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書丨黑暗的曙光《湯姆叔叔的小屋》

長假結束,在出門遊山玩水增長見識之後,也不能鬆懈精神上的知識補充。今天,

小黑板要介紹一部與反抗奴隸制度,影響深遠的文學作品。它的名字看似不起眼,卻蘊含了巨大的能量——《湯姆叔叔的小屋》

故事簡介

《湯姆叔叔的小屋:卑賤者的生活》(Uncle Tom's Cabin; or, Life Among the Lowly),清朝末年譯作《黑奴籲天錄》,後來翻譯為《湯姆大伯的小屋》,是美國作家哈里特·比徹·斯托(斯托夫人)於1852年發表的一部反奴隸制長篇小說。這部小說中關於非裔美國人與美國奴隸制度的觀點曾產生過意義深遠的影響,並在某種程度上激化了導致美國內戰的地區局部衝突。

故事開始於肯塔基州農場主亞瑟·謝爾比面臨將因欠債而失去其田地的困境。儘管他與她的妻子(埃米莉·謝爾比)對待他們的奴隸十分友善,但謝爾比還是決定將幾名奴隸賣給奴隸販子來籌集他急需的資金。被賣掉的奴隸有兩名:其一為湯姆叔叔,一位有著 妻子兒女的中年男子;

其二為哈里,是埃米莉的女僕伊麗莎的兒子。埃米莉並不喜歡這個主意,因為她曾經對其女僕許諾說,她的兒子絕對不會被賣掉;而埃米莉的兒子喬治·謝爾比也不願意讓湯姆離開,因為他把湯姆視為自己的良師益友。後來,伊莉莎帶著兒子逃走,而湯姆叔叔還是被賣掉了。一路上,湯姆歷經種種困難,最後戲劇性地跟謝爾比的兒子相遇,他們最後因信仰而找到了通往自由的救贖之路。

板書丨黑暗的曙光《湯姆叔叔的小屋》

(小說面世後的改編話劇海報)

人物與情節

湯姆叔叔

與標題同名的人物湯姆叔叔(Uncle Tom),是個好人卻常常受到委屈。一開始,小說剛誕生時,他被視為一名堅忍的基督徒奴隸。但在最近的一些年間,他的名字已變成了那些被指責投靠白人的非裔美國人的綽號(有些貶義化了)。然而,作者斯托夫人的本意是將湯姆塑造成一位“高貴的英雄”以及值得稱頌的人物。在整部作品中,湯姆不僅忍受著剝削帶來的痛苦,還始終堅持著自己的信仰,到了最後連他的敵人也不得不敬重他。他遭遇的苦難,他經歷的挫折,都表明了他是一個不屈服於困難,勇於前進,在黑暗中等待曙光的人

板書丨黑暗的曙光《湯姆叔叔的小屋》

伊麗莎

伊麗莎(Eliza)是一名奴隸(謝爾比夫人的女僕)。在得知自己5歲的兒子哈里將被賣給奴隸販子黑利後,她便帶著哈里逃向了北方(並不是害怕身體上的傷害,而是不願意失去自己的孩子,此前她流產過兩次)。在俄亥俄州時,她與丈夫喬治·哈里斯重逢。他們一家人移居到了加拿大,然後再到了法國,最終定居於利比里亞。

據斯托夫人說,伊麗莎這一角色的靈感來自於約翰·蘭金(英語:John Rankin (abolitionist))在辛辛那提的雷恩神學院(英語:Lane Theological Seminary)交給斯托夫人丈夫的一份記錄。根據蘭金的描述,在1838年2月時,有一名年輕的女奴懷抱著她的孩子越過了冰封的俄亥俄河,逃到了俄亥俄州的裡普利鎮上,在她逃往北方之前,她曾在他的家中暫住了一段時間。

伊娃

伊娃(Eva)的全名為伊凡吉琳·聖克萊爾(Evangeline Sinclair)。當湯姆叔叔被輪船運送到新奧爾良的途中,伊娃進入了故事的敘述中。當這名5、6歲的小女孩落水後,湯姆叔叔將她救了起來。伊娃懇求她的父親買下了湯姆,在跟隨聖克萊爾家來到新奧爾良後,湯姆成為了聖克萊爾莊園的一名馬車伕。不過,湯姆在這裡的大部分時間都是與天使般的伊娃一起度過的。

伊娃經常會談論一些愛與寬恕的話題,她甚至說服了固執的奴隸女孩託普西,傳播愛的福音,讓她相信她也應該得到愛。伊娃也曾試圖去感觸她那壞脾氣阿姨奧菲利亞的心。

板書丨黑暗的曙光《湯姆叔叔的小屋》

(湯姆叔叔的小屋插畫)

板書

小黑板認為,《湯姆叔叔的小屋》珍貴之處在於,全書被同一個主題所主宰:奴隸制度的罪惡與不道德。當斯托夫人在她的文字裡寫入次要的主題時——譬如母親的道德權威或者是由基督教提供拯救的可能性——她都會強調這些主題與奴隸制的恐怖之間的聯繫。不管是哪點內容,終究與批判奴隸制是分不開的。幾乎在小說的每一頁裡,斯托夫人都在積極推動著“奴隸制度不道德”這一主題。舉個例子,在載著湯姆前往南方州的輪船上,有一名白人女性這樣說道:“奴隸制的最可怕之處就在於對感情和親情的踐踏——比如拆散人家的骨肉。通過對黑奴制度拆散他人家庭的刻畫,斯托夫人用文字展現出了奴隸制度的罪惡。

斯托夫人認為母性是“所有美國人生活中的道德與倫理模範,”並相信,只有女性才擁有將美國從奴隸制的惡魔手中拯救出來的道德權威

;這便是《湯姆叔叔的小屋》中表達出的另一個主題:女性的道德力量與聖潔。在書中,這種角色的例子有伊麗莎——一位帶著小兒子逃亡的黑奴,最終經歷重重磨難和家人團聚。比如伊娃——她被視為一名“理想的基督徒”;正是通過她們這些人物,斯托夫人表明了這一觀點:女性能夠拯救她們身邊的人,哪怕是最不道義的人。這對於男性體系社會下女性平權也有深遠的影響。

歷史是一面鏡子,小說是歷史的載體。從故事中,我們不僅能看到歷史上奮鬥的人們經歷的艱辛,也能提升自己的文學素養與興趣,拓寬知識面。假期過後,何不與小黑板一起拿起書來,品味歷史的沉浮?


文 挪窩的森林 | 編輯 coffe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