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崑曲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崑曲

崑曲《桃花扇》劇照

崑曲又稱崑腔、崑山腔、崑劇,是現存的中國最古老的劇種之一,起源於明代(公元14—17世紀)。元末明初南戲發展到崑山一帶,與當地的音樂、歌舞、語言結合而生成的一個新的聲腔劇種。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崑曲

崑曲表演用鑼鼓、絃索及笛、簫、笙、琵琶等管絃和打擊樂器伴奏;崑曲的舞蹈動作主要分作兩類,寫意的舞蹈、抒情舞蹈,具有豐富的表現力。中國戲曲自形成以來一直在舞臺上流傳,隨著時代的變化,從劇本到聲腔、表演不斷變革,崑曲則變化較少,對戲曲傳統特點保留較多,劇目又極為豐富,被稱為“活化石”。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崑曲

2008年3月9日 南京 崑劇《浣紗記 寄子》

嘉靖年間經過魏良輔等人的革新,崑山腔吸收北曲及海鹽腔、弋陽腔的長處,形成委婉細膩、流麗悠長的“水磨調”風格,崑曲至此基本成型。梁辰魚將傳奇《浣紗記》以崑曲形式搬上舞臺,使原來主要用於清唱的崑曲正式進入戲劇表演領域,進一步擴大了影響。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崑曲

萬曆年間,崑曲從江浙一帶逐漸流播到全國各地。明代天啟初年到清代康熙末年的一百多年是崑曲蓬勃興盛的時期。清代乾隆年以後,崑曲逐漸衰落下去。經過長期的舞臺實踐,崑曲在表演藝術上達到了很高的成就,歌、舞、介、白等表演手段高度綜合。隨著表演藝術的全面發展,崑曲角色行當分工越來越細,主要角色包括老生、小生、旦、貼、老旦、外、末、淨、付、醜等。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崑曲

各行角色在表演中形成一定的程序和技巧,對京劇及其他地方劇種的形成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崑曲表演包括唱、念、做、打、舞等,這些內容亦是培訓京劇演員的基本科目。崑腔及其戲劇結構(旦、醜、生等角色)亦被其他劇種所借鑑。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崑曲

像晉劇、蒲劇、上黨戲、湘劇、川劇、贛劇、桂劇、邕劇、越劇和廣東粵劇、閩劇、婺劇、滇劇等等,都受到過崑劇藝術多方面的哺育和滋養。因此崑曲被稱為“百戲之祖,百戲之師”。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崑曲

2001年,“崑曲”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首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2006年,“崑曲”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資料來源: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博物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