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真的性價比無敵嗎,看我慢慢分析

OPPO K1的出現,並不意味著OPPO轉型,也不意味著其可以吊打R17或者小米8青春版。OPPO這臺手機的出現釋放出了兩個信號:

第一,市場遇冷,手機行業寒冬,貼身肉搏戰將正式到來;

第二,正如青蛇先生 所言,不是所有人都能做高端機,但是基本所有人都可以做中低端機,而且可以做出有性價比的機器,因為性價比的本質是屬於社會的,屬於市場主體的,是一種(理論上)人人可以獲取的資源。

這臺手機的性價比比小米8青春版或者榮耀8X更高嗎?不見得,但一定比OPPO過去的千元機性價比高得不知道哪裡去了。

我們先來看看這臺機子:

水滴屏,高屏佔比(91%);

屏下指紋識別+6.4英寸2340*1080oled屏幕;

驍龍660(1.95GHz降頻版);

漸變色機身;

前置2500w,後置雙攝,主攝為imx398;

3600mah電池,5V2A充電規格,7.4mm,156g。

以及第五代康寧大猩猩玻璃,當然,後置板材而且玻璃機身。

4+64售價1599,6+64售價1799。

相對於小米8青春版,這臺手機的屏佔比更高,多了屏下指紋識別(小米8屏下指紋版比基礎版貴了400)、oled屏幕,康寧第五代大猩猩玻璃,更大的電池和更薄的機身,但缺了type-c,玻璃背板和imx363。(對於660,坊間傳聞高通未來將只生產1.95GHz版本660以取代636,所以小米8青春版的2.2GHz驍龍660未來何去何從還猶未可知,故不算優點)

200塊錢的差價大嗎?對著這個價位的產品,不大,也不小。

我們很難說OPPO K1比小米8青春版的性價比更高,但顯然,這臺手機提供了千元機獨一無二的屏下指紋,這個到底值多少錢,得由消費者來用錢包選擇。

但無論如何,我們是可以說OPPO K1是有性價比的。

至於其與 R17的對比,有兩點,第一這臺機子是屬於線上渠道的,線下不會開賣;第二,其整機的設計、質感和做工預計將會與R17差距明顯,一如麥芒7和榮耀8X的區別,在配置單裡不明顯,但線下摸摸區別就出來了。

這臺機子的定位與vivo Z1類似,也與OPPO在印度發佈的子品牌reale me類似,香嗎?對於部分人來說,真香。但對於另一部分人來說,沒啥感覺。

但這部機子至少告訴了網上唯SOC論的米粉們(包括曾的我)這麼一個事實:

“產品價格由下往上逆襲是很難的,如小米mix系列,但由上往下,真的很簡單,這不涉及所謂的良心和道德情感,這只是一種商業策略,商業策略是為企業戰略服務的,而不是所謂的企業良心。手機的性價比源於市場競爭,而非小米。”

如果說OPPO K1採用驍龍660還不夠說明事實,那麼接下來vivo Z3將在千元機上採用710和imx363,應該會對這一事實進行更深入的闡述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