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洩密,看看有沒有你的個人你信息

前幾日國內某社交平臺爆出3000W數據被洩露

大數據洩密,看看有沒有你的個人你信息

國內某社交軟件回應了暗網銷售數據:低配對

據微博用戶@lxghost稱,黑暗網絡上銷售了大約3000萬條數據。——這批數據於2015年7月17日編寫,總數為3,161萬,包括手機號碼和密碼。領域。根據黑暗網絡的賣家,“數據中有空白項目,但這部分的比例不到1%,即使有100萬被刪除,仍然有3000萬”,並且聲稱“這些數據並不能保證目前的有效性。“ ,只適合與圖書館碰撞等。“

賣方還特別警告說“我沒有大量的測試功能,所以我無法保證數據可以登錄或搜索陌生人帳戶的可能性。請理解。”

5天,6.3億數據洩漏,我該怎麼做才能贏得騙子?

在互聯網的傳播和報道之後,有一場激烈的辯論。在這方面,mm官員在新聞披露當晚的緊急調查中表示,新聞不可信!

Mm表示,所謂的數據來自三年前在圖書館的碰撞中報道的在線報道中,與莫莫用戶的匹配極低,測試結果都是錯誤的信息。此外,Mm使用高強度單向散列算法來加密用戶的密碼,沒有人可以直接從Mm數據庫獲取用戶的明文密碼。最後,提到M M使用多種驗證機制,包括密碼驗證、設備驗證,其他人無法通過簡單地使用手機號碼和密碼登錄用戶的Mm帳戶。

對於莫莫的緊急公關聲明,網民的態度仍然非常可疑。很多人質疑“匹配程度是否相當於安全性極低?”、“什麼是所謂的測試?”、“是否還存在洩漏風險? “......但截至目前,沒有更大的影響力。但令人欣慰的是,根據北京早晨的消息,經歷數據洩漏謠言的莫莫的股價在市場收盤時大幅上漲,達到5.52%.——事實證明,所謂的數據洩露懷疑似乎並沒有對Mm產生任何不利影響。

大數據洩密,看看有沒有你的個人你信息

二.巧合的是,Quora的1億用戶數據也被洩露了。

巧合的是,mm前腳剛出世,然後就有跟著出事的的Quora。

據國外媒體路透社當地時間3日報道,美國知識問答網站Quora系統被“惡意第三方侵入”,影響了1億用戶。 Quora在其官方網站上表示,這些用戶的姓名,電子郵件地址,密碼和相關鏈接數據等帳戶信息的安全性受到威脅,黑客也獲得了諸如問題,評論,贊和踩等信息。

5天,6.3億數據洩漏,我該怎麼做才能贏得騙子?

目前,為了防止進一步損壞,Quora強制所有用戶帳戶都被註銷。 “我們正在向用戶通報信息安全威脅,”Quora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Adam De Angello說,他沒有影響匿名用戶和答案,“調查仍在進行中,我們將繼續前進。改善安全措施。“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創始人的Quora網站,其創始人De Angelo和Charlie Chievo,前Facebook員工為——,後者仍然是今年早些時候爆發的”劍橋分析數據洩露“。洩密醜聞在陰影之下。

大數據洩密,看看有沒有你的個人你信息

三..為什麼近年來洩露的案件這麼頻繁了?

事實上,今年數據洩漏事件頻繁發生,涉及的規模非常大。

除了今年3月的Facebook事件之外,還有許多大規模的漏洞:6月份,圓通的10億快遞數據在黑暗的網絡上打包和銷售。數據信息包括髮件人的姓名,電話號碼,地址等。 8月,由於中國生活公司的程序員將數據庫連接方法上傳到GitHub,洩露了,中國幾家連鎖酒店開業的信息洩露,總數接近5億;甚至去年11月30日,萬豪酒店數據庫入侵,5億客戶的數據也被洩露,包括客戶的姓名,出生日期,電話號碼,護照號碼,郵寄地址,電子郵件地址和其他個人信息......

從萬豪酒店數據庫中,洩露了5億條信息,並將Momo賣給了Quora。被盜的1億用戶數據被盜,從國際酒店和知名社交應用程序到世界知名的在線Q&A社區Quora——網絡技術。到目前為止,數據安全應該是所有企業和用戶的核心關注點,為什麼近年來洩密仍然密集?是否有技術上完整的預防方法?受害者只能擺脫它嗎?

針對各種問題,CSDN(ID:CSDNnews)專門諮詢了360網絡安全響應中心負責人蔡玉光,他說安全行業普遍認為沒有牢不可破的網絡。企業安全事件的出現是不可避免的現實。除了黑暗的網絡,還有一個開放空間的平臺。事實上,還有更多未發生的安全事件。

“在最近經常發生的數據洩露事件中,除了簡單的經濟或情報利益之外,在後期階段使用這些數據是一個更重要的問題.——購買這些私有數據後買方是否會有進一步的利用方案。電信欺詐,金融賬戶攻擊,間諜數據等。這些危害比直接數據交易更具破壞性。“

大多數數據洩露事件在很長一段時間後都暴露出來。攻擊者可能在幾分鐘內破壞網絡,並在幾分鐘到幾小時內竊取企業中保留的用戶隱私數據;安全人員可能能夠發現在幾個月或幾年內發生的數據洩露。這些需要從數據洩漏過程和主要手段進行分析。

四.數據洩露中攻防兼容的現實根據360安全響應中心360安全報告《 2017數據披露》顯示,數據洩露的平均規模增加了2%,財產損失達數億。一般來說,數據洩漏的整個過程可分為:拖動庫,清洗庫,崩潰庫。一旦數據資源受到威脅,就會產生一系列危險。由於缺乏安全意識,許多用戶無法及時發現自己的數據洩漏。只有當他們的財產受到損害才能被察覺,因此用戶感知變得越來越慢,這就是為什麼數據洩漏的發現被非常延遲的原因。

5天,6.3億數據洩漏,我該怎麼做才能贏得騙子?

報告還稱,數據洩露的主要手段分為黑客攻擊,軟件漏洞,惡意木馬等技術手段,以及內部人員洩漏,非自覺洩漏等非技術手段。其中,最大的來源是意外丟失和無意中暴露於信息的數據。“除了安全行業需要在技術層面更加努力工作之外,安全行業還需要關注宏觀和個人層面的信息安全,以及企業將信息安全管理置於戰略層面。”為了應對日益增長的數據安全風險,蔡玉光表示,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信息安全事件絕對是一個高概率的“灰犀”事件,在品牌建設和自我發展的過程中。 “例如,服務提供商目前通過網站的漏洞仍然是主要的洩密渠道。相應地,製造商應該面對網絡安全,定期進行滲透測試,及時修補易受攻擊的服務,並使其完整可靠數據安全性。加密密碼存儲的措施,消除明文密碼存儲,即使被黑客入侵,也可以減少損失。

最後作者還是想說一句話

在大數據的時代誰都是赤裸裸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