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內容怎麼賺錢?垂直社區運營的3種盈利模式

做內容怎麼賺錢?垂直社區運營的3種盈利模式

垂直社區的三種盈利模式:內容植入商品;粉絲經濟,達人帶貨;內容導流、廣告變現。

小紅書、手淘、大眾點評、盒馬……隨著互聯網下半場的到來,越來越多的“電商平臺”都開始內容化。一個成功的內容社區,能會帶來千百種好處:好內容吸引大批流量,用戶粘性大大提升,有效推廣品牌口碑等等。

可以說,在這個流量珍貴的年代裡,內容社區是低頻的電商平臺爭搶用戶注意力的最有力的一張王牌。

然而,電商平臺轉型內容化的過程中,往往也會面對盈利平衡的問題——畢竟,相比較免費的內容,直接賣貨帶來的GMV更高。大眾點評首頁原“猜你喜歡”模塊,最初嘗試由推薦團購轉為推薦內容時,訂單量也經歷了短時期的下跌。

即便如此,各大電商平臺還在前赴後繼地“內容化”,就是因為垂直內容社區,在盈利模式上,也有非常豐富的想象空間。

一、內容中植入商品

這種做法,是很多垂直社區在為電商引流時,慣常採用的第一步操作。即:把平臺內容關聯上商品,將內容作為商品的入口。

做內容怎麼賺錢?垂直社區運營的3種盈利模式

小紅書內容詳情頁下方的相關商品

先靠優質有趣的內容吸引用戶,在用戶進入內容詳情頁後,提供快捷的商品入口,讓用戶完成從種草(瀏覽內容)到拔草(下單消費)的閉環——這一消費場景,一氣呵成、合情合理。

一些電商平臺,往往會通過機器學習、人工關聯等手段,將社區中沒有自帶商品的內容,關聯上相關的商品,即“內容結構化”。

然而,這種盈利玩法,其實本質上還是讓內容為電商服務。內容不過是為了吸引用戶進入電商的一個入口。

通常情況下, 內容和電商的方向是一致的;但當二者不一致時,就會出現一系列問題。

比方說,垂直社區中,如果一些內容沒有能與電商關聯的銜接點,這些內容是否就沒有價值了?例如,小紅書中有很多食譜帖,但小紅書電商體系並沒有食譜;這部分內容是否應該被打壓、被屏蔽?

其實,對於垂直社區而言,內容自有價值。上述消費路徑,雖然合乎情理,但是如果為了給電商導流,損害了垂直社區的自身活性(如,強行下架與電商無關、但符合社區氣質的優質內容),就是捨本逐末了。

二、粉絲經濟,達人帶貨

網紅帶貨,玩得最好的,就是淘寶直播。

根據淘寶披露的數據,粉絲超過百萬人的主播已經超過 1200 人,還有超過 1000 人緊隨其後,有著平均超過 50 萬的粉絲。這些主播被稱 “ 頭部主播 ” 和 “ 腰部主播 ”。

其實,即便不是腰部主播,只要粉絲10w+,每場直播觀看不到 10 萬,每次也可以賣兩三千件衣服,在年末高峰期,甚至達到 6000 件。(來源:微信文章《淘寶上的女主播,從一貧如洗到財富自由的故事集》)。

做內容怎麼賺錢?垂直社區運營的3種盈利模式

淘寶直播

這種模式,和上面一種內容植入商品,在表現形式上會比較像。二者的主要區別在於:在粉絲經濟中,用戶follow的是人,而非內容。

淘寶主播或微博紅人,依靠自己的個人魅力、優質內容、前期宣傳,積累了大量粉絲之後,就可以向粉絲推薦商品。而粉絲會買單,也是因為認可內容的生產者本身。

因此,在這種盈利模式中,靠平臺去做內容和商品的機械關聯(所謂“內容結構化”),就行不通了。

平臺、達人、粉絲,形成了一個三邊關係——平臺為達人提供良好的創作環境、分發渠道,達人負責創作內容、商業變現,粉絲只需欣賞和買單。

做內容怎麼賺錢?垂直社區運營的3種盈利模式

微博紅人楊羽凡和她的淘寶店鋪

西西:粉絲經濟的運作成本很高。

目前市面上看,只有微博和微信可以做粉絲經濟。

垂直社區的粉絲,相對都不值錢——即便是大火的抖音、小紅書,吸引用戶的也不是人,而是內容本身有意思。

這類社區,用戶不是follow人,而是follow內容。淘寶直播最初的生態發端,和微博合作也有密切關係:微博直播和淘寶直播互相打通,微博直播間直接就能加購物車,購買付錢。

淘寶年度top10銷量的主播中,有9個是微博電商達人。

三、內容導流,廣告變現

垂直社區最直接、最主要、也最有前景的盈利途徑,是賣廣告。

社區feeds流中插入廣告,是當下各類內容產品變現的通用手段。今日頭條、抖音、微信朋友圈、小紅書……所有叫得上名字來的內容產品,概不能免俗。

廣告插得好,不但可以和自有內容完美融合,一些品牌廣告由於製作精良、投放準確,甚至會吸引一部分流量。

做內容怎麼賺錢?垂直社區運營的3種盈利模式

對於搭建垂直社區來說,內容的價值就是帶來流量——不論是通過吸引新用戶,還是提升原有低頻電商用戶的粘性。有了高質量用戶的關注,才會有CPC、CPT、CPM等各種各樣廣告形態的容身之所,每個廣告位的價值也才能不斷提升。

內容如何才能帶來源源不斷的、持續增長的流量?關鍵在於要能為用戶提供長期的、核心的價值。垂直社區的長期價值定位,就是另一個topic了。

朝朝:在點評工作期間,我曾以C端推薦產品的身份,參與了點評首頁內容化的轉型。當時,作為用戶產品,我和身邊的一些同學,遇到了很多困擾,比如:分發端是否需要扶持達人;與POI無關的內容是否應該在社區中推薦;內容結構化的價值和優先級……

這些看似是用戶產品面對的問題,其實本質上,都是因為對商業模式理解得不透徹、不明晰,才會形成困擾。因此,面對一款產品,即便是用戶產品,也應該摸清自己的產品打算如何盈利——畢竟,抓住了商業命脈,才能抓住產品永續生存的法門。

更多幹貨知識、新聞軼事,點擊文末“瞭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