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不買保險,你到底該不該買保險

中國有個現象,那就是大家都不太愛買保險,根據資料顯示直到2016年底,我國保險市場的保險密度(人均保險費額)和保險深度(保費與GDP之比)仍僅為329美元和4.2%,距離同期全球保險市場的689美元的保費密度和6.2%的保費深度還存在著不小差距。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富豪遍地的一個國家,國人出國一擲千金,各種奢侈品,可人均保單卻只有0.8張。

我們為什麼不買保險,你到底該不該買保險

試著分析一下我們不買保險的原因。

佐羅覺得主要還是保險公司自作孽。我國經濟不斷髮展,文化素養逐步提高,很多國人也非常清楚養兒防不了老,防範風險還是靠自己,也懂得保險是非常好的轉嫁風險工具,可為什麼還是不愛買保險呢?“保險公司名聲實在太差了”是影響國人購買保險的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

首先,保險行業剛剛起步的時候就有很多保險代理人為了高額的佣金,借用投保人對代理人的信任向投保人介紹一些佣金較高而與投保人不相匹配的保險產品。代理人在為投保人講解過程中故意誇大保險的功用和收益,對產品的理賠要求以及注意事項忽略帶過或者不講,很多人也處於信任或者根本看不懂天書一般的條款,導致投保人在風險發生後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時卻無法獲取理賠,騙子的帽子一頭就扣在了保險公司的頭上。

其次,絕大多數的保險業務員,都是非專業人士,缺少專業素質來真正為保險購買者提供服務,從而也一點點摧毀著普通民眾對保險行業的信任。

我們為什麼不買保險,你到底該不該買保險

最後,也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理賠難”。保險公司非常擅長玩文字遊戲,一些離開保險公司的內部人士透露保險公司一般會製造理賠的難度,儘量使鑑定不通過,不輕易讓客戶拿到理賠款。

就是在保險公司的不懈努力下,我們國人養成了不愛買保險的好習慣。

說了這麼多,那麼你該不該買保險那?

如果您家裡窮的只剩錢了,佐羅真不建議您買保險,看保險條款太浪費您的時間了;如果你不是家裡只有錢的情況下,佐羅建議還是買保險吧。當一個家庭成員身患重疾,而無力支付醫療費用時,很多家庭只能向親朋好友借錢,而治病卻是個無底洞。在中國消滅一箇中產階級有太多辦法,比如買房、炒股或生一場大病,倘若前兩項我們還有的選,後一項我們怎麼選,選輕鬆籌?水滴籌?還是愛心籌?

保險雖然不能改變生活,但可以預防將來的生活被改變。

我們為什麼不買保險,你到底該不該買保險

乾貨時間:

中國老百姓80%收入低(還經常被各種富豪強行拉過去強行平均),無法支撐全家那麼多的保險費,只能給一個人買一種保險,該怎麼選擇那?

給家庭的主要經濟來源投保,投保壽險。不分男女,只要你是家裡的主要經濟來源,因為家庭主要經濟來源出了意外,對整個家庭來說是致命的打擊。

保額採用倍數法則“十一”法則:壽險保額約為稅後家庭收入的十倍。

保費約佔稅後家庭收入的十分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