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做無效的親子陪伴,高情商爸媽都這麼做

一天,一位工作很忙的爸爸又是一如既往,很晚才回到家,而兒子還沒有睡。兒子問:“爸爸你一天掙多少錢?”爸爸回答:“大概200元吧,怎麼了?”兒子說:“我這裡有一百元,可不可以買你半天時間,來陪我吧…”

別做無效的親子陪伴,高情商爸媽都這麼做

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孩子是多麼渴望與爸爸媽媽在一起。不過都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但是親子陪伴不僅僅是“在一起”,高質量的陪伴才能夠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父母想要做好親子陪伴,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高情商的爸媽都是從這幾點出發!

1、玩遊戲,感受家庭溫暖

現在大多數人的空閒時間都被手機、電視、電腦等電子產品充斥著,很多孩子也是在這些屏幕中長大的。但其實上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拋棄電子產品,在一起玩一些遊戲,不僅能夠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還能讓孩子遠離電子產品,呵護眼睛健康。

別做無效的親子陪伴,高情商爸媽都這麼做

那究竟什麼樣的遊戲適合父母和孩子一起玩呢?像桌遊就是一種很不錯的選擇。桌遊是一種面對面的遊戲,非常強調交流。父母和孩子可以面對面的感受到表情和身體語言的變化,相比於在電子屏幕中長大的孩子,更能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

別做無效的親子陪伴,高情商爸媽都這麼做

2、一起做家務,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有些父母雖然整日陪伴在孩子身邊,但對“親子”的理解有誤,認為親子陪伴就是讓孩子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讓他體會到其中的樂趣。但父母讓孩子參與活動的方式可能不對,反而會適得其反。

就拿簡單的做家務來說,有些父母可能是命令語氣:去洗碗吧!,孩子不願意,可能就會“利誘”(如,你做了媽媽給你糖吃,帶你去玩之類的)。其實這不是一種正確的讓孩子參與家務的方式,會讓孩子覺得這是一種“利益”的交換。久而久之就會和孩子形成“距離”感。

別做無效的親子陪伴,高情商爸媽都這麼做

那父母如何讓孩子自願的參與家務勞動呢?父母可以換一種選擇方式來問孩子:“你是願意洗碗呢?還是願意拖地呢?”讓孩子選擇一項來做,參與到家庭的瑣碎家務中,能夠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家庭中的一份子,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3、分享心聲,讓孩子學會傾聽表達

平時孩子上學、家長上班,一天可能就晚上在一起吃飯的時間,才是最好的交流時間。父母可以傾聽孩子一天中在校園中都發生了什麼事,且不要做過多的評價,讓孩子暢所欲言,聽完孩子的趣事。父母也可以和孩子分享一下,自己一天工作中的趣事,讓孩子瞭解一下父母,營造溫馨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學會傾聽和表達。

別做無效的親子陪伴,高情商爸媽都這麼做

如果是大一些的孩子可能都有自己的心事,這時父母也不要著急逼問孩子,尊重孩子的隱私。可以給孩子買一個日記本,讓孩子記錄下每天的生活趣事,養成良好的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