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节气,最适合看飘进诗词里的雪花


大雪节气,最适合看飘进诗词里的雪花

大雪节气已过三日,但是真正的大雪已经渐渐开始弥漫进我的朋友圈。

今日得闲,早上看一组大雪里红顶鹤展翅美图,配毛润之"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顿时心痒无比,晚上稍微整理了一下,兴冲冲的来和大家论论文字里的大雪美景!

众人皆知,我中华文字瑰宝无数。从仓颉造字开始,鬼斧神工、惊天动地者数不胜数。如果每个时代都拿出来赏玩一番,一则显得多余冗长,二则失了讨论原意

故此我特想了几点代表,就历代已有公认,"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视为其中历朝桂冠代表。咱们抛砖引玉,特选出各代表一段,来和大家稍微把玩一番。未竟其欢者,大可自己来上一段。

大雪节气,最适合看飘进诗词里的雪花

1、唐诗里的大雪

这个太难选了。有两点,一是唐诗之多,多则眼花缭乱、无从选择,著名的《全唐诗》不过录得唐诗十分之一,更不用说那些不著名的了;二是唐诗之高,一般一种文化现象有一到几个代表就很了不得了,可是唐诗的代表却像山峦叠嶂,起起伏伏不停歇。

您要真选过,您肯定有这个感受。刚刚看过了李白的恣意飞扬,再看杜甫的沉闷苦郁当然会觉得李白的好,毕竟少年人不爱愁闷;可是白居易赏雪时的生活像固然很美,卢纶的热血豪情在寒冷枯寂冬天里,对比得不是更加激动人心?

这这这,真是难煞老夫也。

不管了,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要骂就骂要打就打吧,爱谁谁。

我最爱的两首大雪之诗为白居易的《夜雪》和卢纶的《塞下曲》。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塞下曲/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我的理由如下:先说《夜雪》,当然大家都知道老白的另外一首更是大名鼎鼎,就是《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实在是美到极致了,这个我不反驳。老白把生活的闲散劲和享受当下的舒服劲写得十分贴切了。很多人第一次看到这句时,心里一定会和我冒出同样的感叹:"卧槽!太牛逼了。"当然现在已经被永烂了,这也是我弃之不用的原因

可是相对惊艳的表现,我更爱从细节里画出深夜大雪的美景。

夜都已经这么深了,我为什么知道雪下得很大呢?嘘,安静,你听。"咯吱",又一段枯竹被压断了哟。欲了雪之重,心听断枝声。雪重对折竹、知与闻,真是片片雪花入眼,声声折竹落心。

再说《塞下曲》,与《夜雪》相对,一动一静。但是都从细微处画天地,无声里藏惊雷。这种调调,我实在是爱得不行。再加上本人极爱武侠历史,这篇不讲道理的不容反驳了。

大雪节气,最适合看飘进诗词里的雪花

2、宋词里的大雪

这个相对来说,比较好选多了。两宋的大神虽然也很多,写大雪的名篇也要不少。可是不知为何,我竟只拾得了了数篇。如果有更好的,欢迎大家推荐。

我给大家推荐的是蒋捷的《梅花引•荆溪阻雪》,不错,既不是苏东坡,也不是辛弃疾。熟知我的人都知道,我最爱辛弃疾的诗词。可是单论

大雪这词。对不起,偶像也要先让路了。

梅花引•荆溪阻雪/蒋捷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

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

风拍小帘灯晕舞,

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

旧游旧游今在否?花外楼,柳下舟。

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

漠漠黄云,湿透木绵裘。

都道无人愁似我,

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哪个蒋捷?您没听过,很正常。但是您肯定听过他另外一词《虞美人·听雨》,不错,就是那个咏叹三段人生听雨的作者。这哥们有点意思,和现在的歌红人不红很有点像。

和他写人生的听雨不同,这首词写尽了孤独与忧愁。

白鸥问我?一个人;对闲影,冷清清,还是一个人;都道无人愁似我,还是一个人,最耐人寻味的是最后一句: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好像是没有一个人的忧愁与我共通,可是这梅花,这夜雪不正是回答了我吗?我居然从这冷冷清清中,看出些许自嘲和豁达之意,也算有趣至极了。

大雪节气,最适合看飘进诗词里的雪花

而且我看多了诗词后,发现了一个秘密,好多写大雪的都要和梅花联系在一起。聪明的你,一定可以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啦?

献上自作一首,乱七八糟一番,明日继续。

《寻雪》/咸鱼

冷夜寒灯忆听雪,江湖且驻放刺身。

兴亡本是平常事,捻来共铸万古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