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在莫斯科大量冻死却没有选择掠夺苏联人,人道主义起作用了?

1941年,德国发动了所谓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开始了自己的远征计划。在拿破仑曾经失败过的地方,德军希望能够创造奇迹,将这片土地收入囊中,然后一举完成征服世界的进程。只是,德军不知道,这一场漫长的进攻苏联的斗争,却将自己在前期取得的优势消耗殆尽,最终成为战败国。


德军在莫斯科大量冻死却没有选择掠夺苏联人,人道主义起作用了?


而在二战期间的苏德战争中,莫斯科保卫战可谓是至关重要的战役,如果莫斯科陷落,苏联必定会处于劣势,在与德国争斗的过程之中也一定会备受煎熬,所以这一场莫斯科战役他们打得是十分顽强。经过顽强的抵抗,苏联取得了莫斯科战役的胜利,成功击退了德军,也使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成为历史,更为重要的是,这场战役极大的鼓舞了苏联军民,使得苏联上下团结一致,并未之后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德军在莫斯科大量冻死却没有选择掠夺苏联人,人道主义起作用了?


由于德军的“巴巴罗萨”作战计划中预定目标未实现。为此,德军统帅部在1941年9月29日,又制订了“台风行动”作战计划,要在10天内拿下莫斯科。可是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本来要进行闪击战的德军,却不曾想过在苏联也遭遇了滑铁卢,虽然此前的德军在苏联的领土上 已经取得了多次胜利,他们以为这一次的战役也会像以前一样快速了结,但现实给予他们的无非是当头一棒,这一场战役竟然成了许多远征士兵的终结点。

而这一次德军失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莫斯科几十年不遇的极寒天气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零下四十度的冰天雪地里边,这群德国士兵竟然依旧穿着秋衣,甚至有的士兵还穿着夏装,可想而知,在这种天气之下打仗的士兵们得经历多大的煎熬,而且德国的天气可是十分舒适的,莫斯科这种天气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人间地狱。


德军在莫斯科大量冻死却没有选择掠夺苏联人,人道主义起作用了?


很多人可能不禁会问,在当时仍然处于优势,财力物力依然充足的情况之下,德军为什么不给自己的士兵们配备冬季的棉衣呢?


德军在莫斯科大量冻死却没有选择掠夺苏联人,人道主义起作用了?


依照德军的风格,会为自己的一切行动做好充足的准备,甚至有些时候都无须准备太久,毕竟当时的欧洲大陆,在德军的装甲部队面前都是之久溃败。按理说他们既然远征莫斯科,必定做过充足的考虑,棉服也应该在考虑之内,毕竟拿破仑的远征曾经为他们做过一次“良好”的示范。所以,棉衣应该是他们必备的物品了,可是德军为什么会没有准备,反而让自己的士兵活活冻死呢?


德军在莫斯科大量冻死却没有选择掠夺苏联人,人道主义起作用了?


真实的原因是,希特勒压根就没有想到要准备棉衣,换句话说,希特勒对自己的士兵充满自信,他从来没有考虑过战争会打倒冬季,毕竟自己的士兵在此前的表现太过优秀,给了他一种盲目的自信,他认为德军士兵有充分的能力在冬季之前拿下莫斯科。在战争进入冬季之后,希特勒命令制造近200万套冬衣支援战场,结果因为战线拉得太长,等到这批物资到达前线的时候,莫斯科战役也已经打完了。


德军在莫斯科大量冻死却没有选择掠夺苏联人,人道主义起作用了?


那么,可能很多人在说,既然资源供应不上,他们为什么不去抢劫掠夺那些苏联人,毕竟他们已经取得了那么多胜利。难道是因为他们的纪律好,突然显现了人道主义的光环。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二战时期的德国人的残忍我们也是有所耳闻,最著名的集中营让我们今天听闻也是胆战心惊。


德军在莫斯科大量冻死却没有选择掠夺苏联人,人道主义起作用了?


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什么东西可抢。早在德国大举进攻莫斯科的时候,苏联就实行了“坚壁清野”的政策,也就是在面对敌人强攻时,使敌人既攻不下据点,又抢不到物资。莫斯科周围的一些小村庄,居民并不多,所以苏联红军很早就将这些居民领入城中,物资则是能带走就带走,带不走就一把大火烧掉。最可怕的是,即使那些树木,苏联红军也将他们砍伐带进城中,不得不佩服苏联人的远见。


德军在莫斯科大量冻死却没有选择掠夺苏联人,人道主义起作用了?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德军士兵既找不到棉衣御寒,也没有木材可以生活取暖,最终只能在凛冽的寒风之中瑟瑟发抖,最终成为冰天雪地里的一堆冰雕。德军的这场远征必然是以失败告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