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千仁波切|懂禪修不懂解脫

懂禪修不懂解脫

所以,有道是(出自耳傳註解):「懂禪修不懂解脫,則何異於靜慮天?」若不具備如此解脫方式之要領,只把握住讓心平靜的禪定的人們,都已經落入上界禪定的謬誤之中;主張「認識動靜便已足夠」的人們,其迷亂分別心,無異於尋常之輩,即使用「空性」或「法身」等,以心意造作的方式加以印持,遇到惡緣時,就會暴露出這種對治本身的弊端。因此,若無法自立,則是:無此(解脫之方法),禪修落謬道。」

我們必須一而再、再而三地檢視,自己是否運用瞭解脫的方法。儘管根據個人的根器而有不同的方法,但我們其實都在特定的時期經歷下、中、上士道的修持層次。這是我個人的経驗。有時,修持大手印或大圓滿的人會認為:「這是『我』的見地。」「《佛子行三十七頌》沒那麼重要。」他們認為大手印或大圓滿比較重要。修持大手印或大圓滿當然是可以的,但我們應該要誠實面對自己,問問自己:「是否真的有堅定的大手印或大圓滿見地?是否真的能在遇見違緣的時候放開煩惱?對大手印或大圓滿的了證有多麼有力?」我們對於這些修持若是尚不専精,在煩惱生起的時候便無法克服,因而必須運用各種不同的方法來戦勝煩惱。

噶千仁波切|懂禪修不懂解脫

依別解脫乘、菩薩乘、金剛乘,分別有三種解脫念頭的方法。我們可以在不同時刻,針對情況本身和個人當下的心力,運用這三種的任何一種。這也是我個人的経驗。有時候一把怒火生起,強烈到甚至想辦法禪修都無法讓它消失。這時,我就會運用另一種方法,譬如思維《佛子行三十七頌》的內涵:無始以來一切有情眾生如何皆曾為我的父母,而如今令我生氣的對象,過去生中也曾是慈愛我的父母。如此,便能透過菩薩道而解脫煩惱。

有時候,憤怒生起而無法放下,則可思維瞋怒的果報:「如果發脾氣,肯定會下地獄。」我們在世間看到的痛苦和暴力,都是由憤怒和瞋恨所造。所以應該自問:「我的心中是否懷有怒氣?」「生氣的時候,有什麼感覺?會讓別人有什麼感覺?」務必好好思維煩惱所帶來的影響。如果家裡有個愛發脾氣的人,其他的成員會有什麼感覺,那個人自己又有什麼感覺?憤怒,只會帶來憤怒。思維這些煩惱本身的過失和造成的苦難,會有所助益。瞭解它所帶來的後果,將可避免自己不要受到怒氣的驅使而採取行動。

儘管思維煩惱的過患有助於斷除煩惱,但有時瞋怒生起,單單安住於自心本性就足以讓怒氣自行消失。若是效果不彰,則可以護愛與悲心生起,或是思維怒氣的過失和悪果,也能讓怒氧消失。為了催毀煩惱,我們必須運用各種方法,因而解脫煩惱的方式或許每天都不同。針對當時的情況和自心的狀態,我們可以選擇任何方法來加以運用。執著於某個特定見地,譬如「我只修持大圓滿」,這沒有絲毫意義,光是用嘴巴說自己是大圓滿行者,卻不具見地的力量,則沒有什麼益處。我們務必要運用適當的方法來解脫煩惱,否則光說不練,就只能繼續當個凡夫。

禪修,是為了認出自心本性,認出所有的念頭而不追隨它。觀察並檢視那個認出念頭的覺性,將能認出自己真正的自性如油燈般自然光明,並沒有外來的媒介使它發光

噶千仁波切|懂禪修不懂解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