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簡報》單篇推介!中南大學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一直在路上

12月25日,《教育部簡報》(〔2018〕第56期)以“中南大學貫徹落實‘四個迴歸’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為題,單篇推介我校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做法。

全文如下:

中南大學貫徹落實“四個迴歸” 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

中南大學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堅持“以本為本”、推進“四個迴歸”,強化育人導向,優化專業結構,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升本科生培養質量,著力打造一流本科教育。

聚焦課堂內外雙管齊下,推進人才培養迴歸常識。以課堂教學改革為突破點,拓展課程深度與廣度,加強過程考核,突出能力考核,實現學生學業合理增負提效。樹立“以學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建立穩定的教學團隊,採用開放式教學方法,由以教師講授為主向互動式、啟發式、研討式、案例式教學轉變。目前,全校已有115門次課程通過認定,構建了一批開放、互動、靈活、多樣的課堂,促進了教師從“站上講臺”到“站好講臺”,學生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實施“創新創業+專業教育計劃”,設置2個課程必修學分、2個創新創業實踐和系列文化素質選修學分,打破課堂內外教育活動隔閡。建設創新創業教育專門課程群,立項支持建設創業基礎類、大學科類和素質拓展類創新創業課程60門(項)。通過建設實踐平臺系統、項目訓練系統、比賽訓練系統等,將專業實踐能力與創新創業能力相結合,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打造專業和創新創業充分融合的創新創業文化。

突破“重量輕質”評價困境,引導教師隊伍迴歸本分。堅持師德為先、教學為要,制定教師教學工作綜合評價辦法,從師德師風、教學工作量、教學質量、教學業績等方面對教師教學工作進行綜合評價。堅持將師德師風作為教師素質評價的第一標準,對師德師風考核不合格的實行“一票否決制”。克服唯學歷、唯職稱、唯論文傾向,注重憑能力、實績和貢獻評價教師,教學業績涵蓋各類教學成果、主參編教材、在線開放課程、指導創新創業項目和學科競賽等多項內容。建立“學校主導、學院主體”的教學工作評價機制,加大校院兩級督導隊伍建設力度,充分發揮督導職能,實現督導、同行教學評價結果全覆蓋,及時獲取每位教師的教學質量信息。注重表彰優秀和幫扶指導相結合,對師德高尚、教學工作量飽滿、教學效果優秀、成果突出的教師,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對教學質量有待提升的教師開展培訓,給予個性化幫扶指導,提升教學能力和科研水平,實現教師自我完善和發展。

建強“思政課程、課程思政”,推動高校辦學回歸初心。將全校所有課程劃分為思想政治教育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顯性課程包括4門必修課和形勢政策課,隱性課程包括通識教育課、公共基礎課和專業教育課程。明確各類課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作用,顯性課程突出根植理想信念、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隱性課程強調細化非智力因素,並滿足具體化、可實施、可測量、相關性、時效性五大原則。構建立體化思政教育體系,注重發揮思政課在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的引領作用,依託精品示範課堂和在線開放課程,全面推進思政課改革,著力增強思政課針對性有效性。實施“課程思政”供給側改革,採取新上崗教師培訓、師德培訓、“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專題培訓等形式,切實增強教師“育德意識”,提升教師“育德能力”。通過內容建設、教學方法改革、師資團隊組建等多途徑進行“課程思政”改革,支持教師探索專業課程育人內涵,從專業知識背後的人文故事入手,講授科學的思維方法、創新意識、道德理念,使思想政治教育更接地氣、更有活力。

注重本科專業結構優化,助力高等教育迴歸夢想。以國家戰略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為導向,按照“適應、引領、交叉、促進”原則,將現有104個招生專業整合為28個大類,建成一批優勢明顯、富有特色的學科專業群。依託“物聯網”“雲計算”等新技術,推進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和大數據等專業融合,加快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等新興專業建設。對接“健康中國2030”,促進醫藥衛生與理、工、文科相結合。立足國家資源開發利用,加快地質、礦業、冶金、材料等傳統學科專業升級改造。對接“一帶一路”倡議,加快交通運輸和土木等專業內涵建設和國際化進程。對標“中國製造2025”,重點推動機械、材料、電子信息、自動化控制等專業向智能製造、綠色製造轉變。進一步完善教學基本狀態數據採集、分析系統,實現教學質量實時化監控、教學過程動態化管理、專業辦學狀況常態化評價,發揮評估結論對評估對象的引導、激勵、監督作用,實現專業結構持續動態優化調整。

《教育部簡報》單篇推介!中南大學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一直在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