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他,就沒有聶耳、周璇、王人美,也就沒有近代流行音樂

沒有他,就沒有聶耳、周璇、王人美,也就沒有近代流行音樂

沒有他,就沒有聶耳、周璇、王人美,也就沒有近代流行音樂

黎錦暉,被稱為中國近代流行音樂之父。他一生創作了12部兒童歌舞劇和24部兒童歌舞表演曲,在20世紀20年代創作了中國第一批“家庭愛國歌曲”,這些作品不僅在當時廣泛流傳,對後世也有深遠影響。他還創辦了中國第一個歌舞表演團體“明月歌舞團”,培養了周璇、聶耳、王人美等人。

黎錦暉,出生於1891年,湖南湘潭人。黎家有兄弟八人,被稱為“黎氏八駿”。黎錦熙,著名語言文字學家,漢語注音之父、毛澤東老師;黎錦暉,流行音樂之父、兒童劇、歌舞劇的開創者;黎錦耀,地質礦冶學家; 黎錦紓,教育家;黎錦炯,鐵路橋樑專家;黎錦明,作家;黎錦光(1907-1993),著名音樂家,《夜上海》作者;黎錦揚(1915-)著名旅美作家,美國百老匯上演的第一部華人歌舞劇《賽金花》的作者。

沒有他,就沒有聶耳、周璇、王人美,也就沒有近代流行音樂

▲ “黎氏八駿”

早期的兒童歌劇實踐

黎錦暉幼年學過吹拉彈打等樂器,也哼過昆區,練過漢劇、花鼓戲等,25歲開始學習西洋音樂。1920年,黎錦暉到上海中華書局任職,主編《小朋友》週刊,兼任上海國語專修學校附屬小學校長。也就是在這時候起,黎錦暉開始組建明月社,致力於音樂普及教育和推廣國語運動。他提出:“學國語最好從唱歌入手”,而且最好從 “訓練兒童”做起。

沒有他,就沒有聶耳、周璇、王人美,也就沒有近代流行音樂

▲ 黎錦暉的兒童歌舞劇《新春的快樂》

他身體力行,成為這一理論的具體實踐者,先後創作了《可憐的秋香》《麻雀與小孩》《葡萄仙子》《小小畫家》等十餘部兒童歌舞劇和二十多首兒童歌舞劇表演歌曲。

創辦中華歌舞專門學校

1927年2月,黎錦暉以自己創作歌舞劇所得的版稅收入三千元作為基金,創辦中華歌舞專門學校,招收14-16歲的少男少女,不收學費還供食宿。這是一所屬於短期培訓性質的專業學校,每天四節歌舞課和兩節文化課,為的是培養合格的歌舞人才。

沒有他,就沒有聶耳、周璇、王人美,也就沒有近代流行音樂

▲ 黎錦暉與黎明暉

1927年9月,中華歌舞專門學校在中央大戲院正式登臺公演,節目包括歌詠、舞蹈、歌舞表演和歌舞劇,演出八天,場場爆滿,中華歌舞專門學校也因此一炮打響。

後因開銷太大,經費困難,孩子們的食住問題得不到解決,學校熱鬧了一年多關門了。剩下的五十餘名師生,只得成立“美美女校”暫時過渡。

沒有他,就沒有聶耳、周璇、王人美,也就沒有近代流行音樂

▲ 徐來

1928年,黎錦暉又組建了中華歌舞團,這是中國最早的營業性歌舞團體之一。全團三十餘人中,有不少日後走上了專業演員的道路,有的還享有較高聲譽,如周璇、王人美、徐來、黎明暉、顧夢鶴、黎錦光、馬陋芬、薛玲仙等。

沒有他,就沒有聶耳、周璇、王人美,也就沒有近代流行音樂

▲ 黎錦暉與明月社學員在住所

中華歌舞團為了獲得更好的營業收入,選擇了流動演出的道路,1928-1929年間,他們先後到達新加坡、馬來西亞以及南洋群島等地演出。結束南洋巡演後,中華歌舞團因為部分團員另有打算而解散。歌舞團解散後,黎錦暉於1930年初又組建了明月歌舞團,不久被上海聯華影業公司吸收改組,成立聯華歌舞班。

給王人美、周璇改名

關於王人美和周璇的名字,還有這麼一段故事。

王人美剛到美美女校時,很少見到黎錦暉。後全體師生搬到黎錦暉家排練,才有了較多接觸。在一次的聊天中,黎錦暉問王人美為什麼叫“庶熙”,王人美講述了父親對中華古國復興的殷切期望。黎錦暉聽完深表贊同。後又說道這個名字較為古雅,能不能再起個通俗的名字。當他知道王人美同輩兄弟是以“人”字排輩時,且只有男性可以使用時,遂摒棄這種思想,為其改名王人美。

沒有他,就沒有聶耳、周璇、王人美,也就沒有近代流行音樂

▲ 黎莉莉和王人美

另外一個因改名而提高知名度的是“金嗓子”周璇。周璇原名周小紅,1932年時進入歌舞班,當時只有12歲。當時上海發生過“一二八”抗戰,全民都在同仇敵愾。黎錦暉為歌舞劇《民族之光》創作主題曲。在一次歌舞晚會上,當時名為周小紅的周璇唱了這支歌,其中一句“與敵人周旋於沙場之上”唱得慷慨激昂。由於這支歌唱出了人們要求抗戰的決心,受到了觀眾的熱烈歡迎,掌聲經久不息。黎錦暉高興地誇獎周小紅,“上海妹子,了不起。我看你的名字就改成周旋吧”。周旋這個名字就正式留在了音樂史上。後來,周旋又將名字改為“周璇”,在後來的發展中成為一代歌星和影星。

沒有他,就沒有聶耳、周璇、王人美,也就沒有近代流行音樂

▲ “金嗓子”周璇

新中國22大明星之十八 | 金迪:沒能出演這三部好電影是最大的遺憾

12-28 王文婧

沒有他,就沒有聶耳、周璇、王人美,也就沒有近代流行音樂

新中國22大明星之十七|龐學勤:中國影壇上獨具風貌的“正派小生”

12-24 南瓜

沒有他,就沒有聶耳、周璇、王人美,也就沒有近代流行音樂

沒有他,就沒有聶耳、周璇、王人美,也就沒有近代流行音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