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希特勒的人——20世紀最著名的炒作大師戈培爾

阿道夫•希特勒既沒有雄厚的資金和政治資本,也沒有什麼政治經驗,年輕時只不過是個不入流的畫家而已。可就是這樣一個人居然很快成為德國元首,並且發動樂改變世界歷史進程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希特勒這樣一個毫無背景的小鎮青年,是如何成為一個影響世界的政治人物呢?這要從他的吹鼓手戈培爾說起。

创造希特勒的人——20世纪最著名的炒作大师戈培尔

宣傳助希特勒上臺

戈培爾(1897~1945)是一個具有上佳文學才華的哲學博士,1922年他懷揣著文學夢想前往慕尼黑,但那時的整個德國已經沒有沒什麼藝術氣息了,反而處處充滿了政治的硝煙。有一天,戈培爾偶然聽到了希特勒充滿蠱惑性的演講,立刻為之折服,毅然加入了只成立3年的納粹黨。

那時納粹黨還是個默默無聞的街頭小黨,除了黨的綱領非常激進外,看不出這個黨有多大前途。但戈培爾堅信自己的使命,他在耐心地等待時機。

1929年爆發了世界範圍的經濟危機,德國成為危機的重災區,經濟凋敝,失業率高企,廣大德國人民困苦不堪,強烈要求改變現狀。戈培爾知道機會來了,他率領納粹黨在全國各地發動了強大的宣傳運動,攻擊德國政府腐敗無能,許諾納粹執政後一定能振興德國,改善人民的生活狀況。

戈培爾的宣傳天才這時得到了充分展示。他不僅與希特勒一道周遊德國,頻頻發表演說,還調集了手下全部人馬,利用募集來的競選經費,發動了前所未有的宣傳攻勢:在競選期間,納粹黨在德國各地張貼了100萬張彩色宣傳畫,散發了800萬本小冊子和1200萬份黨報特刊,有時候一天之內就有3000個動員大會在德國各地召開,戈培爾還首次把電影和唱片等大眾娛樂項目用於競選活動。

戈培爾認為,宣傳的唯一目的就是征服民眾,宣傳的基本原則就是不斷重複有效論點,謊言要一再傳播並裝扮得令人相信。“我們的宣傳對象是普通老百姓,故而宣傳的論點須粗獷、清晰和有力。”“我們信仰什麼,這無關緊要;重要的是隻要我們有信仰。”

納粹黨的宣傳矇騙了很大一部分城鄉小資產階級和失業工人,支持率迅速上升。同時,納粹黨在戈培爾的指示下,抓緊時機在全國各地進行了周密的組織工作,他們時常在酒吧、俱樂部和工作地點面對面的和納粹黨潛在成員談話,不僅是吸收黨員也是為希特勒上臺爭取選票。

戈培爾的宣傳策略既狂熱又極富針對性,最終讓希特勒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人物一躍成為全國政治領袖,並在1933年正式上臺,登上權力的頂峰。隨後戈培爾也被任命為德國國民教育部長和宣傳部長,掌控了整個德國的宣傳機器,令他的才華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

只能聽到一種聲音

希特勒上臺後就開始了納粹黨一黨專政的法西斯獨裁統治,為了鞏固既得政權並使之合法化,戈培爾為了讓人民的意識和納粹的思想保持高度一致且為納粹國家服務,他把工作重心轉換到對德國人民實行精神控制上來。在戈培爾的領導下,宣傳部開展了讓德國只能聽到一種聲音的宣傳工作。

戈培爾鼓動激情洋溢的青年焚書以驅除德國境內的異己思想,1933年5月10日晚上,成千上萬的學生在柏林大學對面的廣場上焚燒了無數記載著人類文明的成果的書籍,學生們把馬克思、海涅和愛因斯坦等人的著作稱為“對我們的前途起著破壞作用”,紛紛被付之一炬。當時,戈培爾就在火光的照射下發表演講,稱這次的焚書行動是“一箇舊時代結束了”,同時“照亮了新時代”。以此為開端,其他城市也相繼加入了焚書運動中,這之後德國境內再也找不到納粹之外的任何書籍了,散發著希特勒個人魅力的《我的奮鬥》牢牢地佔據著最暢銷書的頭把交椅,而且隨著希特勒上臺,這本納粹聖經還成了德國中小學生的教材。

戈培爾深諳德國民眾的心理,在一戰之後《凡爾賽和約》和經濟危機的壓迫下,生活窘困的德國人更需要一個“民族英雄”式的獨裁者,帶領他們走出困境,並且用強硬的外交手腕和軍事手段提高德國的國際地位一雪前恥,所以他不斷強化希特勒的非凡形象,同時鼓吹納粹的神威。

為了能讓民眾們無論在哪裡、無論什麼時間、無論正在幹什麼都能第一時間聽到元首的最新指示,戈培爾在當時德國的收音機普及率很低的情況下,下達了集體收聽廣播的命令,並且把廣播時間安排在上班時間播出,在類似餐館、咖啡館甚至街頭這類公共場所裡也配備了收音機和大喇叭,這樣一來人們就能及時的聽到元首長達兩三個小時的演講。

德國的報紙也同樣成了戈培爾的領地,雖然納粹沒有形成一統天下的局面,但是戈培爾還是通過購買、清洗、控制股份、審查、停刊等手段有效地完成了對報刊業的清洗和控制。至此,戈培爾幫助希特勒完成了德國只能聽到一種聲音的任務。

创造希特勒的人——20世纪最著名的炒作大师戈培尔

電影創造“超人”

德國境內的一切輿論工具都掌握在納粹手中,各項文藝娛樂事業也逃不脫被納粹操縱的命運。

1934年,在戈培爾的策劃下,已成為希特勒的崇拜者的著名德國女電影人萊妮•裡芬斯塔爾接受了希特勒的邀請,開始為納粹拍攝電影。《意志的勝利》這部反應納粹黨代表大會的記錄片是一部徹頭徹尾的政治煽動和對希特勒的極端個人崇拜的影片,畫面中頻頻出現軍人肅穆的表情和舉手禮場面,大開大合的電影手法形象地闡釋了納粹的“權力意志”與“超人意識”的觀念,解說詞也充斥著“戰鬥”、“征服”等好戰詞彙。以1936年8月在德國舉行的第十一屆奧運會為題材的紀錄電影《奧林匹亞》,其拍攝初衷是對人類運動之美的崇尚和讚美,不過最終影片裡到處都充斥這希特勒的形象和納粹的符號,“超人意識”也得到了空前的渲染和宣揚。裡芬斯塔爾用電影仰視的拍攝手法把實際身高只有1.73米的希特勒“放大”成了偉岸的二戰名人,還用一系列電影要素展示了高貴的雅利安民族和必勝的納粹黨,這一切都讓希特勒進一步接近了他一直嚮往的英雄境界。

在此後的幾年裡,無數德國人坐在電影院裡觀看裡芬斯塔爾拍攝的電影,瞻仰他們偉大的元首,在整個觀看過程中熱淚盈眶,當電影結束時所有的人都篤信希特勒是一個英雄,他們願意聽從希特勒和納粹的差遣。

但多行不義必自斃,戈培爾鼓吹出來的“英雄”希特勒終究沒有逃脫滅亡的命運,1945年5月1日,戈培爾本人也追隨他的元首,與全家一起自殺身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