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抗戰史|南京保衛戰空前激烈

《紐約時報》抗戰史|南京保衛戰空前激烈


哈雷特·阿班

1937年12月13日

題記:日本方面認為南京將很快淪陷,生死攸關的出入口已被日軍奪得。預計日本海軍將於今日到達南京城外,並與陸、空軍協同攻城。

上海12月13日(星期一)電:在日軍攻克中山門之時,坦克部隊先於其他部隊在凌晨4點前湧入南京。日軍司令部認為,南京簽訂投降協定迫在眉睫。

在一彎半月的映照下,爭奪南京的戰鬥仍在持續,其激烈程度直到昨晚未減絲毫。昨日,日軍已攻至南京北城牆邊上的玄武湖畔。著名社會活動家、飛行員查爾斯·林德伯格A上校曾偕夫人於1931年9月飛抵中國時,在該湖降落。

昨日夕陽西下時,日本國旗已掛滿南京的南城牆。日軍首次佔領了光華門、中華門及附近區域。

星期天,日軍的先頭部隊橫渡揚子江,攻陷浦口。這裡是津浦鐵路南端的終點站,而浦口又位於南京城的河對岸,日軍從而切斷了中國軍隊從南京及周邊地區逃離的最後退路。

中國人展現了勇氣

在南京,普通的中國軍人在極其絕望的環境中經受了嚴厲的考驗,並且很快振作起來,再一次展現了他們非凡的能力。中國軍隊在無食、無救的困境下,迫使日軍爭奪城門的每一步都付出巨大的代價。

在1900年,義和團為守住天津城超過7000人喪命,屍體堆成一座小山。1928年此景在山東濟南重現。現在,中國人同樣勇猛的戰鬥,使日軍的每一次進攻都付出沉重代價。

日軍在南京的光華門、紫金山及城內所有制高點都部署了各種火力,槍炮聲晝夜不斷。即便如此,中國人仍寧死不屈。城市的陸地邊界被包圍後,日軍在南京與蕪湖之間的太平場橫渡揚子江,他們將順流而下進軍浦口。

在昨天地毯式轟炸南京的同時,日軍於正午時分襲擊了南昌。據日本飛行員透露,他們擊落了中方2架殲擊機,並炸燬了12架停在地面的飛機。日本空軍在星期天后半夜繼續空襲南京,他們為找到目標使用了大量的照明彈。

星期天的黃昏時分,日本海軍艦載空軍中隊甚至對遙遠的西安進行了突然襲擊。日軍透露,他們摧毀了一個飛機修理廠、兩個飛機庫、三個兵營和三架停在地面的中國飛機。

新年夜,日軍將敲響蘇州寒山寺的百年古銅鐘,來彰顯他們勝利的喜訊,並安排廣播電臺直播。

昨日,前外交部部長張群將軍發表聲明稱,中國從不擔心軍力或資金的匱乏。他聲稱,中國在南京淪陷後已制定好應對策略,並將在南昌和浦口一帶的戰鬥中取勝。他預計日本會在南京淪陷後組建一個偽政府,但是,中國人民會反抗這個偽政府。

張群將軍表示,前中共紅軍領導人、現八路軍總司令建議政府武裝廣大的老百姓對敵人發動游擊戰,政府對這個計劃正在進行仔細的考量。他說,希望持中立立場的大國能夠在中國人民的自衛戰爭中支持中國。

日軍傷亡人數巨大

美聯社上海12月13日(星期一)電:中國聲稱,日軍在進攻南京東南門時僅打開了一個入口,並受到中國軍人的拼死抵抗。日軍在這個狹窄的區域傷亡超過6000人。日軍承認,他們在此地的進攻只前進了100碼。

日軍發言人表示,他們的縱隊已經跨過揚子江北岸,奪取了江浦,該地與南京對面的鐵路樞紐浦口僅相隔幾英里。

美國長老會傳教士費佩德經過兩週跋涉回到上海,他說他在江西醫院見到了3萬名中國傷兵,在浙江見到2萬多名傷兵。

在上海的日本《聯合新聞》聲稱,有140個日籍臺灣人被指控為間諜,已在廈門和福建其他城市被執行槍決。

本文選自《浴火重生:中國抗戰觀察記1937—1945》


《紐約時報》抗戰史|南京保衛戰空前激烈


書名: 浴火重生:《紐約時報》中國抗戰觀察記1937—1945

著者: 鄭曦原 編

眾志願者 譯 張援遠 總譯審

出版年月:2018年11月

平裝定價: 86.00元

精裝定價:126.00元

《紐約時報》創刊於19世紀中葉(1851年),在美國乃至西方社會有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紐約時報》自創刊以來就有了對中國的報道,其內容之豐富、涉及面之廣、系列報道之深入,令人驚歎。本套叢書分三本:

《帝國的回憶:晚清觀察記1854-1911》

《共和十年:民初觀察記1911-1921》

《浴火重生:中國抗戰觀察記1937—1945》

1937年7月7日,日寇進攻盧溝橋的炮聲宣告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從此,中國人民在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開始了決定中華民族前途命運的全面抗戰,並最終取得完全的勝利。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華民族由衰敗走向復興的重大轉折,開啟了古老中國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徵程。

《紐約時報》1937年7月至1945年9月的報道,以西方人的眼光較為全面地觀察和記錄了中國抗日戰爭的這段歷史。這些報道和評論不僅反映了戰爭的慘烈狀況和中國人民不屈不撓、浴血奮戰,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重大貢獻的客觀事實,而且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民生等角度反映了當時中國的狀況,以及世界人民對中國抗戰的支持。

本書被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列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百種重點圖書”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