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排名在徐達之上,卻因謀反,而被朱元璋殺死

徐達是明朝開國第一功臣,其實,在明朝建立前,還有一人排名在徐達之上,不過卻因謀反,而被朱元璋殺死,此人就是邵榮。

此人排名在徐達之上,卻因謀反,而被朱元璋殺死

邵榮,是朱元璋的同鄉,他驍勇善戰,多謀善斷,在軍隊中享有很高的聲望,與徐達、常遇春並稱三傑。

邵榮由於由於謀反被殺,在《明史》中沒有他的傳記,他的功績也被刻意淡化,有的地方甚至稱邵某,只有在《徐達傳》中記載的稍微詳細一點,說他:“先是,太祖所任將帥最著者,平章邵榮,右丞徐達與遇春為三,而榮尤宿將善戰。至是驕蹇有異志,與參政趙繼祖謀伏兵為變。”

在《明太祖實錄》說“榮,粗勇善戰,與上同起兵濠梁”,不過許多史學家對這句話提出了質疑,以為其參軍應該比朱元璋早,資格比朱元璋要老。總體來說,對他著墨也不多,只對處州平叛亂書之稍詳。

處州叛亂髮生在至正二十二年初,苗軍將領賀仁德、李佑之在處州發動叛亂,殺死了浙東行樞密院的官員,並佔據了處州城,一時浙東震動。

此人排名在徐達之上,卻因謀反,而被朱元璋殺死

朱元璋得知消息後,十分頭疼,派誰去好呢?當時李文忠就在處州北部的嚴州,但是嚴州也是叛亂剛定,李文忠顯然不能離開,朱元璋首先想到了邵榮,讓他“領參軍胡深等軍馬”,前往處州,迅速平亂。

張士誠得知處州叛亂的消息後,趁機派兵攻打諸暨。鎮守諸暨的謝再興向李文忠求援。這時的李文忠剛鎮壓完叛亂,無法分身,兵力又不多,他與都事史炳商議後決定虛張聲勢,將邵榮即將到來的消息宣傳出去,到處貼告示說邵榮的大軍馬上就到。

張士誠部一聽邵榮要來,都慌了,上下將士都收拾行裝準備撤走。謝再興得知消息後,夜裡打開城門,大聲喊殺,張士誠部以為邵榮來了,大敗而逃。

此人排名在徐達之上,卻因謀反,而被朱元璋殺死

等到邵榮的部隊趕到浙東時,張士誠部已撤得乾乾淨淨,邵榮於是輕而易舉地平定了處州叛亂,苗軍叛亂首領李佑之自縊而亡,賀仁德逃到了縉雲,被當地農民抓獲,交給了邵榮,後被朱元璋處死。

宋濂編寫《明史》提及處州之役時,說安南翼總管季汶,“勒部駐白巖,出其不意攻之。已而中書平章政事邵某亦引兵至,左右夾擊”,淡化了邵榮的作用,並稱其為“邵某”。

邵榮的叛亂是發生在正二十二年八月,他從處州歸來後不久,他打算趁朱元璋閱兵時發動叛變,但到了閱兵時,朱元璋察覺情況不對,便提前離場,邵榮等人計劃落空,其部將宋國興隨即向朱元璋自首,並告發了邵榮,朱元璋派廖永忠以及元朝降將康鐸邀請邵榮赴宴,於酒席上將邵榮、趙繼祖兩人擒下。

邵榮、趙繼祖二人不久即被朱元璋殺死,其家產和妻子兒女也均被籍沒,二人被殺時前,朱元璋還做了一番文章,有一種他本不想殺,但是不得不殺的意味。

此人排名在徐達之上,卻因謀反,而被朱元璋殺死

邵榮當時已是朱元璋陣營中的高級將領了,他為什麼要造反呢?據《國處事蹟》記載,朱元璋曾命武士把邵榮和趙繼祖鎖在一起,他擺下酒席與二人對飲,席間,他問邵榮為何背叛自己:

“吾等同起濠梁,本想事業有成,同享富貴,不失為一代君臣,爾等如何要謀揹我?”榮曰:“吾等週年在外取討城池,多受勞苦,不得與妻子相守同樂,所以舉此謀。”

對於邵榮謀反的原因,民間傳說是朱元璋利用邵榮領兵在外的機會,調戲並侮辱了他的女兒,邵榮知道後十分震怒,於是就發動了叛亂。還有人以為,邵榮是郭子興的嫡系,郭子興死後,其內部分化,他的死是朱元璋清除異己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