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法制網”到底是個什麼網站?

“浙江法制网”到底是个什么网站?

近段時間,記者相繼接到省內多地黨政部門來電,諮詢一個叫“浙江法制網”(www.zhejr.com)的網站是否與本報有關。來電稱這個網站多次未經採訪刊發不實報道,之後還找相關單位負責人“座談”。這個“浙江法制網”到底是個什麼網站,記者進行了調查。

山寨網站刊發不實報道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核實到,今年6月至7月期間,當時的臨安市委宣傳部曾2次接到“浙江法制網”記者的電話,對方相繼向臨安市委宣傳部發出採訪申請,涉及信訪和環保督查等內容。但臨安市委宣傳部經核查發現,對方並非媒體記者,也沒有有效證件,於是拒絕了採訪。

不止臨安,今年8月中旬,浦江縣委宣傳部經“提醒”後發現,“浙江法制網”上刊載了一條《浙江浦江學校配送項目無證中標 學生食品安全擔憂》的稿件,稱浦江某學校食堂食品配送項目採購存在暗箱操作。但浦江縣委宣傳部表示,這個消息屬於不實消息,且報道刊發前並未有記者前往浦江進行過採訪調查。

平湖市委宣傳部網信辦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就在近期,“浙江法制網”應當地一名當事人的“邀請”,採寫刊發了一則不客觀的鄉鎮勞資糾紛稿件,造成了不良影響。“實際這個網站是個非法網站,先不說採寫的消息有多不客觀,他有沒有采訪權都不一定,但最後他們拿著這篇報道還去找鄉鎮談條件。”該工作人員說。

記者通過國內某搜索引擎進入“浙江法制網”發現,這個網站下分資訊、法制、商界、娛樂、深度、觀點、視界等多個欄目,欄目中的報道幾乎都沒有寫明文章的出處,部分文章註明的來源也並非耳熟能詳的官方媒體和網站。

記者發現,“浙江法制網”上刊載的無來源文章大多是輿論監督和調查類的稿件,內容涉及食品安全、環境汙染、違規建築、醫療衛生等領域。在網站上,記者發現了一個名為“撤稿申請”的入口,不過點擊進入後並沒有留下任何聯繫方式與聯繫地址。除了各地各部門的負面消息之外,這個網站還在網頁的中間位置推出了“媚圖”欄目,上傳了諸多高清露骨的圖片,十分“辣眼睛”。

針對浦江縣委宣傳部和平湖市委宣傳部網信辦反映的問題,記者均在“浙江法制網”上找到相應的報道。蹊蹺的是,這兩篇報道都沒有署名,只標明來源是“中青法制網”。記者查找發現,這個“中青法制網”的網址為“law-cyol.cc”,乍一看很像是中國青年報社主辦的中青在線法治頻道“law.cyol.com”,兩者非常相似。

該網與浙江法制報社無關

記者還發現,這個網站在首頁寫明網站的備案號是浙ICP備12043130號—3。而這個號碼原本是屬於浙江法制報的。

記者從本報新媒體中心和浙江省通信管理局瞭解到,早年,報社因工作需要,經省通信管理局審核備案,取得了上述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但後因工作調整,2017年4月,本報已報浙江省通信管理局註銷了該服務許可證。也就是說,“浙江法制網”使用的這個備案號實際已經不存在。

據浙江省通信管理局透露,該網站不僅沒有通過正規備案,網站的服務器也並不在國內。

“類似網站借用官方新聞媒體已經註銷的備案號,或者直接山寨官方媒體的網站,打著官方新聞媒體的旗號,發佈不實輿論稿件謀取利益,或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浙江一墨律師事務所合夥人、知識產權部負責人方雲濤說。方雲濤解釋說,如果這些“高仿”網站借用、冒用正規新聞媒體的名稱,並且從事與該媒體相關的採訪報道行為的,有可能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可依情節和結果追究山寨網站及其相關負責人的民事責任;同時,如果這些網站在存續期間,使用了正規新聞媒體的註冊商標,還涉嫌侵犯該媒體的註冊商標專用權,也要承擔相應的民事侵權責任;此外,如果這些不法網站存在利用不實報道敲詐勒索的情形,且涉及較大金額,情節嚴重的,還可能因敲詐勒索被追究刑事責任。

網信部門也提醒,雖然國家一直在加強打擊,但藉助假冒網站發佈信息和報道騙取錢財的灰色產業鏈還是很多,主要表現為在重要時間節點,採寫、發佈“特定主題”的新聞稿件,隨後通過電話聯繫暗示可“有償”撤稿,或者要求提供廣告“贊助”等。大眾和相關單位要多留心,及時向網信部門核實網站合法性,並通過中國記者網核實採訪者的新聞記者證,謹防上當受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