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街道命名由來,老太原記憶中太原城(四)

營盤街

民國初年閻錫山軍隊駐紮地,建有兵營,故名為營盤。形成的街道有大營盤,二營盤,三營盤。解放後1982年,將大營盤東西合併延伸至汾河隧道,改名南內環街。三營盤向東西延伸,更名長風街。

文廟巷

太原街道命名由來,老太原記憶中太原城(四)

因文廟得名。原在城西縣前街一帶,毀於光緒年間水災。後由山西巡撫張之洞倡議,在崇善寺大雄寶殿廢墟上重建文廟。民國以來,文廟改為他用,1919年為山西教育圖書博物館,1925年改為山西省公立圖書館,1933年改山西民眾教育館。

起鳳街

因傍明代貢院得名。出自《滕王閣序》“騰蛟起鳳”。貢院建於明代正統年檢,遺址在今純陽宮西側的鐵路宿舍。清代稱貢院街,西連起鳳廟街,再西為後鐵匠巷。民國時起鳳廟街,貢院街合稱起鳳街。

皇華館

因皇華使者居所的名,其鄰近貢院。皇華出自《詩.小雅.鹿鳴之什》“皇華者華”意為君遣使者,以樂相送,是為稱頌使臣的詞語。

雙塔寺街

太原街道命名由來,老太原記憶中太原城(四)

因雙塔寺得名。明萬曆年二十七年所建的永祚寺,因寺後有雙塔,俗稱雙塔寺。雙塔寺以萬曆黃帝母慈皇太后李氏封號“宣文”是為了振興太原文運而建的。相傳東昇旭日之後,塔尖正好倒映在汾河水中,好似筆蘸水之勢,名曰“玉蘸水”。

大家有什麼補充的評論告訴我,歡迎大家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