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沒了仁富貴貧賤何處安放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65.沒了仁富貴貧賤何處安放

有句話叫“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是說任何人都希望有錢,可這錢都得是從正道上來的才行!孔子在這句話裡所表達的正是這樣的一個道理。孔子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 chǔ )也”——富和貴,就是金錢和地位,金錢和地位是每個人都想要的,可“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可是呢不是通過正道來的,最終你是沒有辦法處於富貴之中的,俗話說“不義之財來得快去得也快”就是這個道理。

65.沒了仁富貴貧賤何處安放

孔子接著說道:“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貧窮和低賤是每個人都厭惡的,每個人都恨不能離貧賤遠點兒,但是呢“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不是通過正道得來的財富,你也是無法擺脫貧賤的!“君子去仁,惡乎成名?”,“惡乎”表示疑問,意思是怎麼。一個君子離開了、丟掉了“仁”,那他還怎麼成就君子之名呢!也就是說一個君子如果沒有了“仁”,那他還怎麼有資格稱為君子呢!

65.沒了仁富貴貧賤何處安放

接著孔子繼續說,一個君子每時每刻都不能離開“仁”,“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終食”就是一頓飯的功夫,孔子說君子連一頓飯的功夫都不能違背“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是”是這、這樣的意思,即使“造次”和“顛沛”的時候也要這樣,不能離開“仁”、不能違背“仁”!

下面咱們來說說“造次”和“顛沛”這兩個詞,咱們在一些古裝劇中經常看到一個場景,一位大人正在陪客人喝茶聊天,這時一個下人慌慌張張跑進來了,大聲說道:“大人,大事不好!”,這時候那位大人連忙呵斥一聲:“不可造次!”,“造次”就是形容一個人匆忙、倉促、慌慌張張的樣子,而“顛沛”呢是指居無定所、無家可歸、到處流浪,孔子說即使是有什麼急事兒,倉促之間,或是無家可歸到處流浪、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時候,也不能丟掉“仁”!

65.沒了仁富貴貧賤何處安放

孔子所說的“仁”正是人最本真的東西,是人的本心,如果一個人能堅守仁德,守住本心,其實是不會在乎貧困還是富貴的,更不會去謀求不義之財,也不會為改變處境而出賣良知、不擇手段,他內心中始終是平靜、善良,時時刻刻都以“仁”來要求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