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岡山之美

井岡山地處湘東-贛西邊界,萬洋山(為羅霄山脈中段)的北支,據傳在東漢年間就已經有人在井岡山居住了。秦朝設郡縣制時,井岡山為九江郡廬陵縣屬地。

井岡山距井岡山市新城區(紅星街道)35公里,距吉安市吉州區約130公里處。

森林覆蓋率為81.2%,年平均氣溫14.2度,至今仍保留眾多人跡未至的大片原始森林,是世界上最有代表性的山地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代表性的植物有紅豆杉、銀杏、半楓荷、白豆杉、伯株樹等上千種。井岡山瓷土礦、稀土礦儲量豐富,為兩大優勢礦種。

井岡山被譽為“中國革命的搖籃”

井岡山之美

井岡山距吉安市中心城區吉州區約130公里,地理位置為東經113°49’到114°23’,北緯26°27’到26°49’。

井岡山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4.2度,一月份為最冷月,平均溫度3.2度,七月份最熱月,平均氣溫僅為23.9度,極端最高溫度也只有34.8度;年平均降雨量1856.3毫米,年平均降雨日213天,年平均日照1511小時,平均霧日96天。茨坪因海拔高度和四面環山的地形影響,具有冬長、夏短、秋早、春晚的特點。

井岡山之美

井岡山 景觀分為八大類:峰巒、山石、瀑布、氣象、溶洞、溫泉、珍稀動植物及高山田園風光,其中10處被列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井岡山屬山嶽型風景名勝區景觀景點,匯雄、奇、險、峻、秀、幽的自然風光特點。

井岡山風景名勝區範圍213.5平方公里,海拔最高處1779.4米。有11大景區、76處景點,460多個景物景觀,其中革命人文景觀30多處,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10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7處。主要景區(點)有:黃洋界、茨坪革命舊址群、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大井毛澤東同志舊居、井岡山革命博物館、茅坪八角樓、會師紀念館、龍潭、主峰、水口、杜鵑山(筆架山)等。

井岡山之美

五指峰位於茨坪西南面六公里處,因峰巒像人手的五指而得合,海拔1438米。五指峰峰巒由東南向西北伸延,綿亙數十公里,杳無人跡,人只能站在隔岸的“觀景臺”上遠望,已列為自然保護區。兩邊巨峰對峙,中間一條深谷,谷底為龍慶河,即井岡山河。半山腰有個“天軍洞”,相傳為當年太平天國軍駐地,與五指峰相望的還有“龍慶洞”。傳說此洞曾藏龍居仙,當年紅軍曾在此頂嚴寒、鬥冰雪,堅持了40多天游擊戰,故名“遊擊洞”。景區內是一座天然的動植物園,這裡是短尾猴、木鹿、黃腹角雉等珍禽異獸出沒的地方。五指峰下的龍慶河,盛產石雞、石魚,河谷峭壁上盛產石耳等。五指峰還有一座瀑布,落差約二百米,五指峰瀑布是井岡山落差最大的瀑布。五指峰腳下有一群巒湖。1988年和1992發行的面額一百元人民幣的背景圖就是井岡山主峰五指峰。遊客往往會拿出一張百元大鈔,將畫面與完景對照一番。五指峰下的龍慶河盛產“井岡三石”:石雞、石魚、石耳。

井岡山之美

金蟾望月蛤蟆叫天

走進江西井岡山杜鵑山景區(即改名前的筆架山)裡,在一片杜鵑密林處,有幾塊巨石,前後斜立,形態酷似黑框金蟾,日夜抬頭望天,人們稱其為“金蟾望月”石,是筆架山美景之一。在“金蟾望月”石的對面生長著一叢叢高山杜鵑林。在“金蟾望月”石的西邊50米處,有幾塊較大而平整的石頭,據說,當年井岡山的好漢王佐在當綠林時就是以筆架山下的行洲、下莊為大本營,筆架山是他們常來之地。就在這幾塊大石上,王佐和他的部隊曾經坐在上面開會商討戰事,並研究如何下山“吊羊”。“吊羊”,在當時就是綁架土豪作為人質,索以鉅款,拿到錢物後除自己部隊開支外,還會分錢給貧苦的百姓解決生活問題。在當時“吊羊”是有“行規”的,即:吊富不弔貧,吊疏不弔親,吊遠不弔近。

井岡山之美

大小五井

井岡山有五井,指五個位於群山環繞、宛若井狀的山間盆地村莊,即大井、小井、中井、上井和下井。大井是其中最大的村莊,是當年毛澤東、朱德、陳毅、彭德懷等和紅軍開展革命活動的重要場地之一。1927年10月24日,毛澤東率領部隊上井岡山首次抵達大井,此後這裡便成為紅軍常駐之地,毛澤東、朱德、陳毅等多次在這裡部署戰鬥,粉碎國民黨反動派的多次軍事“進剿”。

大井位於茨坪西北面七公里處,革命歷史參觀點有毛澤東舊居,紅軍醫務所舊址等。1927年10月下旬,毛澤東率領中國工農革命軍上井岡山首先就到達這裡。大井的革命遺址已列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對外開放。

小井位於茨坪北面六公里處,這裡有中國紅軍的第一所醫院——“紅光”醫院,現已列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對外開放。“紅光”醫院設有門診室、手術室、病床等,共三十二個房間,可容納傷病員二百多人。

井岡山之美

茨坪

茨坪是當年井岡山革命鬥爭的中心,坐落在崇山臺間的小盆地。建有革命博物館、烈士紀念塔等。從茨坪到各個紀念地及主要風景遊覽點,都有道路相通。革命戰場五大哨口離茨坪不遠,有五哨公路通達。五大哨口中的黃洋界,海拔1343米,居高臨下,扼居山口,形勢險要,當地群眾稱之為摩天嶺。當年的哨口工事和上山小路還依稀可見,紅軍營房保存完好。這裡建有一座黃洋界保衛戰勝利紀念碑,碑文由朱德書寫。另一面鐫刻毛澤東的《西江月·井岡山》。碑前有大理石屏風,上有“黃洋界”三個金色大字。

井岡山之美

碑林

碑林建於1987年7月,自1989年清明節起對外開放。碑林由碑亭、碑廊、自然碑型等部分組成。“井岡山碑林”為書法家舒同題寫。碑文有參加過井岡山斗爭的老紅軍的題詞,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手書,部分知名人士和書法家的墨跡。

井岡山之美

黃洋界

黃洋界在井岡山上茨坪鎮西北17千米處,海拔1343米,是井岡山五大口之一(雙馬石、桐木嶺、硃砂衝、八面山、黃洋界)中最著名的一個哨口,連接湘贛邊界,黃洋界地勢險要、巍峨峻拔,1928年8月30日,這裡打響了著名的黃洋界保衛戰,中國工農紅軍以不到1個營的兵力打退了敵軍4個團兵力的瘋狂進攻,創造了以少勝多的首個戰績,毛澤東同志在欣喜之餘,揮筆寫下《西江月·井岡山》。

井岡山之美

杜鵑山(筆架山)

杜鵑山距茨坪西南面三十五公里,海拔1357米。主要由中峰(揚眉峰)、西峰(望指峰)、東峰(觀島峰)三大峰組成。遠望猶如古代的筆架,故名筆架山。

井岡山之美

井岡山每年春天迎來杜鵑花的花期。井岡山上的杜鵑種類繁多,有云錦杜鵑、鹿角杜鵑、猴頭杜鵑等約30個名貴品種,而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這裡獨有的珍稀樹種“井岡山杜鵑”。它不僅有清新撲鼻的花香,而且還擁有獨具一格的“漸變”色:初開時為粉紅色,然後逐漸變成紫紅色,色澤絢麗、嫵媚多姿,非常獨特。

被譽為“杜鵑山”的筆架山是井岡山杜鵑花的最佳觀賞點。每年四、五月間,各色杜鵑花沿著筆架山山脊兩側競相開放,在高峻的山崖間形成了一道亮麗的“十里杜鵑長廊”。

井岡山之美

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

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是茨坪中心景區新闢的主要革命人文景觀。它位於茨坪北面的北巖峰上。陵園於1987年始建,同年10月建成並開放參觀遊覽。1997年10月,由鄧小平題字的“井岡山革命烈士紀念碑”落成剪綵。

井岡山之美

井岡山杜鵑花

井岡山自然保護區1981年建立,2000年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21499公頃。保護區植被起源古老,植被類型多樣,素有“第三紀型森林”、“天然動植物園”和“亞熱帶綠色明珠”之稱,區內還有中亞熱帶天然常綠闊葉林,是研究中國乃至全球中亞熱帶生物資源的重要基地。井岡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接納為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絡成員,成為江西省唯一的世界生物圈保護區。

井岡山之美

西江月·井岡山

1928年秋

——毛澤東

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

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

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

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

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

1965年5月

——毛澤東

久有凌雲志,重上井岡山。

千里來尋故地,舊貌變新顏。

到處鶯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雲端。

過了黃洋界,險處不須看。

風雷動,旌旗奮,是人寰。

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