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的經歷告訴我們,可以這樣子去處理人際關係

做人不要斤斤計較。老實人總在一些小事小節上吹毛求疵,得理不饒人,這會導致人際關係緊張,給自己帶來無窮痛苦。曾國藩的經歷告訴我們,可以這樣子去處理人際關係。

曾國藩的經歷告訴我們,可以這樣子去處理人際關係

曾國藩說:“與人相處,不必太精明,不要斤斤計較,不要怕吃虧。”  曾國藩認識到這一點,是有一個過程的。小時候的曾國藩,也和我們常人一樣,斤斤計較,心胸狹窄,睚眥必報。  曾國藩九歲的時候,跟隨父親來到桂花塘一處家塾中讀書。  這一天,曾國藩因一點小事,與家塾主人家的小孩發生口角。主人袒護兒子,不問情由,對著曾國藩一頓臭罵。

曾國藩的經歷告訴我們,可以這樣子去處理人際關係

曾國藩的父親曾麟書見兒子闖了禍,連忙向主人連連道歉。曾國藩口上雖不說,但在心裡頭暗暗下定了報復的決心。  散學的時候,曾國藩乘人不備,偷偷地摸到主人家的魚缸下,舉起石塊猛地砸開魚缸,然後迅速逃回家。  第二天上學的時候,曾國藩得知主人家辛辛苦苦養的觀賞魚,因為魚缸被砸缺水,全部報銷,心裡痛快得不得了。  從這件事我們可以看出,小時候的曾國藩,也是斤斤計較的。曾國藩的可貴之處在於,他能夠認識到自己的性格缺陷,並加以改正。

曾國藩的經歷告訴我們,可以這樣子去處理人際關係

隨著年齡的逐漸增長,再加上在北京十年的修身,以及1857、1858年間的歸鄉反省,曾國藩的心態越來越平和。  斤斤計較、睚眥必報的事情,很少發生在中後期的曾國藩身上。這一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