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風流禍子孫,徒留孤冢嘆西風--探祕“戰宛城”

曹操的愧疚,皆源於宛城之戰。順著時光的隧道,尋找“戰宛城”遺蹟,探曹昂、典韋、曹安民墓冢和安眾城古戰場……試圖穿越千年,重拾這段塵封的三國曆史……

一場風流禍子孫,徒留孤冢嘆西風--探秘“戰宛城”

對於曹操來說,宛城之戰不是第一次失敗,也不是最大的一次失敗,卻是曹氏宗族最大的失敗。在這場戰役中,曹操痛失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和猛將典韋。也因曹昂之死,髮妻丁夫人毅然與其決裂,到死都沒有原諒他。

而這場戰役,就發生在臥龍區潦河鎮一帶。

08年6月2日,由南陽諸葛亮躬耕地民間研究會、南陽市文物保護志願者協會聯合發起的“三國及諸葛亮遺蹟尋訪”第三站,走進臥龍區潦河鎮、青華鎮,在當年曹操、張繡軍事集團鏖戰宛城的中心區域,尋覓近兩千年的三國曆史風雲。

6月2日,正是麥忙的時節,從城區往西南奔潦河,一路上看到的多是收割後的麥茬地。閉目坐在車上,心中浮現的卻是1800年前這片土地上發生過的一場惡戰。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初,曹操率軍討伐南陽張繡,張繡被迫獻城投降。原本這是一場意料之中的勝利,不料,卻因曹操貪戀張繡嬸母美色,失了城池,打了敗仗。反叛的張繡,率舊部夜襲毫無防備的曹操,曹操風流的代價是侄子曹安民被殺,猛將典韋戰死以及長子曹昂的陣亡。

位於潦河鎮的南陽市八中校園西北側,相傳為典韋冢所在地。這裡早已是一片平地,其上建有車子棚。85歲的八中退休老校長宋華昌介紹,上世紀70年代,這裡還有一個大冢,冢有十米見方,兩層樓那麼高,傳說為典韋冢。一場風流禍子孫,徒留孤冢嘆西風--探秘“戰宛城”

《三國志·魏書》如是記載:“太祖徵荊州,至宛,張繡迎降……後十餘日,繡反,襲太祖營……韋戰於門中,賊不得入……創重發,瞋目大罵而死。”而曹操“聞韋死,為流涕,募間取其喪,親自臨哭之,遣歸葬襄邑”。從史料看,八中內大冢應為典韋衣冠冢。

離開八中,沿南鄧公路向西南行不久,網友“楚地漢風”指著路邊不遠一片蔥鬱之地說,那兒,就是曹昂墓。

這是一片雜樹林,林中有一大冢,即《河南省南陽縣地名志》所記“(蘇莊)村西北潦河東岸之土冢,為曹操兒子曹昂之墓”。歷經千年風雨,冢北部已現出一個巨大的斷切面,其上一洞森然,望不到盡頭。

距曹昂墓東約三公里的張茂莊村沐垢河東岸,有傳說中的曹安民墓。村中老者張廣林回憶,上世紀50年代大冢還在,後因村民取土蓋房而成平地。他目睹大冢出土有銅車馬、銅錢、漢印等器物。

宛城之戰,曹操最為痛苦的是,他刻意培養的繼承人——長子曹昂戰死,曹操的髮妻丁夫人因此不原諒曹操,她回到孃家,到死都不曾返回。曹操臨終對曹丕說:“我前後行意,於心未曾有所負也。假令死而有靈,子脩若問‘我母所在’,我將何辭以答!”(《三國志·魏略》)其言語中的傷感,令人動容。只是,歷史不會因為某一個人的後悔而改寫。

1·張繡後裔今尚在,不唱不聽《戰宛城》

作為東漢末年割據宛城的軍閥,張繡鎮守宛城數年,行軍打仗,操練兵士,留下了不少傳說和遺蹟。

《河南省南陽縣地名志》載:東漢末年,張繡軍屯宛時,於此(臥龍區潦河鎮袁營村)建一座花園,打了七十二眼澆花井,現仍留有十眼。村東南、西南各有一土臺,高丈餘,闊十丈,是張繡的點將臺遺址。

在沒有自來水的年代,水井是人們生活的命脈,有了水井,生活便韻味十足。這七十二眼澆花井尚且在否?一行人走進被稱為張繡後苑的袁營村探尋。村裡人聽說來意紛紛介紹:某某家有一眼,建房時填住了;某某家後院有一眼,上世紀60年代還在用著……村裡一位70多歲的老人帶領大家走進一戶農家的後院,扒開塵封的泥土,露出一眼被碾盤蓋住的漢井;在村莊後剛收過麥子的田地裡,一眼磚箍的大口漢井呈現在眾人眼前……對於村民們來說,水井曾融入他們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與村莊同興同落,雖然現在不用了,老人們都還記得它們大致的位置。

在與潦河鎮接壤的青華鎮楊官寺村,有市級文保單位安眾城址。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五十一這麼記載:“安眾城在府西南三十里……建安三年,曹操擊張繡於穰,不克,引還。劉表遣兵救繡,屯於安眾,守險以絕軍後,操還至安眾,繡追之,前後受敵,操乘夜鑿險偽遁,表、繡悉軍來追,操縱奇兵,步騎夾擊,大破之。”《河南省南陽縣地名志》載:(楊官寺)村南大面積灰土層系兩漢、三國安眾縣城遺址……曹操與另一軍閥張繡曾在此反覆展開爭霸戰爭。

今天的安眾城址,僅餘數米,其上漢代陶片、瓦片遍佈,依稀可見當年繁華。楊官寺有張繡後裔,從過去到現在,那兒都不唱不聽不演《戰宛城》這出戏,令人感嘆。一場風流禍子孫,徒留孤冢嘆西風--探秘“戰宛城”

尋訪迄今已三站,保護遺產不容緩

“三國及諸葛亮遺蹟尋訪”活動迄今已進行了三站尋訪。此次尋訪近30個人參與,大家一路尋訪,一路感嘆;一時歡喜,一時憂心。

在潦河鎮袁營村,每尋訪到一處漢井,大家都為之雀躍;看到安眾城址雖為文保單位,現場卻是一片狼藉,且緊臨遺址被挖開了一道溝,扔滿各種垃圾,大家又嘆息不已。一位網友告訴記者,四年前他曾到此尋訪,當時還保存相對完整的一眼古陶井現已不見蹤影。

歸途中,一行人在十二里河入白河處的丁奉店停車駐足。丁奉店龍鳳路東,是草店漢畫像石墓發掘遺址,上世紀30年代初孫文青、董作賓等人對這一漢畫像石墓的調查、發掘和研究,具有開創性和里程碑意義;龍鳳路西,有漢墓群,傳說其一為三國吳將丁奉墓,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如今,這個漢墓群周邊環境雜亂,不見任何文物保護標誌。一些文化遺產,可能在人們的經意或不經意間就消失了。如果承載著歷史信息的載體消亡了,負載在其上的歷史和文化也必然會被沖淡或消亡。“保護文化遺產刻不容緩”,這是專家學者家數次尋訪後最深切的感受。

小便是地地道道的故事發生地南陽人,畢業於南陽八中,而校內典韋墓(衣冠冢)竟變成車棚,真令人扼腕嘆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