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坦克的经典设计,主战坦克加车载重机枪,有效防范步兵威胁

二战坦克的经典设计,主战坦克加车载重机枪,有效防范步兵威胁

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坦克战爆发于二战时期,该时期现代化装甲武器如潮水般涌现,地面部队机械化水平广泛提升。由于主战坦克这一产物刚投入战场不久,面对复杂的作战情况,坦克的设计,使用方式都在与时俱进,从最早的步坦协同到大规模的装甲集群作战,在不同交战地点,不同国家利用坦克的方式也不相同。

谢尔曼坦克是二战时期美国开发的一款经典战斗车辆,被广泛地装备在盟军地面部队中,从最初的M3短管到装备75mm炮的M4A8E3,谢尔曼也衍生出了多种车型。无论从法国海滩的两栖战场,南太平洋上小岛的热带雨林还是到西线沟壑林立的城市废墟,田园乡间,都能看到其活动的身影。

二战坦克的经典设计,主战坦克加车载重机枪,有效防范步兵威胁

当时在西线的M4A8E3在炮塔上普遍安装两台m2重机枪,一台置于车长舱门口,一架位于炮塔后置位,供射手攀登在车身上依托射击。这种奇特的设计和作战方式是当时美国较为普遍的装甲车辆的结构设计。

其实不止是谢尔曼,在太平洋岛屿上作战的美国轻型坦克斯图亚特或者其他装甲车辆或多或少都布置了勃朗宁重机枪,这几乎成了美式战车的基本标志,美国大兵依托在装甲平台上利用车载重机枪射击的作战画面屡见不鲜。

二战坦克的经典设计,主战坦克加车载重机枪,有效防范步兵威胁

在坦克炮塔后侧布置重机枪手位这一举措拥有极高的战术价值,可以有效弥补坦克在射击间隙和火力盲区时的火力空缺,保护坦克遭遇手持反坦克武器的步兵近距离靠近。其次这也是步坦协同的形式,车载重机枪议可以让坦克对步兵的打击手段更多,可以节约不必要的炮弹浪费。

由于二战时期有效的反坦克手段非常有限,往往需要重型火炮或者让士兵冒着自杀式袭击的手段来对付,所以在面对像后者那样极其凶险的战场环境时,多给坦克布置一些轻火力可以提高坦克的存活性,但随着现代战争制导武器和战场隐蔽性的提升,车载外用重机枪的设计也逐渐减少,毕竟现代坦克的防护性和作战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