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滑鐵盧:2018地球上最後的電影,將變成2019地球上最早的爛片

萬萬沒想到!本以為2018年的最後一部爛片是《斷片之險途奪寶》,沒想到2019年第一天一大早醒來,發現葛大爺被冤枉了,《地球最後的夜晚》才應該獲此殊榮呀!

在花樣百出的2018年中國電影圈兒,我們早已見識到了各種無底線的圈錢營銷玩法,沒想到《地球最後的夜晚》才是真正的幕後玩家。

票房滑鐵盧:2018地球上最後的電影,將變成2019地球上最早的爛片

兩個非常奇怪的現象:

第一:我們之前提到,現在的觀眾越來越成熟,稍微有點常識的影迷在看電影之前都會先在豆瓣上看一下評分,當然這說的是在該影片豆瓣評分出來之後。通常一部新電影在正式上映的當天下午之前,豆瓣評分是不會開分的,但是奇怪的是,在《地球最後的夜晚》上映前兩天,就可以在豆瓣上看到這部影片的評分已經出了,而且高達7.5分!

第二:通常來說,一部電影在豆瓣上評分要低於第三方售票網站上的評分,原因有二:一是一般認為在豆瓣上打分的觀眾更專業一點,而第三方售票網站上的觀眾更大眾一點。二是第三方售票網站出於自身利益方面的考慮,肯定是希望每部影片都評分高高的,好讓自己多出票。基於這兩個原因,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幾乎所有的電影貓眼評分都會高於豆瓣評分,但是《地球最後的夜晚》卻恰恰相反,上映首日豆瓣評分7.5,貓眼評分3.4,極其反常!

票房滑鐵盧:2018地球上最後的電影,將變成2019地球上最早的爛片

到底是豆瓣上的“專業人士”故意裝逼拉高自己的逼格,還是有其他什麼原因呢?我們都心知肚明。

除此之外,為什麼說人家《地球最後的夜晚》營銷玩的好呢。先看片名——《地球最後的夜晚》,不明真相的小白還以為是一部年度科幻鉅製呢。再看人家的營銷手法,把宣傳主陣地轉移到國民神器抖音上——Word天,那得多大流量啊!最後再看看人家選擇的上映時間,2018年12月31日,確實是地球上最後的夜晚。現在的年輕小情侶,就喜歡湊熱鬧,哪裡人多往哪裡擠,既然是地球上最後的夜晚,那不正好整夜狂歡玩跨年嗎,在電影院裡邊看高逼格文藝大片邊調情,走出電影院正好迎來2019年的鐘聲,我去簡直不要太浪漫!同樣是賀歲檔,有人選擇墨守成規在週六上映,有人選擇出其不意蹭跨年,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票房滑鐵盧:2018地球上最後的電影,將變成2019地球上最早的爛片

一般來說,在國內上映的文藝片無論其藝術價值吹得多高,在國外N流電影節拿過多少大獎,最終都免不了成為票房炮灰,要是能拿個幾百萬的票房,估計導演回家睡覺都能笑醒。但是,這裡有個“但是”,人家《地球最後的夜晚》就不一樣,上映前預售票房1.59億,狂甩同類型文藝片十萬條街,直逼好萊塢超級大片《復聯3》,上映首日票房2.6億!這是什麼概念,這是《愛情公寓》才能達到的高度!

至於那些進電影院的韭菜們感受如何?真的有豆瓣大神們吹的那麼玄乎嗎?史上最長的長鏡頭能有多高深?作為韭菜界資深韭菜一根,電影審判官也跟著浩浩蕩蕩的人流湧進了電影院:影廳裡座無虛席,那叫一個火爆!不到一個小時,走了大概有三分之一,剩下來的大概有一半早已陷入深度睡眠,睡得很安詳,鼾聲很響亮。還有一些年輕小情侶人家本就不是來看電影的。曲終人散,只留下一臉懵逼的電影審判官,心想著到底是個怎樣的王八蛋,才坑走了老子一個月的早餐!

上映第二天,《地球最後的夜晚》票房就成這熊樣了(12點已過):

票房滑鐵盧:2018地球上最後的電影,將變成2019地球上最早的爛片

都說拿破崙兵敗滑鐵盧是天妒英才,那麼《地球最後的夜晚》遭遇票房滑鐵盧則是蒼天有眼!

兩天之前,電影審判官還在 裡暗暗慶幸,心想著終於有一部國產片能將老外大片《海王》趕下寶座,沒想到短短兩天之後,打臉就來得這麼快、這麼響、這麼痛、這麼深刻的領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