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不進兒媳房,大伯不坐弟媳床”,這句俗語有何含義?

“公公不進兒媳房,大伯不坐弟媳床”,這句俗語有何含義?

“公公不進兒媳房,大伯不坐弟媳床”,這句俗語有何含義?

中華民族作為一個擁有五千多年曆史的古老民族流傳有很多很多平凡中見真知的大智慧,這些大智慧有的以書籍文本的形式傳承下來,有的卻通過人們一代一代口口相傳的方式流傳至今。前者自然是我們常接觸到古書,後者則是民間俗語。民間俗語有很多經過時間的錘鍊,在樸實無華中闡釋亙古不移的道理,也有的卻是封建文化或者民族劣根性的殘餘,雖然具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卻並非無懈可擊。今天小編帶來的俗語就是“公公不進兒媳房,大伯不坐弟媳床”,這句俗語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就讓小編帶著各位一探究竟。

“公公不進兒媳房,大伯不坐弟媳床”,這句俗語有何含義?

這句俗語真的是非常的通俗易懂,所謂“公公不進兒媳房”就是說身為媳婦的公爹,不應該出入兒媳的臥房;而後半句“大伯不坐弟媳床”就是說身為大哥,不應該坐在自己弟媳的床上。其實這兩句講述的是一個一模一樣的道理,歸納起來就是一個字:禮。

“公公不進兒媳房,大伯不坐弟媳床”,這句俗語有何含義?

中國古代是一個嚴格遵守禮教的社會,儘管在春秋戰國時期“禮崩而樂壞”,但是在後來的歷屆封建王朝,都在堅定不移的恢復社會的封建禮教。而封建禮教中就有一個很核心的觀念,女人是男人的所有物。因此,為了維繫封建禮教的正統性,那麼所有的男性都不應當對其他的男人的所有物出手,如果男性之間有著親屬關係,就升級成為了倫理綱常的大事,嚴重程度蹭蹭蹭的翻上好幾級。於是,為了避免瓜田李下的這種嫌疑,即便是公爹或者大哥,都不好隨意的接近自家的兒媳或者弟媳。

“公公不進兒媳房,大伯不坐弟媳床”,這句俗語有何含義?

而這句俗語中體現的另外一個要素就是中華民族萬年不變的劣根性——這在魯迅先生的文章中也反覆尖刻的諷刺過——就是兩個字:好事。這點在如今的鄰里街坊之間依然存在,就如同田間的野草,除之不盡殺之不絕。正所謂三人成虎,一些捕風捉影的事情在一群無聊的人的嘴中流傳開來,變換著花樣,最後不知道成為一個怎樣可怕的故事,眾口鑠金不外如是。

“公公不進兒媳房,大伯不坐弟媳床”,這句俗語有何含義?

因此,為了避免這些麻煩,古人直接給了一句俗語來告誡子孫,不要瓜田李下的招惹嫌疑,要尊禮重道,克己復禮。然而小編認為在現代的社會中,這句俗語也就只剩下諷刺多嘴嚼舌之人的作用。

“公公不進兒媳房,大伯不坐弟媳床”,這句俗語有何含義?

畢竟在如今,公公婆婆與兒子媳婦同住在一個屋簷下的情況太多了,公公和媳婦獨處的情況也比比皆是,如果這樣就會引發倫理綱常的問題,那社會豈不隨隨便便就亂作一團,哪裡還有無聊之人嚼舌的閒情致志?今天的話題到這裡就結束了,如果大家有進一步交流探討的興趣可以留言給小編,小編會非常樂意同大家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