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当年苏联不从古巴撤走导弹,美国敢不敢发射核导弹?为什么?

准绳规矩


这个问题似乎可以理解为,美国没有发射核导弹的原因是,苏联最后从古巴撤走了导弹。那么事实是怎样呢?导致这场危机的直接原因是土耳其事件。当时美国将导弹布置在了土耳其,紧接着西德和意大利也与苏联关系紧张,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美国人在苏联自家门口闹事呢。于是,苏联出于自卫和宣示主权,也针锋相对的在美国的家门口,也就是古巴,布置了核导弹。这便是古巴导弹危机的来源。


但是想归想,苏联想要在美国家门口放导弹,也并非那么顺利。事情的转机源于美国和古巴闹翻以后,古巴的掌权者卡斯特罗一度引起美国的担心,美国人认为卡斯特罗一贯强硬的态度,其领导的古巴政府会是拉美地区不稳定的一个很大隐患,于是先后对古巴进行大轰炸。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所以古巴想到了美国的敌人苏联。苏联也正愁如何给美国一点颜色看看,在美国门口安置导弹。机会来临后,苏古一拍即合,于是着手准备安置导弹的事宜。

苏联的想法其实很简单,赫鲁晓夫不想苏联在与美国争霸中落下风,能够在战略上与美国平起平坐,并没有真的想发射导弹。也就是说一旦美国方面有松口,苏联断然不会将导弹危机恶化。但是美国人不这么想,美国的肯尼迪一向以强硬著称,他认为苏联的这一举动是对美国的公然宣战,身为总统,如果他不做点什么积极回应,很难给舆论一个满意的交代。于是,肯尼迪一方面向全世界宣告苏联在古巴安置导弹的事情,另一方面派出重兵将古巴包围的水泄不通。

在这样的局势之下,发生核战争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为什么呢?因为在美国出兵古巴后,苏联依然强硬的表示要力挺古巴到底,丝毫不示弱。而美国内部也围绕这个事件展开了讨论,美国的最后讨论结果是苏联有可能会先下手,为了安全起见,美国必须做好先下手的准备,这就意味着,如果苏联不撤走导弹,美国是有信心和把握去开战的。当然发射核导弹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即便美国深知核战的结局是两败俱伤。幸好苏联最后示弱,主动撤离导弹,才使得人类免除了核战争,否则苏联再僵持下去,美国是很有可能发射核导弹的。


木剑温不胜


如果苏联62年古巴危机不后退撤出自己的导弹,美国一定要轰炸古巴的苏军导弹发射架,双方动了手后,!!苏联红海军数量众多的装备有核鱼雷的潜艇在高度急着用声呐侦测对手的美军舰艇身上会打上红色的印章!

根据解密的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决议和苏军退役红海军艇长的回忆录述职报告说:肯尼迪总统的参谋长班子没有预料到红海军的潜艇随着开往古巴圣地亚哥军港的苏联船只大批量抵达大西洋北美一带。

更没有想到赫鲁晓夫已为它的鱼雷装上了核武器装备,核雷头!

关键是实施封锁的美海军司令部以为苏联红海军只有常规鱼雷,没有做核战争的准备,如果不是苏军艇长,副艇长双重复校验规定,我们今天能不能玩互联网都不好说了。

美军封锁舰队的船员們要不是走火入魔的人也会偷偷在心里感谢苏军同行,理解万岁!

说到这里,我们再聊聊古巴危机的简历:50年代未期,卡斯特罗领导古巴人民推翻了亲美反动派。美国敌视封锁破坏,图谋武装推翻站在反美前哨的社会主义古巴,卡斯特罗向苏联赫鲁晓夫求助,苏联人在古巴建设了短程导弹发射塔,被满世界飞行的U2飞机发现导致美,苏摊牌。美国人二百年没有受过这个气,都是他们侵略,欺负的别人,自由世界灯塔国被白帽子欺负还行,一定要打回去!不管那么多了,美,苏战略导弹数量大略相同,美国战略空军和海军略强于苏联。但当时导弹发射(洲际导弹)技术不完善。不像现在,所以一苏联才以威胁为目的在古巴建的基地。

但是美国人不这么看,认定苏联人在朝美国人脖子上戴的领带位置套绞索。美军必须要反击!双方都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好在最后苏联部长会议决定后退一步,但是美国人也要撤走美国在土尓其的短程导弹,美国人私下里马上答应了,太狡猾的美国人在公报里没有说,而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美国海军在公海登上苏方船只查验了装有撤回本土的导弹发射塔和弹体。

在世界上美国赢了面子和里子,而苏联人深蓝色的海军不足也刺激了苏联,大力支持海军核潜艇和远洋航母提升海军全球到达能力。

同时建立了两国领导人的热线电话☎️防止误判。


user4210272105487


如果当年苏联不撤走导弹的话,兴许第三次世界大战就开始了。而我们也都认为,古巴导弹危机比冷战期间的任何其他时刻都更接近核战争。

其实在危机前,苏联派出4艘潜艇在古巴沿海巡逻。直到几十年后,美国人才知道,其实潜艇携带的鱼雷带有核武器;而且潜艇的指挥官已经被苏联方面解雇了,就是不属于苏联的人了,以及潜艇与莫斯科方面已经失去联系了,不知道潜艇会发生了什么,属于孤注一掷。10月27日,美军舰队包围了其中一艘潜艇,并开始对他们试探封锁。潜艇指挥官决定向美国船只发射核鱼雷,第二名军官同意了,提供了发射鱼雷所需的一半钥匙。但是这次发射之所以停止,只是因为潜艇舰队的头头恰好在船上,并及时的拒绝了他的命令。总之就是这么儿戏。

而美国方面驻扎在冲绳的美国巡航导弹。危机发生前6个月,美国在日本冲绳岛部署了32枚核武装巡航导弹。就在10月28日黎明前,导弹发射指挥官接到命令并有发射的密码,要求立即发射所有32枚导弹。这些命令得到了重新检查和确认,据报道,至少有一名发射指挥官正准备开火。但值班高级战地指挥官对此表示怀疑,并下令在这些导弹得到进一步验证之前,不要发射任何导弹,后来发现这原来是一个错误命令。总结,日本冲绳到苏联远东之间有个大国。

所以说当时大家都是在赌,谁都不敢真的去发动这场战争。具体谁赢了,我觉得是人类赢了,其次是苏联人略胜一筹,因为危机前,俄罗斯人在土耳其受到美国木星导弹的威胁,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美国有可能继续摧毁他们的意识形态盟友卡斯特罗政权。危机发生后,苏联解除了美国对土耳其的核威胁,并获得了美国不会入侵古巴的承诺。赫鲁晓夫的两个担忧都已得到解决。然而,这并没有改变苏联在1962年非常失败的事实。


兵说


古巴导弹危机——美苏间的一次核赌博!

如果当年苏联拒绝从古巴撤走导弹,美苏间必须爆发核战争。苏联已经打响了古巴导弹危机的第一枪,而且有可能会打响美苏核战争的第一枪。根据苏联解禁的当年绝密档案,1962年10月27日,这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六”,发生意料之外的三件大事,可谓是惊心动魄,差点点燃美苏之间的核大战。所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美国敢,苏联也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56年前的这次导弹危机。

(古巴导弹危机时,肯尼迪会见美军军官)

古巴导弹危机过程

1962年10月14日,美国人在U-2高空侦察机拍摄回来的照片中发现,古巴已部署了射程1200英里且已对准美国的导弹和苏联能携带核弹头的伊尔-28战略轰炸机,还有正在建造的导弹基地等。

(古巴导弹危机卫星图片)

其实美国中情局在8月份就得到情报,得知古巴有了导弹,而且还来了5000名苏联军事人员,但美国认为这只是防空导弹。但此时的美国,严重低估了苏联在古巴部署的武器及人员。据档案记载,苏军原本在古巴部署5万兵力,已部署的兵力为4.2万人,比美国估计的多出8倍。苏军驻古巴的战略火箭军第43师,还有2个海岸巡航导弹团、2个防空师,以及歼击机团、轰炸机团、直升机团、潜艇编队各1个。除了36枚核弹外,还有100余件战术核武器。

(导弹危机后的赫鲁晓夫与卡斯特罗)

10月16日,肯尼迪召集各部负责人在白宫商讨对策,与会人员大致形成两种方案。一种是摧毁苏联导弹基地,另一种是采取海上封锁,迫使苏联撤出导弹。肯尼迪决定采用后一种方案,命令于24日上午生效。美军调集了180艘舰船进入加勒比海,B-52轰炸机装载核弹在空中值班巡航,陆军向东南各州集结。所有驶往古巴的船只必须接受检查,禁止任何载有进攻性武器的船只进入古巴。

(战备巡航中的苏军军舰)

苏联作出强硬反应,赫鲁晓夫拒绝屈服于美国,命令全国进入戒备状态,古巴也进入戒备状态。24日上午,美军发现20多艘苏联船只和几艘潜艇正驶向古巴,双方在封锁线附近形成了对峙;26日,赫鲁晓夫致信肯尼迪,表示美国保证不入侵古巴并解除封锁,苏联将撤走导弹;27日,赫鲁晓夫又来信说,苏联将从古巴撤走导弹,美国也必须从土耳其撤走导弹。肯尼迪拒绝了这一要求,就在这一天发生了三件大事,差点敲响了人类的末日之钟。

(古巴位置)

寻常的一天发生了三件不寻常的事件

苏军击落美军高空侦察机

10月27日清晨,美军一架U-2侦察机飞抵古巴苏军导弹基地上空,探测和捕捉苏军雷达信号。当时苏军最高指挥官不在指挥所,防空副司令官擅自下达了击落命令,随后U-2侦察机被萨姆2导弹击中坠毁,飞行员鲁道夫·安德森死亡。虽然苏军打响了第一枪,但肯尼迪忍了,冷静的命运做出任何的致命反应。

(导弹危机时,美军军舰检查苏联货船)

美军侦察机误入苏联领空

10月27日上午,还是美国的U-2,这次是查尔斯·莫尔茨比上尉驾驶飞机去北极采集空气样本。由于北极强磁场导致导航失效,因此误入苏联领空。苏军6架米格-21急忙升空,美军为了救莫尔茨比,也出动了2架携带战术核导弹的F-102战斗机前去迎击。这种核导弹不论是攻击还是被攻击,都会在空中爆炸,幸运的是,双方战机就要相遇之时,U-2侦察机导航系统恢复正常。苏联的导弹已经竖起,雷达全部开机。

苏军潜艇险些误发核鱼雷

10月27日晚,美军航母战斗群死命追踪苏军潜艇,并投掷了5颗训练用深水炸弹,逼迫其浮出海面。该艇艇长与莫斯科已经2天没有联系了,在深水炸弹的巨大冲击下,他以为美苏核战已经打响。愤怒艇长决定要炸翻美军,但苏军规定没有命令时,需要艇长与政委共同决定是否发射核鱼雷。就在关键时刻,潜艇编队参谋长,他坚决不同意发射,建议上浮与指挥部联系。

(1961年赫鲁晓夫与肯尼迪在维也纳)

美苏军队一切准备就绪,核战一触即发。美军做好空袭准备,肯尼迪要再试探一下赫鲁晓夫,他只回复了第一封信,回避了第二封信,同意苏联从古巴撤走导弹,美国不入侵古巴,解除封锁,并口头许诺从土耳其撤走导弹。10月28日上午,赫鲁晓夫同意从古巴撤走导弹和轰炸机,肯尼迪随后发表声明表示欢迎,古巴导弹危机结束。美国在古巴导弹危机中占了上风,提高了威望。苏联在危机期间深受屈辱,决心全力发展核武器,从而加剧了核军备竞赛。


野史也是史


1962年8月,古巴导弹危机发生以后,美国国会提出了6种解决方案。部分国会议员主张通过外交途经解决危机,但肯尼迪总统认为时间紧迫,外交无益于问题的尽快解决。另有部分议员主张,应对苏联在古巴部署的导弹进行空袭和摧毁。但此方案遭到了多数议员的反对。理由只有一个,怕因此而激怒苏联,从而导致俩国爆发可怕的核战争。因为当时美国的U-2侦察机,证实了苏联已经在古巴建成了6个中程导弹基地。既使美国空军实施轰炸,也不可能炸毁基地中的全部核导弹。一但苏联进行反击,古巴与美国仅隔海相望,那么剩余的核导弹也将会使美国西海岸的800余万人丧生!

1962年10月16日-20日,经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执行委员会集体讨论,肯尼迪总统最后决定,采取海空全面封锁的方式,迫使苏联撤出在古巴部署的全部导弹,以解除核导弹对美国本土形成的巨大威胁。随后,美国集中了8个航母战斗群,68个空军中队,以及规模庞大的登陆部队,在加勒比海的广大水域对古巴实施海上封锁。美国本土,及周边军事基地的战略轰炸机,也做好了准备。摆出了一副决战苏联和古巴的态势。

当年,赫鲁晓夫之所向古巴部署导弹,一方面是为了保护古巴,防止美国颠覆社会主义的古巴政权;另一方面,美国部署在西德、土耳其、意大利等国的导弹,全部对准了苏联,对苏联形成了威胁。赫鲁晓夫认为,只要苏联在古巴部署了核导弹,就可以迫使美国人不敢入侵古巴,也能使美苏之间形成一种战略上的平衡。但赫鲁晓夫却没有料到,美国人的反应,是如此的巨大和针锋相对。他更没有预料到,在他眼里看来是软弱的美国总统肯尼迪,竟摆出了不惜与苏联一战,甚至核大战的姿态!

做为世界级的大国领袖,赫鲁晓夫也不能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如果美苏爆发全面战争,结果只能导致核大战。而当时苏联的核导弹数量,只是美国的十分之一,在数量上苏联是处于下风的。所以,赫鲁晓夫一方面严令苏军没有他的指示和莫斯科的许可,不允许使用任何核武器;一方面同时写信给肯尼迪。提出苏联撤出古巴导弹的条件:一是,美国及其盟国永远不入侵古巴;二是美国撤出在土耳其,意大利和西德部署的核导弹。

古巴导弹危机,在美苏共同妥协之下,结束了。

应该承认,古巴导弹危机,是人类历史上离核战争最近的一次大危机。

如果当年苏联不撤出部署在古巴的导弹,美国就绝然不会解除对加勒比海域的全面的海空大封锁。尽管赫鲁晓夫和肯尼迪,尽管苏联和美国,双方皆不愿爆发核大战。但战争往往只会因为一个细节,一个偶然因素,则,一触既发。

如果仅从这一点来说,当年,苏联如果不撤出部署在古巴的核导弹,那么美苏之间爆发全面核大战,就已经成为历史事实。那么,今天,人类也许早已在地球上消失了!


ZDC海纳百川


原来看过的书上曾经讲过这样一个事例。当时的一艘苏联潜艇(带核弹头)游弋了古巴附件海域时,恰好走到了美国的封锁区域。据说当时美国为了封锁这片海域,大量搜索苏联的各式各样的舰艇。这艘潜艇为了逃避美国的搜索,不得已潜入深海。但美国没有放弃搜索,一直在附近海域监视,这艘潜艇也只能处在深处,不敢上浮也不敢移动(怕被声呐定位找到)。然而,美国这一方不知道这艘潜艇装载核弹头,铁了心要找出这艘潜艇,想出的办法是往水下布置特殊水雷,这种水雷只会发出震动,但不具备实质杀伤力,只是为了吓唬这艘潜艇,以为美国采取战争手段了,逼它上浮出海面。

水雷很有用,苏联潜艇被“攻击”到,当时这艘潜艇已经误以为战争爆发,可以发射载有核弹头的鱼雷,攻击美国。关键时刻,潜艇的舰长还是决定上去再看看。正是这个舰长关键时刻做出了正确选择,但也反应出美苏双方此时已经高度紧张,局势再发展的话很有可能真的带来核战争。


珐大庶吉士


在冷战时代,美国人确实敢做出这个举动,因为自己的切身利益受到了极大威胁。这也是为什么苏联的赫鲁晓夫,能够从后来立场上后退的重要原因。

第一,古巴导弹危机时,美苏还没有进入到勃烈日涅夫的“缓和”时期,而是核军备竞赛最严峻的时刻。

赫鲁晓夫的很多做法在美国人看来是很粗鲁的。诸如对兄弟国家的颐指气使,对敌对国家的高调威胁,甚至在联合国讲坛上还可以大吵大嚷。

特别是后来一些美国政治家的回忆录写道,他们内部判断赫鲁晓夫希望打一场核大战,这就是苏联为什么拼命在国际场合刺激美国的原因——如果打仗,他们可以把责任推到美国身上。

因此美国对赫鲁晓夫非常忌惮,也一直不敢掉以轻心,美苏冷战当时一段时间进入了最高潮。虽然后期美国和勃烈日涅夫时代无论在核武器的技术和性能上都有更大的提升,但双方关系其实更为缓和,甚至在某些利益上还有交集,但是在赫鲁晓夫时代,关系一直紧张。

在此背景下,如果赫鲁晓夫明目张胆要对美国进行类似古巴导弹危机的威胁,美国人是敢于亮剑的。

第二,古巴的地理位置决定了,美国人不能让苏联染指。

古巴距离美国东海岸非常近,而东海岸是美国最重要的政治、经济和金融中心。这里是绝对不能受到任何外界的侵扰的。

之前由于美国距离苏联和苏联的海外军事基地比较远,这个地区还不至于完全被覆盖到。特别是当时双方导弹的发射会有一定的反应时间,如果苏联发射导弹,给美国拦截的反应时间也会更长,这就意味着安全系数更高。

而古巴部署苏联可以携带核弹头的导弹之后,就意味着这些大城市和中心区完全会被苏联的导弹射程覆盖。同时美国拦截苏联导弹的反应时间将变得非常短,这对美国安全的威胁成几何倍数上升。

任何美国政府都不可能对此无动于衷。


不过幸好赫鲁晓夫退缩了,全球才避免一场核大战。当然美国也做出了让步,撤出了一些瞄准古巴的导弹,但这种让步其实意义不大,毕竟在美国本土,部署很方便,苏联人只是要个面子、找个台阶下罢了。


你如何看待古巴导弹危机?


木春山谈天下


当年的古巴导弹危机可是吓坏了世界,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针锋相对,互不退让,让世界处在核阴影中,用当时的话说就是,美苏两国都已经做好了开战准备了!事情果真那么可怕吗?



图为美国展示卫星拍到的古巴导弹基地照片。

其实,当时的情况看,美苏两国高层都就是否进行战争有过讨论,其实就是今天这个话题,也就是是否要发射核导弹,结果就是一样的答案:不发射。为啥?因为核武器的存在让战争没有了胜负。



图为美国拍到的古巴导弹基地照片中的一副。

有句话这么说,要核武器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但是如果发射核武器等于自杀,那么发射核武器就不是保护自己了,成了伤害自己,这就让人冷静了下来。不过,这也是就两个核大国之间来说的,要是换成其他国家,估计就没这么客气了。



图为美国军舰跟踪苏联导弹运输船,为此苏联进入了备战状态。

美国和苏联的核政策都是积极主动的核政策,都是先发制人的核打击型,因此两国谁先动手打击对方都是有可能的,作为超级大国,两国都想争取发射核武器的主动权,谁都不愿意只落个核反击被动应付。



美苏两国的核武器都具有强制反击的特性。

所以,两国也建立了强制性的核反击政策,也就是在敌人发射核武器后,自己无论有没有下令,行政机构究竟有没有存在, 通信基站有没有回应,自己的核潜艇都会立即在自己的阵位上发射核武器,这种类似于固定程序的系统,确保了核反击的强制性,也保证了双方都不敢轻易动用核武器。



核武器的威慑力在于他一定会用,而不是他不会用。

真正的威慑在于敌人清楚的知道你一定会用核武器,很多人都说核武器不会用,在发射架才有用,就是个威慑,这是错误的,实际上是对核威慑的削弱,只有让敌人相信,在一个阶段你一定会用核武器,他才是有效的。



形容美苏冷战古巴危机的漫画,美苏坐在核弹上谈判,引发紧张。

所以说,美国不会发射核武器是讨论得来的,并不等于真的就不会这么做,美国也有可能发射,这就是核威慑。


海事先锋


那个时候的美国如惊弓之鸟,他们得到的消息是苏联已经做好准备,随时会有发射的可能,美国为了不让自己受到苏联的打击,也做好了打仗的准备,并且早就已经派兵将整个古巴团团围住,围得水泄不通,搞得苏联整个都懵掉,苏联只能发声明表示,自己不会为了报复美国在土耳其布置核武器,就利用古巴报复美国。





赫鲁晓夫说自己决不会在美国国会选举前挑事儿,还狡辩说那些船上都是日常用品,自己也只是捎带了一些武器,而且苏联国土面积广大,核武器威力这么大,没必要在古巴建立发射核武器的地方。



不过,肯尼迪完全不吃这套,他认为苏联是在蓄意挑衅(其实在此之前,苏联已经完全暴露在美国的火力包围之下,土耳其,西德的导弹已经对准了苏联,苏联非常急迫的想要找到一个可以反攻美国的机会,此时古巴和美国闹翻,卡斯特罗向苏联求助,苏联立刻答应古巴),于是向全美国发表广播,要采取海上隔离,也就是上文所说的围困古巴,连美国载有核弹头的轰炸机都进入了古巴上空,到了第五天的时候,局势已经紧张得让人窒息,美国的导弹部队全部封闭,药处于高度戒备状态,只要总统一声令下,导弹随时发出,整个世界被核危机所笼罩,世界为在旦夕。



到了这种程度,苏联仍然表示要坚决援助古巴,拒绝美国的拦截,虽然嘴上很硬气,但是实际上苏联还是很害怕真的和美国开战,苏联打算用一搜没有任何武器杀伤力的船只去试探美国,同时写了一封不明所以的信,这封信带有强烈的想要避免核战争的激情,赫鲁晓夫跟肯尼迪说承认了苏联在古巴建设导弹基地的实施,同时表明只要美国不入侵古巴,兵不允许其他国家入侵古巴,那么一切好商量。

结果美国还没有回信,苏联外交部就迫不及待的发来了第二封信,其中表明的立场和何鲁晓夫那封信略有不同,内容大致是,如果苏联把核武器撤出古巴,那么美国也一定要把土耳其的导弹撤出,但是美国拒绝了这个交换条件。



其实双方都不愿意开这儿。封锁的越久对苏联越不利,损失也会比美国更大,而对美国来说,如果不是苏联逼的这么紧,美国也不打算和苏联开战,所以肯尼迪非常巧妙的只回了赫鲁晓夫的第一封信,绝口不提第二封信交换条件的内容,委婉的暗示赫鲁晓夫美国的意思。



赫鲁晓夫也从情报处得知了美国可能开战的时间,随即苏联迅速撤出了在古巴的导弹及军事设施,根本顾不上此时焦头烂额的卡斯特罗,古巴危机算是结束了,所以从种种迹象表明,美国是敢和苏联打核战争的,虽然双方及不情愿,但是在美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美国是有能力开战呢。


琅琊利剑


得先说明下,古巴导弹危机是由美国先挑起的,苏联不得不进行部署调整。1959年美国先把雷神导弹部署到了土耳其,这里距离苏联很近。如果采用低弹道打击,留给苏联防御系统的时间几乎没有,所有苏联火了,直接把导弹运到古巴,部署到美国后院。

但美军对古巴采取了封锁,部队集结在佛罗里达半岛,就是不打,美专家已做出分析,古巴的导弹携带了核弹头。如果采取空袭,那么肯定会有核弹头在美国本土爆炸,因此美军也只敢采取封锁,不敢空袭。

美军判断,只要不空袭,苏联就不会发射导弹,但封锁却继续进行。这时候肯尼迪给赫鲁晓夫写了一封信,暗示如果撤导弹,封锁也取消,就当做啥事都没发生。

赫鲁晓夫权衡了一下,就撤了导弹,美国也给面子,取消了封锁,倒是古巴不干了,强烈反对苏联把导弹撤走。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美国肯定不敢发射导弹或者空袭,因为这样做只会导致苏联发射核弹头,美国本土遭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