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道教的第十六洞天,武夷山除了大紅袍,你還了解些什麼?


作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福建武夷山有著極高的歷史地位。尤其作為道教名山來講,武夷山在道教三十六洞天中,位居第十六位。

關於武夷山的名字由來,有很多的歷史傳說,其中較為有意思的一種說法是:相傳上古堯帝時期,彭祖率領族人移居到閩北一帶。當時此地洪水氾濫,到處汪洋一片。彭祖的兩個兒子彭武和彭夷帶領族人堆山挖河,疏浚洪水。後人為了紀念武、夷兩兄弟,就把堆山的山脈叫做“武夷”。

不管武夷山名字的真正得來是否如此,但都足以證明武夷山歷史的源遠流長。據說,早在新石器時期,古越人就已在此繁衍生息。如今懸崖絕壁上遺留的“架壑船”和“虹橋板”,就是古越人特有的葬俗。


不僅如此,武夷山還是三教名山。自秦漢以來,武夷山就為羽流禪家棲息之地,留下了不少宮觀、道院和庵堂故址。武夷山還曾是儒家學者倡道講學之地。

武夷山中,以九曲溪的自然風光獨樹一幟,沿岸比肩並列的奇峰峭壁映襯著清澈深邃的溪水。或許正是因為此地山水絕佳,有如神仙居處,才被道教看中列入了三十六洞天。

武夷山地區在古代火山活動頻繁,地質多斷層結構,在流水侵蝕、風化剝蝕、重力崩塌等綜合作用之下,形成了曲折多彎的溪流和柱狀、錐狀懸崖以及巖洞等地貌景觀。這也是武夷山能夠成為世界遺產的因素之一。

武夷山是中國最早的道教中心之一,山中建有許多道觀;與此同時,佛教也得到極大發展,至17世紀已經全面超越了道教。

武夷山還有35處古代書院遺蹟,它們建於南宋到清朝之間,但大多僅餘星點殘骸,原有的60座寺廟庵堂也保留無幾。另外值得一說的是頗具特色的茶文化遺蹟,11~16世紀,這裡曾有一座皇家茶園,專門生產貢茶。武夷山的大紅袍名揚天下,相信各位都有所耳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