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愛需要付出代價

【本文原創。點擊右上角“關注”,分享更多精彩文字】

有時候,愛需要付出代價

在感情裡受過傷害的人,總想找個誰也不認識的地方重新開始生活。

《長恨歌》中的王琦瑤選擇了平安里。這樣的弄堂,藏汙納垢,各管各的日子。這裡的市井煙塵,掩蓋掉外來人的往事如煙。

王琦瑤安頓下來後,到護士教習所學習了三個月,考了張注射執照,然後掛牌營業。

開始一段時日,她在這裡的生活規、單調:起床收拾房間,一邊看書,一邊等打針的人上門。從早到晚,無非是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間段過來。

一個人吃飯,一個人讀報,一個人看電影。難免感到寂寥,心裡有所期待。畢竟還年輕,前路漫漫,還會遇見哪些人,都是未知數。

生活在塵世,總要和人打交道,古人所說的“中隱隱於市”的隱,終究不能一直包裹住真相。

一般人以為她是年輕寡婦,還熱心地給她說媒,只有常來的嚴家師母慧眼看出了隱情。王琦瑤的舉手投足、飲食穿著都讓她覺得:這是一個有來歷的女人。

在生活面前委曲求全、在平安里鶴立雞群嚴家師母,對王琦瑤產生同病相憐之感,所以主動成為座上客,成為半路上的朋友,從對方那裡謀求一些同情。

有時候,愛需要付出代價

嚴家師母跟王琦瑤說做女人的道理,鼓勵她燙頭髮、做衣服,激起王琦瑤做人的興致。

兩個年齡相差數年的女人,在穿衣打扮上互相追趕,暗自較量,誰都不服輸。女人之間,就算沒有利益糾纏,為著一個“美”字,關係也會變得微妙,有時像戰友,有時像情敵。

在嚴家師母家裡,王琦瑤認識了她生命中重要的男人——毛毛孃舅,真名叫康明遜。

康明遜是富家公子,父親是舊廠主。他由二太太所生,家裡唯一的男孩,雖被嬌寵,卻從小在複雜的家庭環境中學會謹慎做人。

他們以牌友的名義互相認識。除了純粹的賭博牟利,打牌是個巧妙的生活情境。影片《色戒》一開始,四個女人一桌麻將,表面閒話家常,內裡暗流湧動。嚴家師母、王琦瑤、康明遜三人,通過打牌,識得彼此,尤其是後兩者,不知不覺,在言語背後暗生情愫。後來為了牌桌上更熱鬧些,康明遜帶來他的混血兒朋友薩沙——

命運最後會告訴你,每一位請進生命裡的人,就像每一個寫進故事的角色,都不會無緣無故。

藉著打牌,四個人漸漸熟識起來,打牌、喝茶、閒聊、吃點心——這樣的下午茶時光後來成為定規,一週兩回。

在準備下午茶、打牌聊天的過程中,王琦瑤一次次體會到康明遜的細緻與善解。他的用心,讓她動心。

到了冬天,他們增加了圍爐夜話的節目。屋外天寒地凍,屋內溫暖如春,還多了親情的氣氛。“他們說著最最閒來無事的閒話,每一個字都是從心底吐出來,帶著肚腹間的暖意。”他們有時也會在言辭間鬧點不開心,很快又不計前嫌,好得就像一個人。

就是在這些聚會里,康明遜成為王琦瑤心裡一半的明,一半的晦。他倆用言語互相試探,又不願明言,於無聲處聽真言。

有時候,愛需要付出代價

愛情這種遊戲,到了一定階段就像京劇裡的《三岔口》,“又要摸著對方,又怕被對方摸著,推來擋去地暗中對付。”看似無聊又輕薄,卻藏著各自人生的苦衷,雖然心生同情,也能善解,兩個人都生活在現實,最為看重的還是自己的利益。

康明遜無意間得知王琦瑤過往,但他裝作不知道,一如既往地相處。

她的聰穎與堅定雖然激起他的憐惜,可他倆又都是擠在犄角里求生存的利益中人,在心裡佔據最重分量的,還是利益。為著利益,明知彼此可同命相憐,誰也不願退讓一步。

在一個“挨不過去”的夜晚,他一句“我沒有辦法”,又一句“我會對你好的”,讓王琦瑤做出了讓步。

人生本就是攢在手裡的水似的,總是流逝,沒有什麼千秋萬載的一說。想開了,什麼不能呢?王琦瑤的希望撲空了,反倒有一陣輕鬆,萬事皆休之中,康明遜的那點愛,則成了一個劫後餘生。

有時候,愛需要付出代價

兩個互相吸引的男女,因為孤獨和同情,依偎在一起取暖,抓住眼前的一夜鴛夢。他倆只有當下,沒有將來——像康明遜所在的家庭,絕對不會答應他娶王琦瑤那樣的女人進門。

一旦希望徹底落空,兩個人倒也不再想夫妻名分的事,只珍惜眼前,有一點一滴一分一秒珍惜。就算沒有將來,就算看起來苟且,從長遠角度開,這段經歷對於兩人各自的人生還是有所教悟:“他們本是以利益為重的人生,卻因這段感情與利益相背,而有機會偷閒,溫習了愛的功課。

他們以為這種日子會一直延續下去,直到王琦瑤懷孕。

王琦瑤懷孕,這件事讓他倆一籌莫展,以至於發生爭執。王琦瑤不想連累康明遜,她愛他,願意為他做任何事,哪怕一個人承受。最後,她決定引誘天真的薩沙來戴康明遜的綠帽子。

薩沙這個混血兒,平日裡沒心沒肺,但他並非不知冷暖與好歹。他知道王琦瑤利用自己,心有不甘,臨陣逃脫,去異國他鄉重新開個頭。

遇見的,又都離去。想依靠的,最終逃離。愛或不愛,到了關鍵時刻,一個都靠不住。

正如王琦瑤的外婆當年預料的那般,頭沒開好,她的人生一步難似一步。

這種“咎由自取”的艱難,或許就是愛的代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