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美好城市耕耘者這樣說


改革開放40年,美好城市耕耘者這樣說


40年城市發展變遷波瀾壯闊,讓我們和城市耕耘者共同向未來致敬。


撕去地產化標籤的房企們,在住宅開發銷售之外,又開啟了新業務、新賽道的競爭,切入的一大方向便是城市運營商。在這股既是獨立個體、亦是抱團前行的浪潮中,不斷提高自我要求的開發商們成為了未來城市發展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


改革開放40年,美好城市耕耘者這樣說


論壇現場

12月14日下午,由鳳凰網、鳳凰新聞攜手鳳凰網房產舉辦的2019第六屆鳳凰網全球華人不動產風尚盛典暨榜樣2019頒獎典禮,在北京富力萬麗酒店盛大啟幕,以“運營城市耕耘未來”為主題的奇點商業地產圓桌論壇受到了廣泛的關注。


改革開放40年,美好城市耕耘者這樣說


本次圓桌論壇由奇點商業地產總經理兼總編輯王傑主持,福晟集團合夥人、董事,福晟地產集團執行總裁,福晟商業集團總裁吳洋,印力集團合夥人及印力北京城市商業公司總經理張媛,戴德梁行大中華區副總裁王盛,首創新城鎮基金執行總經理李欣原,盈懷商業總裁喻浦陽、高和資本資本市場部董事總經理毛躍暉、大愛城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品牌部總經理李婧等人作為分享嘉賓展開互動碰撞,分享了在城市運營領域做出的成果,同時對商業創新與城市運營的相互作用進行了探討。

福晟集團合夥人、董事,

福晟地產集團執行總裁,

福晟商業集團總裁吳洋



改革開放40年,美好城市耕耘者這樣說



中國自古有一句話,“穴居在山福在水”,所有城市更新都把城市大的環境做到了,但是城市的魂丟了。也是因為這樣,福晟商業想創造一個智慧生命體的城市空間。即用互聯網區塊鏈的技術把線上的智慧平臺搭建起來:

在企業端,通過智慧平臺打通用這種共享連接、共贏共生的方式,讓企業的資源能夠互通。吳洋表示,現在2.0版已經在跟政府溝通,所有持有物業裡跟政府打通綠色通道,在線上解決所有跟政府之間資源扶持的對接。

而在員工端,在每一棟物業裡設立員工共享IP,讓員工在這棟樓裡把生活所需進行解決,生活上各種需求和愛好都能在這棟樓通過工作以外時間來滿足其需求,通過線上系統來完成這些服務體系,每一棟樓都形成一個智慧生命的平臺,再把一個個智慧生命平臺變成非常有活力的空間。

印力集團合夥人及印力北京城市商業公司

總經理張媛



改革開放40年,美好城市耕耘者這樣說



商業不僅與城市關係緊密,與所有城市裡的居民,即消費者,關係更加緊密。在她看來,商業是城市裡一個公共空間,能夠承載以及運營的內容不可限量。

基於洞察到消費者一些需求,2018年印力集團進行了幾項重要的舉措。比如,注資高科技公司,現在很多商場內部已經能夠做到人臉識別,人臉識別不僅是服務的一個手段,也是更好了解客戶從而定製化服務的一個途徑。

此外,今年印力北京提出“三好商業”,即如何能夠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其實是從環境、從服務、從內容上的三好。最後,企業應該把城市內容的提升、服務的提升當成自己的使命,畢竟所有的路都是在創新和不斷迭代過程中產生的。

戴德梁行大中華區副總裁王盛



改革開放40年,美好城市耕耘者這樣說



王盛認為,我們生活在一個非常特殊的時代,這個時代有三種社會力量都聚焦在城市中心熱點上,分別是:城市居民對生活環境的改進、政府對城市功能的調整和房企對城市更新業務的發展點。

什麼樣的城市更新項目才能夠成功?他認為有一些要素:

第一,政府在規劃、政策上對城市更新有一定支持,如在土地使用性質改變的靈活性上;

第二,城市更新的項目應該有一定前瞻性,比如具備綠色環保元素、智慧城市元素、人性化元素等等;

第三,則是資本和專業能力的結合,由私募基金跟專業機構結合起來,把這些項目優化,把價值最大化,再賣回給房地產信託基金進行運營。

首創新城鎮基金執行總經理李欣原


改革開放40年,美好城市耕耘者這樣說



現在面臨最大的問題,可能是打破舊有的二元結構,讓城市和鄉村的距離更近、更均衡地發展的問題。李欣原想說兩點:

第一,基於我們能做什麼事情。首創集團本身對自身的定位是城市投資建設服務的運營商,它涉及的主業有房地產、基礎設施、環境整治、金融服務等多個方面,我們也希望把這種能力能夠延伸到城鎮裡面去、延伸到鄉村去。

第二,如何把便利的城市和美好的鄉村進行融合和選擇?這可能主要是我們思考的方向。首先不是用城市去蠶食鄉村,而是把城市裡良好的基礎設施建設延伸到鄉村,讓人們可以在城市與鄉村之中進行生活的選擇,同時,對鄉村的經濟有一個融合發展,能夠讓產業興旺,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

盈懷商業總經理喻浦陽



改革開放40年,美好城市耕耘者這樣說



2016年10月份,馬雲提出“新零售”概念的之後,未來的十年、二十年可能都是摸索新零售的過程。那麼,新零售下的線下商業應該長成什麼樣?

喻浦陽認為,除了未來的鄰里中心、社區中心、城市級購物中心的內容外,更重要的是在管理方面,盈懷是他去年在鑫苑地產平臺上創建的商業管理公司,它除了做購物中心以外,更多的涉及到互聯網管理平臺方面。

在這裡,他們做了一個盈懷雲系統。盈懷雲系統裡面有六大系統,包括企業內部管理系統、資產管理系統、精準招商系統和運營分析系統、會員營銷系統、平臺交互系統。在運營分析系統裡面,盈懷創造了一個商業地產行業獨特的“三角理論”。

隨著中國購物中心的騰飛發展,今年新開了970個購物中心,去年也開了920個購物中心,體量不斷增長而人才卻跟不上,商業地產行業需要一套科學管理軟件,來適應社會的需求、行業發展的需求。

高和資本資本市場部董事總經理毛躍暉



改革開放40年,美好城市耕耘者這樣說



毛躍暉表示,剛才王盛總說了三個力量,而他們屬於第四個力量——資管機構、投資機構。城市更新並不是今天才有的事物,在國外,特別是英國、日本已經進行了很長的週期。而國內,主要有以下幾個措施:

第一,城市更新要從大拆大改逐步發展到尊重歷史、尊重遺傳,更加微觀、更加有機;

第二,城市更新離不開政府的支持,需要引入更多的參與人員、參與機構,給予大家利益平衡的分配;

第三,原來城市更新主要還是以住宅供給為主,下一步更多的是科技賦能,滿足消費升級和產業導入。

第四,城市更新缺乏足夠金融系統的支持,在這個領域應該是分階段的,投資時是基金化、建設信貸化,運營的時候是證券化。

大愛城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品牌部總經理李婧



改革開放40年,美好城市耕耘者這樣說



喻總講到“城市自我更新能力”,其實大愛城也是在順應城市發展,產業地產發展也需要順應城市化進程中的變革,尤其當城市功能性越來越複合、越來越複雜。

對於養老產業或養老地產來講,規模和資本不是成功的核心,人是核心、服務是核心。做養老是一對一跟每一位老人溝通,這是一個決策期長、回報很慢的行業,所以一定要有堅定的決心和初心做這件事情。

大愛城的做法就是打造全齡層、全配套的親情健康社區,也就是說,社區首先是適老化的,為老年人服務,但同時社區面向三代家庭,有代際間的交流和溝通。在這個社區裡,不僅僅只有養老機構提供機構式養老服務,還有醫院、醫療中心、農場、學校,還有社工培訓的機構,形成一個全產業鏈的模式。

- THE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