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享受待在實驗室的每一天”,這位中南學子保持初心,成就自我!

開學初,一則“中南大學本科生張絲雨在高水平SCI期刊《Nano-Micro Letters》上發表文章”的消息在中南大學新聞網上發佈,沒過幾天點擊量便已突破6000。這個個頭不算高,有股子犟勁的湘妹子著實“火”了一把,“網紅”的背後,是一個“比你優秀的人比你還努力”的故事。

“我享受待在實驗室的每一天”,這位中南學子保持初心,成就自我!

堅定:和科研“死磕到底”

做一名科研工作者,這是張絲雨在新生課上就萌生的想法。敞亮的實驗室,精密的儀器,整潔的操作檯,是無數個難眠的夜晚裡,她默默憧憬的場景。但本科生做科研,哪有想象中那麼容易,大部分人都是在碩士階段才有機會進入實驗室開始接觸研究。她珍惜每一次實驗課,積極參加專業競賽,不斷擴充知識儲備,只是想離科研近一些,再近一些。

大三時,物電院劉豔平教授的實驗組開始招人,還鼓勵本科生加入。聽到這個消息,張絲雨一顆心瞬間提了起來。其他同學躍躍欲試,她卻遲疑了,這麼好的機會就擺在眼前,能抓得住嗎?幾天的權衡,幾天的輾轉反側,種種原因,她最終沒有報名。確定放棄的那一刻,張絲雨就後悔了,新生課上立志科研的誓言還回蕩在教室裡,實驗課上得出結果時的欣喜也歷歷在目彷彿昨天,她不甘心。

但這次的一念之差,並沒有磨滅張絲雨的熱情,反倒是讓她堅定了目標,鐵了心要和科研“死磕到底”——她打算跨考劉豔平教授的研究生。考研的科目不同於本專業的教學內容,她就跑去蹭劉老師開的課,一邊默默記筆記,一邊獨立思考,遇到實在搞不明白的問題再找老師交流。筆記本越來越厚,知識也越來越紮實。功夫不負有心人,也許是老天都被這樣的誠意打動了吧,沒過多久,實驗組又招人了。這一次,張絲雨沒有任何猶豫,第一時間就遞交了自己的申請簡歷。實習了一段時間後,她正式留在中南大學低維量子器件實驗室,跟著老師和團隊學習,在實際操作的磨練中不斷進步。

談起自己當初的迷茫和猶豫,張絲雨還有些不好意思,她說:“當時就是想太多,把自己框住了。我很感謝劉老師,雖然他在專業領域很嚴格,要求也高,但他願意給本科學生這樣的機會,實實在在教會了我們許多東西。而且實驗室比較新,在我進組的時候很多儀器還沒有,實驗室相當於是大家一起從無到有建立起來的,就像家人一樣,這個過程即心酸又寶貴。”

堅持:累了就吃一顆大白兔糖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面對繁重的課業,“學習使人頭禿”、“只要選對了專業,每天都是高考”之類的話語頻頻佔據高校學子的朋友圈,成為他們解壓逗悶的調侃,張絲雨亦是其中一員。除了體系龐雜的專業課,還有耗費心神的研究任務,忙碌一天累得倒頭就睡成為她大學生活裡的常態。

張絲雨的衣兜裡總是藏著幾顆大白兔糖,這是她進實驗室之後養成的習慣。剛開始,師兄師姐會安排相對簡單的工作給她練手,但對新手來說,要把這些工作做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拿撕二維材料來說,最初的時候,哪怕再小心翼翼也沒辦法得到合適的樣品。但她不氣餒,而是觀摩學習師兄師姐的操作步驟,結合老師傳授的經驗,一遍一遍嘗試,一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那就三次......手臂酸了,眼睛花了,每當感覺快要被挫折打敗時,她就會吃一顆大白兔糖給自己打氣,然後告訴自己,堅持就是勝利。

“做研究很考驗耐性,有時候要嘗試很多次才可能有一點點進展。都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其實困難也是。每克服一個困難,就能多積累一份經驗。”張絲雨總是這樣感慨。抱著這種心態,她虛心請教,刻苦鑽研,從剛進組時跟著師兄師姐的研究小白,搖身一變為替實驗室選購儀器的科研新星,她只花了半年時間。

隨著研究的逐漸深入,張絲雨漸漸有了自己的心得體會,劉老師便鼓勵她按自己的想法嘗試寫一篇論文。為了寫好論文,在沒有課的時候,她就騎著小電驢,從昇華跑去物理樓,上午坐在辦公室蒐集研讀國內外文獻,下午轉到實驗室製備二維材料,測試材料的性能、表徵,風雨無阻。有課的時候,她就先專心課堂,儘量在課堂內就把知識點消化吸收了,抓緊每一分每一秒,好把更多的精力留給科研。經常是困了就趴在桌子上休息幾分鐘,累了就吃一顆大白兔奶糖激勵自己,把“摳”出來的時間都花在論文上。就這樣,歷時8個月,240天,5760小時,通過閱讀至少130篇的頂刊文獻,不斷梳理、建構、推翻、重構自己的思路,這篇張絲雨與其指導老師劉豔平教授共同為第一作者的綜述文章終於出爐。12月10號,郵箱裡傳來了Nano-Micro Letters(IF:7.381)編輯的回信,編輯加兩位審稿人一共提出了21條修改意見,剛放鬆下來的張絲雨又緊羅密佈地開始了修改工作。2019年2月,論文成功發表。另外2篇由她主筆的科研實驗論文也正在審稿中,預計能在本科畢業前實現3篇高水平SCI論文。誰能想到,這個看似柔弱的女孩會有這麼大的能量。

“我享受待在實驗室的每一天”,這位中南學子保持初心,成就自我!

可以說,熱愛、自律、堅持成就了現在的張絲雨。對比入學時豐富的課餘生活,現在的她每天都在學業和科研之間連抽轉。面對繁重的研究工作,張絲雨始終保持初心。她說:“因為喜歡,所以充實,我享受待在實驗室的每一天。當然也有累的時候,但看到組裡、隔壁實驗室裡還有人在調試,就想再堅持堅持。”

堅守:取捨中成就自我

你能把籃球場上活力四射的啦啦操女孩與實驗室裡一身白大褂的嚴謹學霸聯繫起來嗎?人們對理工科學霸總是不自覺帶有類似“格子稱衫配眼鏡,沉默木訥,零社交”的偏見,認為他們整天泡在實驗室和數據打交道,是“科研的巨人,藝術的矮子”。但張絲雨的經歷告訴我們,這是一種錯誤的刻板印象。

在“湖南省學生陽光體操節”上,身著金色演出服的張絲雨站在中南大學代表隊中。熟悉的音樂響起,她仰頭微笑,跟著節拍翩躚而舞,勢要把這些爛熟於心的動作做到最好。大概是從小學習鋼琴,張絲雨的樂感比一般同學好上不少,也因此被體育老師格外青睞。大二時,她便加入中南大學啦啦操隊,代表學校征戰湖南。現在誰能想到,這樣一篇高水平論文的作者,一個喜歡物理學的理工科學霸,曾經也在體操賽場上笑得張揚,甚至捧回了冠軍獎盃,為中南大學奪得了一個又一個榮譽。

除去科研外衣,張絲雨也絕對稱得上是一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中南大學大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個人、中南大學優秀團員、物理與電子學院聯民獎學金、湖南省學生陽光體操節爵士大學組第一名、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比賽Honorable獎、全國大學物理學術競賽中南大學選拔賽一等獎......榮譽帶給她的不是名利,而是一個看清自己的機會。

在張絲雨看來,多方面發展是為了更好地選擇,只有經歷過,才會知道自己適合什麼,想要追逐什麼。“不會彈鋼琴的舞者不是合格的科研人”這類標籤終究只是一種調侃,要沉下心來搞科研,就總會面臨一些取捨。大一大二的她喜歡旅遊,喝過德國啤酒也嘗過陝西面皮,但最愛的還是青藏高原上聖潔的白雲;她也會窩在宿舍追劇,從《神探夏洛克》到《權力的遊戲》一集不落,尤其佩服Benedict Cumberbatch精湛的演技;但更多的時間是,她作為科技實踐部門的副部長,在科技競賽活動的現場奔波指揮......大三進組後,張絲雨的生活差不多用三個字就能概括——“實驗室”,新校區物理樓529就是她在中南的家。有事出門,沒事就看文獻、做實驗,對比大一大二,雖然閒暇的時間少了,但只要一想到新紀錄下來的實驗數據,她就充滿了幹勁。

從夏天到秋天,從冬天到春天,去往實驗室的路上記錄著中南的四季。如今已是張絲雨在中南學習的第四個年頭,問及之後的規劃,她笑了笑說:“我在長沙出生,在中南成長,對這裡有很深的感情。所以還是希望留在母校繼續深造,也希望今年還能再做出些成果。就像老師常說的,嶽麓山下環境很好,人不會很浮躁,中南大學是一個很適合搞科研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