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谷農商銀行:創新“輸血”方式,破解融資難問題

魯網聊城1月16日訊 年初以來,陽穀農商銀行圍繞小微企業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著力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堅定不移抓好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從機構體系、小微金融產品、信貸管理、金融服務模式等方面,提高金融服務的便捷性和可獲得性。截至目前,小微企業貸款餘額44.84億元,增速達7.29%,貸款戶數較上年同期增加72戶。

優化信貸流程,解決民營企業貸款難題。一是縮短審查審批流程。在貸款審查環節,改變傳統的現場查看資料方式,實行總行集中審查、在線審查;在貸款審批環節,提高獨立審批人貸款審批權限,減少審批流程。推行“無縫隙”續貸模式,每天召開貸審會,對到期貸款手續提前入手,實現貸款無縫對接,減少企業因還款續貸帶來的資金成本壓力。二是強化產品創新。結合轄內微型企業信貸資金需求“短、頻、快”的特點,推出“生意貸”、“流水貸”、“增信貸”等信貸產品,通過分析微型企業客戶的生產經營特點,確定行業調查模板,實現該類客戶的快速調查、授信;針對部分小微企業賬務報表不規範的問題,推出“個人助業貸款”貸款產品,不再要求企業提供過於複雜的公司貸款資料,以企業負責人個人名義即可申請貸款,簡化貸款手續,降低小微企業貸款門檻。三是強化擔保方式創新。結合轄內小微企業擔保難、貸款難的問題,積極創新貸款擔保方式,針對部分小微企業地處鄉鎮,企業房產證、土地證不完善,無法提供有效抵押物等情況,積極拓寬思路,挖掘企業存量資產,新增股權質押、存貨質押等擔保方式;針對擔保難、可供抵押資產少,但經營情況和信用狀況良好的企業,推出小微企業信用貸、家庭貸,通過信用擔保方式為小微企業提供資金支持。

下沉服務重心,優化民營企業經營環境。一是積極開展進走訪活動。不斷下沉服務重心,持續開展“訪客戶、問需求、優服務”活動,拉出走訪企業、項目、園區名單,主動深入企業調查瞭解運營情況,摸清企業真實融資需求,切實保障走訪效果、提高走訪效率,制定可行方案,滿足企業合理融資需求。截至目前,共對120家民營企業進行了貸款考察,明確80家潛力大、信譽佳的企業為優質客戶,優先予以扶持。二是大力推行陽光辦貸。依託網點優勢,充分發揮點多面廣、決策快捷和經營靈活的綜合優勢,通過在各支行安置陽光宣傳欄,公佈貸款產品及辦貸流程、辦結時限、客戶經理信息,集中宣傳服務功能,實現信貸業務公開、透明,做到陽光辦貸。三是實行利率優惠。積極落實減費讓利措施,嚴格執行“七不準”“四公開”要求,強化落實“兩禁兩限”規定,按照收益覆蓋風險原則,合理設定小微企業貸款利率。在落實收費減免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主動向小微企業減費讓利,切實鞏固清費減負成果,降低小微企業融資綜合成本。

搭建多方平臺,延伸民營企業服務內涵。一是推廣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平臺。引導小微企業積極使用平臺,主動進行平臺註冊,針對各自具體經營情況和融資需求,篩選適合的小微金融產品,提高客戶對平臺及金融產品的認識瞭解,加深服務體驗,破解銀企信息不對稱、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二是大力支持新舊動能轉換。積極發展綠色信貸,創新產品和服務,加大對綠色環保、科技創新等領域的信貸投入;對於“殭屍企業”實行有序退出,參考企業環評達標情況及環保安全部門提供的軟信息,實行環保“一票否決”,將信貸資金優先投向新動能產業。三是積極互聯互動。積極尋求政府支持,由政府牽頭成立融資擔保公司,給企業提供過橋資金,明確貸款利率,合理設置信貸流程,對到期續貸提前介入,實行快貸模式,防止企業因歸還貸款造成資金鍊斷接現象;積極協調銀監局,立足防控化解風險的目標,協調各家金融機構,共同分析企業經營面臨的情況問題,嚴防擔保圈、擔保鏈貸款風險交叉傳染,共同化解融資風險。(通訊員 孫昭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