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是个窝囊废?文治武功不逊于李世民,“昏懦”皆因武则天?

说起唐高宗李治,在中国也算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在他的身上也是有着很多“头衔”与“光环”,如李世民之子、武则天之夫。后随着武则天的夺权,唐高宗又被称为“懦夫”、“窝囊废”。因此,在历史史料当中,关于唐高宗的定位就是“昏懦”。那么在历史长河中的唐高宗会真的如此不堪吗?其实不然。

唐高宗是个窝囊废?文治武功不逊于李世民,“昏懦”皆因武则天?

其实在历史长河当中的唐高宗并不昏懦,至于他这一称号的来源,那便是因为武则天。武则天的改朝换代可以说是开创了中国的历史,但也警示了很多人。后代的史官为了避免再出现类似于武则天的改朝换代,于是就动用大量的文墨去丑化、贬低武则天。而武则天的帝位又是从李治的手中夺去了,因此李治也因为武则天的缘故被历史学家给“弱智化”了。

唐高宗是个窝囊废?文治武功不逊于李世民,“昏懦”皆因武则天?

其实关于李治的才能,在历史古籍中也是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说起李治的“文治武功”,那可是丝毫不逊于李世民的。只因李治前后的两位帝王的光环实在太大,因此李治的光芒就变成了“不争气的人”“懦弱的丈夫”。那么我们就分析一下,李治为何配不上“昏懦”这个评价。

其一,唐高宗身为太子之时,其实就与武则天保持着“非正常的关系”。因为那时候的武则天与李治的关系应该是“母子”,身为“庶母”的武则天竟与太子保持着不正当的勾当,这事若是被李世民所知,想必这二位的下场肯定不好过。那么既然知道下场不会很好,而李治偏偏还做了这事,那就是说明李治的胆量着实不小。

唐高宗是个窝囊废?文治武功不逊于李世民,“昏懦”皆因武则天?

其二,李治继位之初,朝政当中有着长孙无忌在把权,整个朝野当中无人能与之抗衡。但唐高宗怎会放任朝局之中有如此不可控的因素存在,于是想方设法地将长孙无忌手中的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甚至于最后还将长孙无忌流放外地,迫使其自杀而亡。由此可见,李治的手段也着实不差。

其三,功绩。就单以高宗时代下唐朝的发展历史来看,李治的功绩似乎不逊色于李世民。如继位初期,停止与高句丽的战争。继位次年,体察民情,询问百姓疾苦。除此之外,李治鼓励朝中大臣就国计民生进谏好的计策与建议。

唐高宗是个窝囊废?文治武功不逊于李世民,“昏懦”皆因武则天?

唐高宗下令编著法律法典,如与《罗马法》并列的《唐律疏议》。在唐高宗掌权下的唐朝,一举歼灭西突厥、高句丽,顺便打击日本的嚣张气焰。而且唐高宗对医学的信任程度是远远高于李世民的,他不会像李世民那般如此迷恋“长生不老的药物”,而是坦然地面对自己的身体状况,配合御医的治疗。就单以唐高宗对待“生死”的这种态度而言,“昏懦”二字是无论如何都落不到他的头上。

唐高宗是个窝囊废?文治武功不逊于李世民,“昏懦”皆因武则天?

“昏懦”这一称号之所以会落到李治的头上,更多地是因为武则天的缘故。要知道在中国的古代时期,那是以男权为中心。李治的权力被武则天夺去,这无疑就是中国古代那种封建制度下所鄙夷的事情。但又鉴于武则天的威严,不能去贬低武则天。因此只能将李治描述为一个非常懦弱的皇帝,以此来烘托武则天的强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