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興移動支付場景和玩家的快照

香港新興移動支付場景和玩家的快照

FN資訊(FN.com)1月17日消息:據外媒報道,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在2018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0%的香港人表示他們從未用智能手機付款。香港互聯網註冊管理有限公司(HKIRC)和香港互聯網協會(Internet Society)聯合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儘管香港出現了大量的移動支付選擇,但23%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使用的是最先進的支付方式。

香港新興移動支付場景和玩家的快照

移動支付本質上是用智能手機或智能手錶來支付產品或服務,或通過幾個按鍵來發送資金。這可以通過安裝有可掃描條形碼或二維碼的應用程序來實現,有時也可以通過使用近場通信(NFC)技術的電子設備來實現。在香港,金管局負責監管存儲價值工具(SVF),即通常所說的移動支付應用程序,用於存儲借記卡和信用卡賬戶的資金。

香港在這項技術上似乎並不落後,但香港人對自己鍾愛的第一款非接觸式支付——八達通卡(Octopus Card)——感到了分離焦慮。在香港努力追趕無現金支付的競爭之際,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香港主要的移動支付應用。群邑的一項研究似乎表明,在用戶基礎方面,微信和支付寶是勢均力敵的,OlePay緊隨其後。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樣本量較小,該研究的指示性大於確定性。

香港新興移動支付場景和玩家的快照

蘋果支付

不眾所周知,蘋果支付是由蘋果公司運營的,它的功能就像一個託管卡仿真(HCE),你可以在這裡存儲你的支付卡,並通過應用進行交易。Apple Pay與許多頂級銀行和髮卡機構的主要信用卡、借記卡和預付卡合作。它與現有的非接觸式終端兼容。

支付寶

香港新興移動支付場景和玩家的快照

螞蟻金服運營著支付寶香港。2018年11月,香港支付寶宣佈與港鐵公司簽署協議,使用二維碼移動支付解決方案。新的移動支付系統允許用戶將智能手機上的二維碼掃描到地鐵的旋轉門閱讀器上。支付寶表示,新的二維碼支付系統將於2020年年中在91個地鐵站推出。截至2018年6月,支付寶香港有150萬註冊用戶。

O !e Pay

香港新興移動支付場景和玩家的快照

O !e Pay是一款可以在NFC設備上使用的應用,可以實現無現金支付和P2P轉賬。由於香港人的八達通卡價值已達上限,餘額可轉至O!e支付app可購買電子票務、二維碼支付等數字支付。

PayMe

香港新興移動支付場景和玩家的快照

PayMe是由香港匯豐銀行開發的P2P支付服務。PayMe是香港的一款熱門手機應用,用戶可以在午餐後分攤賬單。用戶首先需要註冊他們的Facebook或電話號碼,然後將他們的信用卡或銀行賬戶鏈接到PayMe。這款應用鼓勵用戶在PayMe賬戶上“添加好友”,讓現金轉賬更加便捷。作為一個P2P應用,用戶只能向其他PayMe用戶付款,而不能向供應商付款。為了提高購買的可用性,PayMe與香港電視購物中心合作,允許通過該應用進行在線和店內購物的支付。PayMe上線一年後,於2018年6月達到100萬用戶。

TNG錢包

香港新興移動支付場景和玩家的快照

TNG錢包是2015年在香港推出的本土電子錢包提供商,擁有60萬活躍用戶。TNG錢包採用線上到線下(O2O)移動套件,可用於商戶和購買支付、P2P轉賬、提現、公用事業支付和SIM卡充值。TNG Wallet也擴展至亞洲12個地區,提供全球匯款、跨境轉賬及貨幣兌換服務。

Tap&Go

香港新興移動支付場景和玩家的快照

電信服務提供商HKT的Tap&Go電子錢包允許用戶在智能手機上使用萬事達卡和銀聯支付。

三星支付

香港新興移動支付場景和玩家的快照

三星支付(Samsung Pay)與港鐵(MTR)的智能八達通(Smart Octopus)合作,與實物版的八達通卡功能相同。使用三星Note、三星S、三星A和三星C系列的三星手機用戶可以使用近場通信(NFC)設備進行購買。

騰訊支付

香港新興移動支付場景和玩家的快照

騰訊的微信是一款多用途的社交媒體、即時通訊和移動支付應用。每個微信用戶都可以將他們的借記卡連接到微信支付賬戶的餘額,進行轉賬和購物。與此同時,鏈接信用卡的用戶只能向供應商付款。微信HK在香港擁有超過40家供應商合作伙伴,包括馬克西姆集團旗下的食品連鎖店,以及莎莎化妝品和G2000服飾等零售合作伙伴。

本文翻譯來源:Fintechnew,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本文觀點不代表 FN資訊(FN.com)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