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數據中心中有50%容量閒置未使用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根據中國工信部和中國財政部的統計,儘管在主要中心城市,數據中心依然供不應求,但是大量位於中國二線城市的數據中心,其運行容量只有一半。

按照其全面推進的數字戰略,中國政府鼓勵企業在內陸城市建立數據中心,但在中國主要沿海城市人口密集的地區,對於數據中心的需求依然在繼續上升。根據工信部的研究,中國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的數據處理供應都存在過剩現象,幾乎是當地需求的兩倍。

國內數據中心中有50%容量閒置未使用


出現了投資泡沫嗎?

通過推行協同合作的、政府支持的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政策,中國正迅速成為該領域的主導力量。

財政部的一份報告顯示,地方政府已經將中央政府設定的今年大數據行業(包括數據中心)的目標收入提高了兩倍。

但這一進展並非線性的,而且已經產生了一些不良影響,包括數據中心需求與供應之間的差異。

在這種情況下,應對策略包括提高北京數據中心開發的環境標準——據工信部統計,北京本地數據處理供應比需求少19%——以鼓勵在遠程設施中存儲低延遲敏感數據。

但是,通過模糊自我調節的市場力量和政府幹預之間的界限,政策有失敗的風險。

中國現在著名的鬼城就是一個類似先例的鮮明例子:本世紀初,地方政府啟動了雄心勃勃的城市發展計劃,以提振地區經濟,但大規模建設導致全國各地數十萬套空置住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