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战争之五十三:三十年后重上老山

一辈子到过很多地方,也结识了不少人,最让我刻骨铭心的,还是30年前的云南老山前线,还是那些生死相依的亲密战友!

时隔30年,我有幸再次踏上老山这片热土,与昔日战友重温那段激情燃烧、悲欢交织的岁月。

亲历战争之五十三:三十年后重上老山

1984年7月,奉中央军委邓小平主席的命令,我所在的一军部队开赴云南边防前线,担负老山地区80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的121个高地的防御任务,近一年时间,我们共打退敌人9次营团级规模、百余次连以下规模的攻击和袭扰,完成3次大的出击作战任务,拔掉敌28个据点,歼敌5007名,俘敌3人(因伤重而亡),摧毁敌人大口径火炮128门、军车65辆,取得了首次轮战的全面胜利。战后,参战部队受到邓小平的通令嘉奖,18个单位和个人被中央军委、全国妇联和昆明军区授予荣誉称号,1000余个单位和个人荣立战功,但我方397名官兵为国捐躯,1200多人负伤。

亲历战争之五十三:三十年后重上老山

我差点儿成为我们军第398位烈士——1984年12月9日,我和高处长、郑参谋在3名侦察兵的护送下,到前沿一线阵地看望慰问官兵。没想到,我们刚从662.6高地出发,清水江对面的敌人就先后打来3发炮弹—— 一发打在离我几十米的地方,将一棵大树连根拔起;另两发就打在我的脚下……万幸的是,没有爆炸!

曾经无数次在梦中回到老山前线,曾经无数次在梦中与那些牺牲的战友一起并肩战斗。自从1985年6月离开老山,我就梦想着有一天能再回去看看,看看当年战斗、生活过的地方,看看那些长眠在老山的战友!

亲历战争之五十三:三十年后重上老山

2014年是我们出征老山30周年。年初,我们组织处转业在全国各地的几名战友就商量着回老山去看一看。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接二连三的事情让重返老山的计划一再推迟——先是副处长陶正明(刚刚从江西省委常委、省军区政委岗位上卸任)患病动手术,接着是干事王大鸣(现在山东济南广播电视台工作)的父母生病住院,加上其他同志公务繁忙抽不开身……直到11月上旬,陶正明将军身体基本痊愈,王大鸣的父母也已出院,行程才算正式敲定:大家到昆明集合,然后一起去老山。

亲历战争之五十三:三十年后重上老山

当年配合我军参战的原一四四医疗所的几名女医护人员得到消息,也坚决要求加盟我们的“圆梦之旅”——“我们是友军部队的,打仗的时候两家相互配合支持,这次重返老山前线说啥也不能把我们落下!”她们有人甚至对单位领导进行了“威胁”:“准不准假你看着办,哪怕给我处分,我也要去!”并精心做好出发前的准备——有的买来了最好的烟和酒,有的准备了一大包照相器材,还有的把珍藏了30年的《前线战报》《战地医疗》等油印报纸找出来包装好……

亲历战争之五十三:三十年后重上老山

就在我们即将从杭州、济南、贵阳、深圳飞往昆明的前3天,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王大鸣打了一个喷嚏,本来就不好的腰间盘突出愈发严重,他疼痛难忍,只能趴或躺在床上……出发前的晚上,他还是不能下床走动,就只好叫爱人王欢(也是原一四四医疗所护士)到超市买来了拐杖。“这次哪怕是爬,我也要爬上老山!”

30年后再聚首,当年的热血青年已是半生华发,重回老山,大家就像当年第一次开赴前线,激动得泪流满面!经过30年风雨沧桑,我们已不是当年的我们,老山还是当年的老山吗?

亲历战争之五十三:三十年后重上老山

进入老山战区,满满的都是回忆。在著名的“三转弯”,陶正明将军告诉给我们开车的司机小杨:“当年部队的驾驶员最怕这个地方,把它称为鬼门关,晚上都是摸黑开车,不敢开车灯。因为车灯一亮,敌人就会打炮过来,有不少同志就牺牲在这里……”

亲历战争之五十三:三十年后重上老山

车刚到“落水洞”还没停稳,拄着双拐的王大鸣就含着热泪“跳”了下来,老伴王欢也双眼泛红——这是我们军指挥所和一四四医疗所驻扎的地方,也是他们两人爱情之花盛开的地方——战争让一对青年男女军人相识相爱并走到了一起!可这里的营房已经变了模样,一四四医疗所的原宿舍大部分还在,我们组织处的钢架板房已无踪影。我和王大鸣努力地在记忆中寻找,比划来比划去好半天才把当年我们所处的大致方位弄清楚。

亲历战争之五十三:三十年后重上老山

海拔1422.4米的“老山主峰”,如今已经成为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天都有很多人前来参观,其中不少是参战的老兵回访。我们上山时,就碰到了一批空降部队的复转军人——他们当年也是我们的友军,我们部队的好多重伤员就是坐着他们的军用直升机转送到后方医院的。可找遍了整个山峰,我也没见着当年写有“老山主峰”4个白色字的小木牌,取而代之的是红色的城楼和金色的大字。惟有战壕、坑道、猫耳洞、指挥所、观察哨、避弹所等还原汁原味,只是支撑它们的波纹钢已是锈迹斑斑……

亲历战争之五十三:三十年后重上老山

目前,守卫老山主峰的是边防部队的一个班,他们除了守卫国门,更多的则是给来访的军民当向导,介绍老山战斗的前前后后。陶将军见战士们在阴雨多雾的山上值勤非常辛苦,就去看望他们,并把从杭州带来的山核桃仁和多味笋干送给了战士们。“新战友们,你们一定要替我们守好祖国的大门啊!”班长和一旁的战士连忙立正回答:“请首长放心!我们一定会守好脚下的这片国土,做老山精神的传人!”

亲历战争之五十三:三十年后重上老山

老山主峰下来,我们直接去了麻栗坡县城附近的革命烈士陵园。“亲爱的战友,我们的好兄弟!今天,我们代表参战部队的同志,代表你们的亲人,看望你们来了!”——这里安葬着1979年边境作战以来牺牲的960位烈士,他们来自19个省市区的19个民族,牺牲时最大的35岁,最小的来到人世间才16个年头。因为路途遥远,经济困难,加上父母年大休弱,一些烈士墓至今没有亲人前来祭扫。记得我们一军部队临战训练时,导演谢晋带电影《高山下的花环》剧组到前线首映并进行慰问,当看到影片中梁三喜母亲带着煎饼不远千里来看望牺牲的儿子坟墓时,我们除了痛哭流泪,就是写报告,要求将烈士的骨灰带回家乡烈士陵园安葬,谁知上级领导竟将我们上报的文件夹甩到地上,还批评我们说:“毛主席的儿子都葬在朝鲜,我们的烈士葬在云南有何不可?”后经我们再三请求和一师党委的专题报告,领导才最终同意。也就是从我们一军开始,所有轮战部队牺牲的烈士骨灰都带回各自家乡县以上革命烈士陵园安葬(放)……

亲历战争之五十三:三十年后重上老山

虽然安葬在这里的不是一军部队牺牲的烈士,但我们毕竟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都曾经为老山这片热土战斗过。我们这些脱下军装的老兵,用军人和中华民族的最高礼仪祭扫这些将生命永远留在老山的英灵。两名武警战士抬着花圈走在最前面,挽联上写着:“在自卫还击战中牺牲的烈士永垂不朽——原一军组织处、原一四四医疗所部分参战人员”。我们以陶正明将军为首一字排开,为烈士们行军礼,然后齐刷刷地跪下向烈士连磕3个响头!陶将军打开乔平从贵州带来的茅台酒,先是倒了8小杯,一一洒向纪念碑前的祭祀台,“兄弟们,我们来看你们了。多喝一点吧。”他老泪纵横,最后将瓶中所有的酒全部倒在祭祀台上,浓烈的酒香在整个烈士陵园弥漫。我这个早已戒了烟的人,也噙着泪将杨华买来的最好云烟拆开、点燃,敬献给烈士们……

亲历战争之五十三:三十年后重上老山

“兄弟们,你们已经长眠在这里30多年了。我们知道,为了国家利益和民族大义,你们义无反顾,壮烈牺牲……可你们没有来得及享受改革开放的果实,甚至你们的家庭和亲人现在的生活也不怎么好……”陶将军哽咽着说不下去了,我们几个也放声大哭。“但是请你们放心,我们一定会弘扬老山精神,继承你们的遗志,努力干好工作,为党和人民多作贡献……请你们相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一定会越来越强大,军队一定会越来越强大,你们牺牲和奉献的价值将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同,你们的家庭和亲人生活也必将得到极大的改善……你们安息吧!”

亲历战争之五十三:三十年后重上老山

集体祭扫之后,我来到战友徐志远(转业在杭州市体育局工作,这次因故未能参加“圆梦之旅”)的老乡余斌烈士的墓前——他1962年3月出生,1982年1月从湖北省英山县入伍,1985年2月9日为国捐躯,被昆明军区授予“战斗英雄”称号,牺牲时只有23岁。我轻轻地抹去烈士名字上的灰尘,将点燃的3支云烟放在他的坟前——“兄弟啊,我们虽然不是老乡,也不在一个部队当兵,但我知道,是你们用身体挡住了敌人的子弹和炮弹,是你们在九泉之下保佑我,让我多活了30年……”

亲历战争之五十三:三十年后重上老山

30年了,在不绝的泪水中,我终于圆了一个梦,了却了一桩心愿。如果我还能再多活30年,到那时身体硬朗还能走得动的话,我会再到老山,再来看望我亲爱的战友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