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城提质」125项涉税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

12月14日,位于银河南路的国家税务总局廊坊市安次区税务局的办税大厅里,富智康精密电子(廊坊)有限公司会计王昭刚刚拿到各种办税凭证。从他进门到办完事,前后只用了十几分钟。他告诉记者:“这一年来,办税流程发生了很多变化,但感受最深的就一个字‘快’。”

今年以来,我市税务部门响应国家“双创”各项税收政策、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办税事项“最多跑一次”清单》,吃透“互联网+”,依托办税云平台,推出了一系列便民办税措施。目前,125项涉税事项实现了“最多跑一次”,这大大提升了办税窗口服务质量。

「创城提质」125项涉税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

让办税人少跑“马路”多走“网路”

新办纳税人首次申领发票时限由5个工作日压缩为2个工作日;将出口退(免)税手续办理时限再压缩20%,即将一、二、三类出口企业退(免)税手续办理时限由现在的5、10、15个工作日分别压缩至4、8、12个工作日……今年以来,我市推出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实施十项便民措施,其中,涉及最多的是压缩办税人的办税时间。实现这一目标,税务部门依托办税云平台,把大量机械、重复的录入、核实数据的工作前置,让办税人的办税数据多跑“网路”。

国家税务总局廊坊市安次区税务局窗口工作人员李玮给记者打了个比方。比如,涉税事项中包含大量的登记事项,以前,办税人只能拿着各种材料到税务大厅窗口请工作人员录入,这个过程相当繁琐,但含金量并不高。

现在,办税人通过办税云平台,在单位、在家里都能进行信息录入。信息通过审核后,办税人只需前往税务大厅进行人脸识别等信息补录。这样一来,办税人在办税大厅等候的时间减少了,工作人员的效率也大幅提高。

现在,很多业务办税人“最多跑一次”。

打通地区之间、部门之间信息通道

壁垒和屏障往往阻碍发展,特别是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信息不能互通,制约效率的提高。

为打破这个局面,我省各地区税务部门实现了信息共享和联通。当天,保定一家建筑企业的工作人员到国家税务总局廊坊市安次区税务局的办税大厅办理跨区域经营预缴税款业务。该工作人员先是在税务大厅自助办税区域通过网上税务局递交了“跨区域经营事项报告表”申请。很快申请信息就被窗口工作人员接收受理并完成了预缴税款申报。

李玮介绍,过去外埠纳税人办理这项业务得跑两个地区的税务部门。现在,互联网解决了两地跑的问题,办税信息在地区之间实现了共享互通。

同样,我市在税企信息共享方面也正在努力。王昭干会计10多年,办税过程中,比较头疼的是“三方协议”签订业务。他所在的单位富智康精密电子(廊坊)有限公司位于安次区,而该企业的银行开户行位于开发区。以前,他办“三方协议”签订的流程是税务大厅申请、银行审核、再到税务大厅办理。从安次区到开发区,开车路程至少半个小时。有时候拿着文件风风火火地跑到银行后,由于排队等因素,还会遇到无法办理的情况。一个业务几天办不完也是常有的事。现在,他完全不用担心这种情况,办税大厅和银行实现了信息共享,审核信息通过网上传递,王昭只需去一次办税大厅,事就全办完了。

“一厅一窗一人一机”提升服务质量

今年以来,我市办税服务实行“一厅通办”、即纳税人、缴费人进一个厅可以办理所有税费事项;主要税费事项实行“一窗通办”,即在一个窗口可以办理主要税费事项。同时,整合原国地税12366纳税服务热线,实现了“一人通答”所有税费业务咨询,为纳税人和缴费人提供自助式咨询服务。此外,税务大厅还增配自助办税(费)设备,实现了自助设备全覆盖。

「创城提质」125项涉税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

走进银河南路的国家税务总局廊坊市安次区税务局办税大厅,门口处设置了咨询台。大厅两侧分别放置了几台自助机。记者随意点开一台自助机的屏幕,屏幕触摸反应灵敏,页面一目了然。办税人可以查询税收政策、办理各项业务。

旁边一台自助机前,第一次使用自助机的王先生想通过自助机办理业务,一位大厅工作人员在一旁耐心指导。事后,王先生说:“真是越来越方便了,也许以后办税都不用出家门了!”(记者 邢建平 通讯员 曹志明 编辑 邢建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