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等爵,面向全員不設限!(大秦探祕)

在秦國強大的進程中,商鞅變法確實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尤其是設立<strong>20等爵

的措施,使得兵源充足,人才濟濟。而在後世的解讀中,多有人認為這<strong>是一種軍功激勵制度!事實果真如此嗎?

二十等爵,面向全員不設限!(大秦探秘)

全員聽令,準備爵位考核

<strong>二十等爵,其實沒有設定明確的界限。這是一個面向全員的公開政策,包含賤民和奴隸都可以參與。是的,你沒看錯,連奴隸都可以參與,前提是你有這個能力。大秦對官員的政績考核主要依據“能智功”三個字進行,小編已有文章介紹過,不贅述。而對於評判一個人是否具備獲得爵位的標準,也只有五個字:<strong>法、戰、耕、學、德。

<strong>在這個方面秦國執行的相當嚴格,就算你是王公貴族,不達標就只能靠邊站。法,大家都理解。<strong>秦國重法,整個國家法制非常健全。不管你處於什麼階層,懂得法律精通法律是第一條件。法盲不可以管理國家,否則將無法無天,大秦深懂也真懂!具備了這個基礎,接著才可以進入以下四個字的環節。

二十等爵,面向全員不設限!(大秦探秘)

好好學習,尤其法律,將來前途無量

<strong>戰:軍事素質與戰功。簡單講,就是戰爭中獲得功勞,非常直接也容易評判。故秦軍善戰也好戰。但和平時期呢?關鍵就看你的軍事素質。對於軍隊管理,訓練、戰術技能、防禦工事建設等等所有方面,只要你經過考核,那相應的爵位也就來了。大秦軍事將領都善戰,就是這個道理。

<strong>耕:致力於開荒種地,善於種植和養殖。你有了這個本事,恭喜你,你也可以封爵,並且會擔任農業、種植業、畜牧業等專業領域的官員。當然,多數是中層和基層崗位,畢竟不能離崗位太遠。

<strong>學:就是不斷學習,增加知識和技能。大秦一直鼓勵學習,並且針對專業性很強的崗位還設立學室來定期培訓。民間人士也可以向當官的求學。不僅是文學、法律升級,更重要的是專業技能,包括工藝製造。大秦重臣都是飽學之士,其中還有科技工業方面的行家,如呂不韋。

二十等爵,面向全員不設限!(大秦探秘)

一言九鼎,規矩是不能打破的

<strong>德:就是職業道德和個人品德。這點就奇怪了,大秦不是殘暴不仁嗎?怎麼會把德作為封爵的條件之一。那小編只能建議,多尋找歷史中的真實記載,答案在裡面。尤其是讀《史記》以外,其他史書不經意的記載。大秦對德的要求非常高,幾乎所有關鍵崗位都不對"廢官”和罪犯前科的人敞開。廢官就是因瀆職或貪贓枉法而免職的前官員。舉個具體例子:大名鼎鼎的胯下韓信,就是因為品德考核“貧無行,不得推擇為吏”。疑者可先考再探討。

二十等爵,面向全員不設限!(大秦探秘)

先秦的地理位置,是否提示‘法"是中心思想

如果你身在大秦,無疑,官爵之位也會為你開放。<strong>畢竟二十等爵,面向全員不設限!這期就簡單說到這裡,謝謝閱讀,下回見!參考資料《秦律》、《雲夢秦簡》、《史記》、《呂氏春秋》《商君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