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週年談起,民族區域自治是什麼樣?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也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週年。9日上午,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為團長的中央代表團飛抵南寧,出席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週年慶祝活動,傳達中央對廣西壯族自治區的祝賀。

60年來,在中央的關心關懷下,在全區人民的艱苦奮鬥下,廣西壯族自治區取得了驕人成績。可見,少數民族自治制度是黨領導各民族建設好少數民族地區的好制度。小編,今天就來談談我國的少數民族自治制度。

要點一:什麼是少數民族自治區?

中國的民族區域自治,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範圍內,在中央政府集中統一領導下,遵循國家憲法的規定,各少數民族以聚居區為基礎,建立自治地方,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利,享有當家作主,管理本地區本民族內部事務的自治制度。

現在,自治地方包含三種行政級別,分別是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自治區相當於省級,比如廣西壯族自治區,自治州相當於地市級,比如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自治縣相當於縣級,比如木里藏族自治縣。

全國而言,少數民族自治區有五個,分別是:內蒙古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少數民族自治區在行政級別上相當於省級。中央政府為支持少數民族地區發展,設立了少數民族自治區,自治區是區域自治與民族自治的結合,相比於一般的省級政府而言,中央政府賦予少數民族自治區政府在立法、行政方面較大的自主權,有利地促進了少數民族地區開發。

要點二:少數民族自治區有哪些實實在在的政策扶持了?

中央政府歷來重視少數民族自治區工作,作為治國理政突出方向,在立法、行政、政治、文化、經濟方面關心關懷,既賦予較大的自主權,也給予大力扶持。

立法方面

三級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在一般立法權之外,額外的賦予民族立法權,有權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民族立法權的設立,使得自治地方獲得了更多、更廣泛的立法權,能夠結合本地區實際制定更為切合地方實際需要的法律。另一方面,一般的地方立法權止於地級市,相當於自治州,而民主立法權延伸到了自治縣,也就是縣級的自治地方也有了設立民族法律的權利,大大地擴展了自治地方的立法權限、範圍。

行政方面

1.行政變通權。對上級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指示,在報相關上級國家機關批准後,可變通執行或停止執行。

2.財政自主權。(1)對於依照全國財政體系中原屬於自治地方的財政收入,自治地方可自主安排。(2)自治地方對本地方的各項開支標準、定員、定額,可結合實際情況,制定補充規定和具體辦法。(3)自治地方在執行國家統一的稅法時,除國家統一審批的減免稅收項目外,對於屬於地方財政收入的某些需要從稅收上加以扶持的,可以額外實行稅收減免。

3.行政首長優待。自治地方的一把手應由實區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擔任,其人大常委會的主人或副主任應由實區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擔任,且在自治地方的行政體系中要配置一定比例的少數民族工作人員。

4.經濟建設扶持。自治地方可以自主管理地方經濟建設,可以開展對外經貿活動,在中央政府批准後,可開闢對外貿易口岸。現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就是中國面向東盟的對外經貿橋頭堡,中國與越南的邊界線長1347公里,廣西開放了8個國家級的陸地邊境口岸,分別是東興、憑祥、友誼關、水口、龍邦、平孟、愛店、峒中,對外邊境口岸的設立,極大地促進了廣西與東南亞國家的經貿往來,助推了廣西經濟社會發展。

要點三: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年經濟社會取得哪些成績了?

1.經濟社會騰飛。2017年,廣西壯族自治區經濟總量達到了2萬億,是1958年的832倍,財政總收入從1958年的4.66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2600億元,年均增長11.3%。

2.全產業融合發展。建立自治區以前產業基本空白,現在已經擁有10個超過千億元的工業產業,經濟實力大幅度提升。

3.基礎設施發展迅猛。固定資產投資達到2萬多億元,比1958年翻了12.5番,高鐵、動車通達全國,89%的縣通了高速公路,城鄉面貌發生歷史性劇變,城鎮化率達到49.2%。

4.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升。2017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突破3萬元和1萬元,是1978年的105倍和94倍。

5.脫貧攻堅取得階段性成績。2017年,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村貧困人口從1980年的1920萬人減少到2017年的267萬人,全區的貧困發生率下降到了5.7%。

從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週年談起,民族區域自治是什麼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