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有了“一切都是自己的投射”這樣的覺知,85%的淨觀已經完成!

關於佛法的6*6矩陣,我們第一輪發起的是原創分享,第二輪進行五重深度攻擊,第三輪是高僧大德的經典開示:

無常 無我 輪迴 因果 業力 般若

佈施 持戒 忍辱 精進 禪定 空性

圓滿 信心 出離 菩提 業障 資糧

福報 功德 夢幻 大悲 時間 顯現

壇城 淨觀 佛果 淨土 上師 中陰

解脫 成佛 往生 皈依 定解 傳承

第26關:5*2 淨觀

法界本來就是清淨圓滿的,眾生界的不淨,正是我們自心不淨、業力不清淨的投射,通過觀想可以淨化我們的自心,從而淨化外境的顯現。淨觀是在空性的境界中生起,可以理解為,是從零開始,構建我們心中的淨土。觀想是密法實修的精髓,改變業力除了用懺悔、因果法則、發願等方法,密法中的淨觀,是可以直接改寫自心,改寫業力,改寫外境顯現的。甚至可以說,我們就是活在自己觀想的世界中,只是大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就像做夢一樣,是我們的自心構建了整個夢境。所以,我們不能總是放任顯現隨意播放,要通過修心切實改變外境的顯現,對整個外境的顯現負起責任來,絕不要認為這個世界與己無關。

二、五重深度

1、淨觀的內容:法界本來就是清淨圓滿的,眾生界的不淨,正是我們自心不淨、業力不清淨的投射,通過觀想可以淨化我們的自心,從而淨化外境的顯現。

2、淨觀的思維:淨觀是在空性的境界中生起,可以理解為,是從零開始,構建我們心中的淨土。

3、淨觀的功能:觀想是密法實修的精髓,改變業力除了用懺悔、因果法則、發願等方法,密法中的淨觀,是可以直接改寫自心,改寫業力,改寫外境顯現的。

4、淨觀的體驗:甚至可以說,我們就是活在自己觀想的世界中,只是大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就像做夢一樣,是我們的自心構建了整個夢境。

5、淨觀的受用:所以,我們不能總是放任顯現隨意播放,要通過修心切實改變外境的顯現,對整個外境的顯現負起責任來,絕不要認為這個世界與己無關。

三、高僧大德開示

有了“一切都是自己的投射”這樣的覺知,85%的淨觀已經完成!

對“一切都是自己的投射”這一點有堅定的認識,可以幫助我們保持淨觀,因為即使上師也像所有其他的事物一樣,是你自己的投射。所以當你把上師看成一個完美的人,那是你的投射。當你開始看到上師在犯錯誤,那也是你的投射。所以,有了“一切都是自己的投射”這樣的覺知,我會說百分之八十五的淨觀修行已經完成了。——宗薩仁波切《八萬四千問》

你們真的皈依了嗎?——從心裡真正地皈依。好好想想!你傷害別人,不幫助別人,而且也從不認為別人是清淨的。你分別朋友和敵人,分別上師的不同,就算對朋友們你也有分別心,對於美醜也有分別心。你若是這樣,就不算是一個金剛乘行者,金剛乘行者必須對每個人都有「淨觀」。——宗薩仁波切 ​​​​

一切均是你自性的展現。因為它是從你的自性而生起,所以沒有任何事物可接受或拒絕;你只要以淨觀來體驗它,但不要對它有執著,否則就成問題。——嘉初仁波切《不依執修之佛果》 ​​​​

金剛乘以具有許多善巧和方便聞名,其中有些很簡單,最重要的一項是「淨觀」,對上師的虔誠心是淨觀的精髓。勝樂金剛續的註釋中說:「透過上師的加持和慈悲,可以在一剎那得到大樂、證悟空性以及輪涅合一。」這段話就是談佛性。 ——宗薩仁波切 ​​​​

有了“一切都是自己的投射”這樣的覺知,85%的淨觀已經完成!

其實,祈禱和發願很重要,沒有好好祈禱,只是隨意想一想是不夠的。尤其實修大圓滿法,唯有依靠信心、祈禱和淨觀,才能證悟大圓滿的見解,這也是要祈禱上師的原因所在。——上師嘎瑪仁波切《大圓滿前行》開示 ​​​​

當然,觀想時,不要認為這些只是自己觀想的假象,其實清晰觀想出來,就是未來成就的淨相,這一點非常重要。——上師嘎瑪仁波切《大圓滿前行》開示 ​​​​

想要現量見到上師是佛,就必須實修,而最關鍵的就是具足信心和淨觀。所以,應該以大乘菩提心來攝持,更應具足密法五圓滿的清淨觀,如此功德才會圓滿。——上師嘎瑪仁波切《大圓滿前行》開示 ​​​​

我們要明白,淨觀,並不是勉強自己將不清淨的一切,觀為清淨的;也不是硬生生地強迫自己幻想出一個本來就不存在的世界。而是在根本上認知,諸法本性是清淨的。自己所處的世俗地本體上是佛的清淨剎土;上師本體是真正的佛;我們凡夫身,自性本體也是本來清淨的!——上師嘎瑪仁波切開示 ​​​​

有了“一切都是自己的投射”這樣的覺知,85%的淨觀已經完成!

要觀想修持佛的剎土,其實是廣大心力的境界,所以修法之前,必須先作淨觀。我們將自身觀想為報身,將外境觀想為清淨剎土等五種圓滿,心力要廣大無邊。這是實修中非常重要的一點。——上師嘎瑪仁波切《大圓滿前行》開示 ​​​​

真的做到如法淨觀,則上師所講的每個句子,會讓自己的心續轉變特別快。——上師嘎瑪仁波切《大圓滿前行》開示 ​​​​

喇嘛仁波切講:如果我們不理解自己的佛性,就不會理解諸佛菩薩,不會理解自己的上師。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都是同一本體,都是同一大圓滿境界。由於眾生不同的業力,所以諸佛菩薩呈現不同的形象來度化眾生。上師們也是為了度化不同的眾生才會有不同的顯現。保持淨觀對修行人很重要。——慈誠加參仁波切

一切妄念皆淨觀為上師之顯現,或觀為如夢如幻,不隨境、識漂泊。——普巴扎西仁波切 ​​​​

在人間合十

2018.6.7

轉發本文是法佈施,自利利他,功德無量!

讓我們共同日行一善,為了利益盡遍法界虛空一切如母有情眾生成就佛果,而轉發分享本文,共修法佈施,您的每一點每一滴付出,都將融入功德的海洋,為您祈福,扎西德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