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冷軍現象的思考

曾經對冷軍的作品也不贊同,但深入思考一下,否定了自己以往的觀點。

理由其一,以前國內超寫實的趕不上國外,冷軍填補了這項空白,咱不能輸給外國藝術家,值得點贊。

其二,超寫實同樣是藝術表現手段,符合現代人們追求高清的視覺心理,值得肯定。

其三,人們有個誤區,動不動與照相掛鉤進行質疑,殊不知古典主義肖像畫就是寫實的,那時的照相在哪呢?可以說寫實是照相的祖宗,現在再把古典主義推向新的高度不可以嗎?當人們欣賞夠了現代的浪漫主義作品,很需要更新一下視覺,而超寫實就足以讓人眼前一亮。

當然攝影也是藝術,好的作品還高於繪畫,在真正懂藝術的人眼裡,如果說誰的繪畫比攝影作品還好,這是很大的褒獎。可普通人眼裡的攝影就是手機一拍,他們都沒弄明白怎麼回事,隨口就質疑。

其四,冷軍的作品把細節刻畫到了極致,但不媚俗,不是像民間擦像那樣初級,也沒有醜化什麼事物,所以也應該贊。

其五,這是一種勇於挑戰極限的精神,挑戰藝術、挑戰自我,值得學習。另外,也與攝影比對一下,硬件的發展使得攝影作品的質量得以空前提升,同樣,繪畫也不能落伍,超寫實無疑是一種以人的藝術技能來挑戰飛速發展的科技,不可以嗎?

其六,藝術品,市場論英雄,大師也不例外,他的畫有市場(除去惡意炒作之外),說明有值得市場接受的內在因素。

其七,某種藝術形式到了市場歡迎、人們熱議的程度時,至於屬不屬藝術品或哪類藝術品,已經不重要了。這個時代需要開闢新思路新點子,當人家都走得很遠了,自己還在那分析是不是藝術品,這是一件令人遺憾的事情。

冷軍不會只停留在第一階段的肖像方面,定會有具思想內涵的作品問世。

對冷軍現象的思考

冷軍作品一局部

冷軍現象給我們的啟示:

一、冷軍的成功再次證明,藝術創新是成就畫家的重要因素之一。這新,有時代感的新,也有個性上的新,還有技巧上的新高,在功成名就畫家的身上都可以體現出這條鐵律。

說句俗語,藝術需要冒尖,也就是要讓人眼前一亮,這的確是非常難的,這得有觀念和功力來支撐,如果在觀念上,不主動去找突破的切入點或功夫下不到,是很難讓人眼前一亮的。

二、藝術需要打破舊框框,各種工具的潛能、表現形式和手段能走多遠就走多遠,不要擔心走得遠,就怕走不動。

固守舊框的重災區當屬我們中國畫的領域,很大一部分看不到傳統也是一步一步發展過來的,那些皴法也不是一夜形成的,可腦洞不開的大有人在。根深蒂固地認為,中國畫只能是繼承傳統,別無他法,這也就是畫不出名堂的根源所在。再重複一遍,藝術絕非是守,而是破,突破一點就離成功近了一點。

三、思維定式決定著行動,行動決定著成功與否。這大致分三類情況,一類是能夠主動尋找自己的突破點,哪怕有一點點突破,他也會把它放大,直至成功。第二類是能夠向他人學習,也挺勤奮,就是沒有把突破放到高度,腳步不大成效不顯著。三是固守的,見不得半點他人的創新,總是以自己的老舊定式或者知之尚淺的思維來度量他人的亮點,比如對待冷軍的作品,不是說乾脆拍照片得了,或者說那不叫藝術。冷軍的亮點不在照不照片,也不在是不是藝術,而是他這種觀念和成功的經驗值得深思。但一些人抓不住重點總是摁住皮毛評頭論足。對於稍有創新的作品,整天地說他畫得像這了、又像那啦,國畫稍寫實一點,什麼畫成素描了,像水彩了,像照片了等等。你見過原作嗎,即使你說的都是真的,有何不可以呢,誰讓筆墨工具有這麼大的表現潛能呢。

全球共命運何況藝術,面對同一自然環境和生活,為何就不能把自己眼看到的物象表現出來呢,非得草草幾筆,稱什麼意韻什麼道法,現代節奏都很快,將來也是年輕人的天下,沒人來拜讀你的所謂深奧的東西,畫就是畫,貼近生活給人美感就夠了,承載不了那麼多。

四,不要簡單地看待市場問題,藝術市場高手如雲,可不是目不識丁,冷軍的作品能上千萬絕不是偶然事件。

也別眼紅人家上千萬,也別抱怨自己幾十年只是百元畫家,就怪自己沒那個思維高度,總是模仿舊的東西。人的一生很短暫,如果只是守舊,可能一輩子就交待了,成功的大門只為勇於創新和挑戰的人開啟,大師們就是這樣一步步走過來的,信不信由你自己。

對冷軍現象的思考

冷軍作品之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