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國民革命軍新一軍與新六軍進駐東北


1946年3月,蘇聯紅軍從瀋陽撤退,國民黨隨即調集新一軍、新六軍等近三十萬兵員,所部為國民黨裝備最精良、訓練最整齊、戰鬥力最強的軍隊。圖為1946年4月,行進瀋陽街頭的新一軍官兵沿著馬路席地而坐,這是當時中國號稱學歷最高、軍容最整齊的部隊,全部美式配備。瀋陽市民對於這支好像美軍的國民黨部隊充滿了好奇。

東北戰場的國民黨軍有兩大主力部隊;新一軍與新六軍,新一軍號稱為“天下第一軍”。1943年在印度蘭姆伽由中國遠征軍餘部新編而成,包括新三十八師、新二十二師、新三十師,全部美式裝備,是中國軍隊中火力最強大的。圖為新一軍乘坐卡車進駐瀋陽。

1943年10月,新一軍自印度向緬甸反攻,次年8月攻克密支那,此役中國軍隊首次以優勢火力正面擊敗日軍。隨後新一軍重新整編,轄新三十八師、新三十師及第一戰車營,在緬北戰役中予日軍以沉重打擊,畢業於美國軍校的新一軍軍長孫立人也因此而聞名中外。圖為新一軍官兵開著美式吉普軍拖著輕型炮穿越瀋陽市區。


新六軍,在緬甸密支那由新二十二師、第十四師、第五十師編組而成,同樣也是全部美式設備,軍長廖耀湘,該軍在緬北戰役與芷江戰役中均有傑出的表現。圖為新六軍行進在瀋陽街頭。畫面上方為新六軍政治部製作的標語,寫著“擁護國民政府實行三民主義”。

1946年3月,國民黨主力部隊分別向解放區進攻,進入撫順、鞍山、老四平街等城市。國共在東北第一場大戰爆發,戰事極為慘烈,直到5月,東北民主聯軍撤出四平街。圖為瀋陽民眾駐足圍觀國民黨軍的進駐。

杜聿明下令部隊繼續開進長春和吉林,形成東北三年戰史上國民黨軍曾有的短暫優勢,不過此後便盛極而衰。圖為瀋陽國民黨政工人員製作的歡迎國民黨軍進駐的巨幅標語。

國共兩軍即將在東北進行關鍵性戰役,成敗勢將決定中國的命運。圖為國民黨軍進駐東北。

以上圖文選自《你沒見過的歷史照片》精裝合訂本,秦風老照片館編,山東畫報出版社2012年7月出版。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定格歷史、收藏記憶、觀照百年來人類的生存與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