對我的莫大侮辱。這樣的君王不會長久。我的偉大理想沒有實現是因為我只知道給他人做奴才,而不知道自己當主子。手中沒有權利,就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是白白浪費自己的智慧,這一點我知道的太晚了。唉,魯國啊,你是我當官路上的傷心之地呀。你們可千萬不要走我的老路,當不成國王,也要當侯,再不行也要成為大商人。當教書先生最多也就是混口飯吃,還不如江洋大盜活得滋潤。

吾料後若有成大器之人君,定遵吾之法以馭民,塑吾體於廟堂以為國之魂靈。然非尊吾身,吾言,乃假仲尼名實其位耳。

今後那些有作為的君王,肯定會按照我的辦法管老百姓,並且為我修廟塑像,把我當作老百姓頂禮膜拜的精神偶像。然而,他們並非真心尊崇我以及我的說教,不過是借我的名字鞏固他們的王位罷了。

擁兵者人之主也,生靈萬物足下蛆;獻謀者君之奴也,錦食玉衣仰人息。鋒舌焉與利劍比乎?愚哉!

擁有軍隊的人才有可能成為人君,他們把老百姓看得就像蟲子一樣微不足道。出謀劃策的人只能給國王當奴才,要想吃好的穿好的還得看主子的臉色。再能說會道的舌頭能和軍人的利劍比試嗎?太愚蠢了。

智者起事皆言為民,故從者眾。待業就,諾遁矣。易其巧舌令從者擁主,而民以為然。故定乾坤者必善借民勢。民愚國則穩,民慧世則亂。

聰明的人在奪取天下時,會聲稱他這樣做是為了老百姓,所以追隨者就很多。等他的事業成功了,原先許的諾言就不見影了。但他會換個說法,讓老百姓擁戴他為王,而老百姓也覺得應該是這樣。所以,想得天下的人必須善於藉助老百姓的力量。民眾愚蠢了,國家就穩定;老百姓聰明瞭,世道就會亂。

治天下者知百姓須瘦之。抑民之慾,民謝王。民欲旺,則王施恩不果也。投食餓夫得仁者譽,輕物媚予侯門其奴亦嗤之。仁非釣餌乎?塞民之利途而由王予之,民永頌君王仁。

統治國家的人明白要讓老百姓窮的道理,老百姓的慾望少了,就會感謝國王。老百姓的慾望多了,國王給了老百姓好處,他們也不領情。你給飢餓的人一點吃的,他就會讚譽你仁慈,你把輕的禮物送給大戶人家,連他家的傭人都瞧不起你。仁慈難道不是個魚餌嗎?把老百姓賺錢的路都堵死,而他們想要什麼只能從國王那裡得到,老百姓才會稱頌國王仁慈。

御民者,縛其魂為上,囚其身為不得已,毀其體則下之。授男子以權羈女子,君勞半也。授父以權轄子,君勞半之半也。吾所言忠者,義者,孝者,實乃不違上者也。

控制老百姓的方法,上策是控制他們的思想,不得已時才把他們關在監獄裡,殺頭是下策。讓男人把女人都管住,國王就只用管一半的老百姓。再讓父親把子女都管住,國王就只用管四分之一的老百姓。我所說的忠、義、孝實質是不違背上級的意思。

樂者,君之頌章也。樂清則民思君如甘露,樂濁則漁於惑眾者。隘民異音,犯上者則無為。不智君王,只知戟可屠眾,未識言能潰堤,其國皆亡之。故鼓舌者,必戳之。

所謂樂,就是歌頌國王的文章。輿論一律了,老百姓思念國王就像久旱盼甘露一樣,如果讓老百姓想說啥就說啥,那些煽動群眾的人就會得利。不要讓老百姓胡說八道,那些犯上作亂的人也就無計可施了。不明智的國王,只知道刀槍可以鎮住百姓,卻不知道言論也可以把大堤毀了。所以,他們的國家都完蛋了。對於用言論煽動百姓的人,一定要格殺勿論。

2.“人生智慧”

吾之所悟,授於爾等,切記:踐行者盛,空敘者萎。施一法於國,勝百思於竹。

我給你們說的這些都是我悟出來的,但你們必須記住:只有行動才能事業昌盛,只是空談便一事無成。把一個想法真正地付諸實施了,勝過把一百個想法寫在竹子上。

概言之,行而優則王,神也;學而優則仕,奴耳;算而優則商,豪也;痴書不疑者,愚夫也。

概括地說,實踐得法者就可以成王,那就是神;讀書讀得好可以當官,但終究也不過是個奴才;謀劃精道經商可能成功,那就是富豪;迷信書本而不懷疑書本的人就是愚蠢之人。

傳播學者克羅斯提出過一個謠言公式:R = i× a/c,即謠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公眾批判能力。

當內容能夠讓人“學”到“事業上升之道”和“人生智慧”,它的“重要性”讓其具有了被瘋傳的基因。

於是,即使有些人對信息的真實性持懷疑態度,依然不以為意。

其實類似的驚現還有很多,最有名的就是李白的“神預測”。一有大事,就有“馬後炮”拋出李白的藏頭詩“神預測”,什麼“馬蓉出軌經紀人”“馬航失蹤”“北京奧運”等等。娛樂了網友,也引起了病毒傳播。

“孔子遺言”又上新了?這次是真的嗎?

“孔子遺言”又上新了?這次是真的嗎?

具有謠言基因的內容:“完全相信的人不多,完全不信的人也不多。”所以,對其一笑處之找到有用之處;亦或是,用科學的方法證偽。想必,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算盤吧。

本文作者李光鬥:中國品牌第一人、中央電視臺品牌顧問、著名品牌戰略專家、品牌競爭力學派創始人、華盛智業•李光鬥品牌營銷機構創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