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U:全球82个经济体迎接颠覆性变革的技术准备程度排名

EIU:全球82个经济体迎接颠覆性变革的技术准备程度排名

来源: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研究报告》

第49期(总第250期)2018-9-5

<strong>编者按:经济学人信息部(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EIU)2018年6月发布报告《迎接颠覆性变革:技术准备程度排名》(Preparing for Disruption: Technological Readiness Ranking),评估了全球82个经济体为应对技术变革所做的准备情况。报告从互联网的使用、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和对创新的开放度三个指标,分析了各个经济体的商业和技术环境,并对其“技术准备程度”进行排名。本文就其主要内容进行摘编。

<strong>一、互联网的使用

互联网的使用不仅是迎接技术变革的必要条件和最基本要素,也是健康商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发达国家(地区)早已实现网络快速可靠的连接,但是也仍存在一些网络连接不顺畅的地区,大大影响了其商业发展。互联网的使用这一指标评估的主要内容是一个国家(地区)能够上网的人口比重。主要从网络使用情况和移动电话开通两方面进行评估。

<strong>1. 网络使用情况

调查显示,2017年全球人口中有一半能够上网;到2022年,这一比例将上升到四分之三。西方国家(地区)的宽带普及率已经较高,因此这一增长主要来自拉美和中东两个正在大量吸引私营部门进行宽带投资的地区。此外,非洲的一些国家(地区)正在继续制定和实施宽带基础设施战略,宽带普及率也将加速增长。某些市场中移动宽带组合产品竞争力逐渐增强,将使消费者越来越依赖移动电话上网。例如,印度目前约有80%的宽带使用是在移动电话上。

结果显示,在2018—2022年的预测期内,将会有超过半数以上的经济体(基数为调查所涉82个经济体)的网络使用得分高于2013—2017年。总的来看,一个国家(地区)的互联网使用水平与其整体技术准备程度密切相关。但是也有一些例外,如巴林、科威特和阿塞拜疆的互联网使用水平很高但其他指标得分很低,尤其是阿塞拜疆,其互联网使用水平为总人口的78%,高于俄罗斯和大部分东欧国家,但在宽带供应和其他数字技术设施的要素上都不能跟上需求。

<strong>2. 移动电话开通数量

人均移动电话开通的数量作为衡量网络使用的补充指标,既有助于描述社会各领域中个人获取互联网的难易程度,也能够显示出家庭对互联网连通的需求程度,以及判断一个国家(地区)采用新技术的能力。从更宽泛的角度来说,移动技术是一项越来越重要的工具。逐渐复杂和实用的移动支付系统即使是在宽带开通率很低的国家也能够开创出商机。同时,医疗卫生和教育等移动应用正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支持新兴市场的人力资本发展。

过去十年间,人均移动电话开通的数量猛增,中国香港排名第一,人均开通的移动电话数量达到2.3部;芬兰、阿联酋和巴林的市场也高度饱和。排名所涉经济体中只有13个国家(地区)的人均移动电话开通数量低于1部,而加拿大也名列其中,分析可能是由于该国的电话用户成本居高导致。排名在最后的古巴主要是由于该国政府在2008年之前不允许国民购买移动电话,其互联网使用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图1)。

预计在2018—2022年移动电话开通的数量仍有强劲增长。许多运营商正在努力建设基础设施以跟上消费者需求,尤其是对移动带宽的需求。目前,发展中国家的重点仍然是4G技术,但在先进经济体中,重心已经移向了5G能力的探索。


EIU:全球82个经济体迎接颠覆性变革的技术准备程度排名

图1 2015年人均移动电话开通数量前十名及后十名国家(地区)排名

<strong>二、数字经济基础设施

数字经济的发展给工作、购物、沟通和阅读都带来革命性变革。在此过程中,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等使工作效率得到了迅速提升;同时由于服务和联系都逐渐转向网络,越来越多的数据被共享,也导致网络威胁的增加。因此,国家(地区)能否为数字经济提供到位的基础设施(如保证网上交易能够顺利安全地进行)成为商业环境中越来越重要的一环。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指标主要从电子商务环境、电子政务服务范围和网络安全措施三方面进行评估。

<strong>1. 电子商务环境

随着全世界移动和宽带功能的提升,商业交易逐渐转向网上进行。一个国家的电子商务环境越好,其吸引投资的能力就越强。但是,许多国家(地区)存在网络连接不力、规章制度不够健全等问题,导致网上销售受限。此外,在一些对网上交易信任度低或购买习惯以实体零售店和非正规市场交易为主的国家,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很缓慢。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发布的企业与消费者之间(business-to-consumer,即B2C)的电子商务指数对互联网使用、安全服务器的可用性、网上支付的便利和安全以及邮政系统的可靠性等一系列消费者购买行为必备的要素进行了评估,本研究所涉的82个经济体在这一类指标中得分最高的是荷兰、丹麦、挪威、瑞士和韩国;而发展中国家的领先者则是马来西亚、哥斯达黎加、泰国、中国和巴西(图2)。数据分析显示,非洲国家还要大力提高电子商务普及率和基础设施建设,培养对网络支付的信任感,并增加公众获取银行服务的机会。


EIU:全球82个经济体迎接颠覆性变革的技术准备程度排名

图2 2015年电子商务指数排名

来源: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

<strong>2. 电子政务服务范围

政府提供网上服务,利国利民。对于政府来说,成本效益更高,且能够减少腐败;对于公民来说更为便捷,更容易进入民主程序。从理论上说,电子政务能够增加透明度和信任度。但实际上,各经济体间的电子政务服务差异很大。

根据联合国的电子政务发展指数对82个经济体的电子政务进行排名,网上服务指数得分最高的国家(地区)是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和加拿大,芬兰、法国、新西兰和韩国紧随其后。得分低的国家(地区)主要是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和古巴,这些国家的当局政府没有将发展电子政务放在首位。预计马来西亚、斯里兰卡、爱尔兰、比利时和阿根廷等国家将会在2018—2022年预测期内有较大改善。

<strong>3. 网络安全措施

近年来,网络安全问题层出不穷。2017年,WannaCry和Petya等一系列具有高度破坏性的网络攻击引起全球恐慌。2018年3月,美国指责俄罗斯攻击其能源网络。此外,社会媒体网络的数据外泄以及将个人信息用于宣传的行为在近年来频频出现。因此,确保有足够的网络安全措施,成为了政府和企业的关注焦点。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公布的“全球网络安全指数”对82个经济体的网络安全措施(包括法律、技术、机构能力以及公共意识和合作措施)进行了排名,得分最高的国家(地区)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加坡(图3)。值得注意的是,爱沙尼亚在数字技术上一直处于欧洲的领先地位,在网络安全上也同样领先,预计该国在2018—2022年将会比2013—2017年进一步提高。


EIU:全球82个经济体迎接颠覆性变革的技术准备程度排名

图3 2017年全球网络安全指数得分居前的国家(地区)(按区域排列)

<strong>三、对创新的开放度

82个经济体形成和实施创新的难易程度不一。如果资助创新的资金充实且到位,帮助企业采纳新技术的基础设施完善,那么该经济体的商业环境将会对具有前瞻性的企业更具吸引力。对创新的开放度指标主要从获批的国际专利、研发支出、研究的基础设施三个方面进行评估。

<strong>1. 获批的国际专利

专利活动由于具有客观性、可量化性和国际统一性的特点,是衡量创新的良好指标。但并不是所有的专利都是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高质量创意,因此只考察了更具权威性的欧洲专利局和美国专利商标局所批准的专利(图4)。在这一标准上,美国、日本、德国和韩国的表现最佳;中国近年来发展迅速,位于第七位;排名较后的墨西哥、斯洛伐克等国家也发展强劲,墨西哥有一项政府领导的以支持区域能力为重点的创新战略,而斯洛伐克有大量持续的国外直接投资(FDI),因此预计这些国家的专利水平会继续有较大提高。

当然,专利发明本身并不足以提高一个经济体的生产能力或培养创新的企业文化。专利发明所带来的影响取决于它们如何被有效地利用起来。在波兰等一些从FDI中获益匪浅的经济体中,大量外资创新所产生的溢出效应十分有限;而相反,在新加坡等将企业、供应商、融资机构和研究机构集中于一地的创新集群则有不凡表现。


EIU:全球82个经济体迎接颠覆性变革的技术准备程度排名

图4 2015年欧洲专利局和美国专利商标局所批准的专利总数排名

<strong>2. 研发支出

研发支出代表着创新是否得到资助,与更高的生产率和更长期的发展密切相关。对于新兴国家(地区)来说,研发支出是接近技术前沿的有效途径,而对于发达国家(地区)来说则有助于其保持竞争力。

调查显示,以色列和韩国在研发支出上的投入是最大的,这两国的研发投资都超过了GDP的4%。虽然欧盟的平均研发支出是GDP的2%,落后于日本(GDP的3.3%)和美国(GDP的2.8%),但欧盟的“欧洲地平线2020计划”致力于加强其研发支出,提高科研创新能力。中国的研发支出已经超过欧盟,达到了GDP的2.1%。

各国(地区)研发支出的来源有很大的不同。日本、中国和韩国的研发支出的最大来源是企业投资,占比超过研发支出总额的四分之三。俄罗斯的政府投资比例占总数的三分之二,反映出政府在经济中的参与程度很深,这些投资主要集中在油气领域。在中欧和东欧,欧盟的结构和聚合基金(structural and cohesion funds)是研发投资的重要来源,有三分之一的研发支出来自外国资助。


EIU:全球82个经济体迎接颠覆性变革的技术准备程度排名

图5 研发支出排名前20国家(2015年在GDP中所占的比重)

来源:世界银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

<strong>3. 研究基础设施

在创新上的高支出率并不能保证高生产率,研发支出的效果会因分配不当而降低。因此,需要更广泛的生态系统来支持创新,由此突出研究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在对多个指标,包括一个国家(地区)的研究机构质量、高校与产业联系的强度和政府政策对创新型企业的支持力度等进行了以调查为基础的定性评估后,为82个经济体的“研究基础设施”指标进行了打分。

排名靠前的经济体以OECD国家居多,因为这些国家(地区)具备老牌高校和行业网络,其高收入水平能够吸引外来的高技术科研人员。但是,一批新兴经济体也正在迎头赶上。2017年一份关于世界最活跃的发明活动集群的调查(表1)显示,中国的深圳-香港和北京地区位居前十,而印度的班加罗尔、孟买和浦那也位于前100名之列。未来预计印度尼西亚、阿根廷、约旦等国也会有所提升。

创新集群是研究有效的基础设施中的典型例子。技术人员、风险资本、初创企业孵化器、支持性的政策框架、现有的企业活动、高校和有吸引力的生活方式组合在一起能够促成创新的产生。当然,要想成功还需要发挥现有的优势(如日本名古屋的汽车产业,麻省波士顿的制药业),并且还必须具备健康的制度和良好的商业环境。


EIU:全球82个经济体迎接颠覆性变革的技术准备程度排名

表1 发明活动集群前十强(按国际专利申请排名)

注:2011—2015年的专利申请数据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系统获得。主要合作发明集群是指前100强集群中外部合作发明者比例最大的集群。

<strong>四、技术准备程度总体排名情况分析

据预测,澳大利亚、新加坡、瑞典三国在2018—2022年的“科技准备程度”排名中并列第一,其次是美国、芬兰、法国、德国、日本和荷兰。具体而言,2013—2017年的“技术准备程度”排名中,芬兰、瑞典位居前列,而2018—2022年的预测排名中,美国和法国进入前十,与芬兰、德国、日本、荷兰并列第四(表2)。报告称,美国的排名上升,是因为未来几年其互联网获取水平将会改善,且将继续在创新集群和专利申请方面保持世界领先。而英国排名从2013—2017年的11名下降到2018—2022年的20名,主要是因为英国研发与网络安全的投入不足,不过,英国在电子政务领域表现不错。

中国大陆在2018—2022年的“科技准备程度”排名32位,相比2013—2017年的排名上升了4位。报告显示,中国近几年的专利申请增长迅速,在这一指标的排名上中国位列第七,但是在其他方面的表现仍有待加强。


EIU:全球82个经济体迎接颠覆性变革的技术准备程度排名

表2 技术准备程度排名

http://www.eiu.com/Handlers/WhitepaperHandler.ashx?fi=Technological_readiness_report.pdf&mode=wp&campaignid=TechReadiness

编译:曹学伟 宋颖

<strong>感谢您的支持与关注,欢迎赐稿交流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