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性存款”的最低收益是怎麼來的?

致敬我的48個粉絲,筆芯,我的第50個小粉絲我會和你互關哦

今天有個小可愛一直問老阿姨,“結構性存款真的可以保本嗎?”

作為一個愛講大實話的老阿姨(認真臉)我幹嘛要騙你啊!一氣之下,我體內的“張雨綺小姐姐”跑出來了,我畫個圖給你看唄!(傲嬌臉)

什麼是“結構性存款”之說人話版

老阿姨最近特別受到頭條爸爸抬愛,細細想來不得其解,我也懶,不常更,如果非要說有什麼過人之處,那就是——純原創,說人話!不是語音輸入就是手一個字一個字敲,儘量把晦澀金融說的直白,反正僅代表個人觀點......

enenen,自我表揚的有點嚴重,回到主題......

“結構性存款”,看名字都知道——結構性+存款,也就是說:有存款但有不全是存款,簡單的解釋就是:一部分投的固定收益類的產品+一部分投金融衍生品,形成一個結合產品(如果真的足夠有錢,說不定可以為你單獨定製哦親),投資固定收益的部分形成一個可以預期的收益,相當一個安全墊,而利用金融衍生品的部分試著去爭取更高的收益哦。

下面請看圖,數字不重要,都是假設,能理解保本原理和機制就好

“結構性存款”的最低收益是怎麼來的?

首先,大部分投資一個固定收益類產品,形成一個安全墊,這部分假設可以帶來3.6%的收益。

然後,高能的部分來了——假設投資的金融衍生品為某金融期權產品,作為期權的買方,那可是相當的高能! 他有一個可以選擇要不要執行的選擇權。

A:市場和我想的一樣,哈哈哈,那我妥妥執行!這樣就拿到了固定部分的基本收益+衍生品投資收益,非常可觀哦!

B:慘了,看走眼了!立刻不執行(這可不是耍賴,買方就是如此傲嬌),可是期權費要白花了!所以,實際的收益就是:固定部分產生的安全墊-賠掉的期權費=起碼得到有保證的收益。

就是這樣哦,所以總結一下,結構性存款是可以實現保本機制的,但是,因為結構性存款能夠投資的衍生產品比較多樣,不僅僅是期權類產品,所以,不是所有的結構性存款都叫保本保息款,還是要看產品說明書哦!

買理財前,多看看產品說明書,記得去銀行找理財經理“錄音錄像”哦,都錄像了,不好瞎說的吧。

“結構性存款”的最低收益是怎麼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